藏族花兒會

藏族花兒會是藏族的“花兒”會,地點為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每年從農曆六月十四(即7月30日)開始,一般舉行三天。漢族、藏族民眾是主要參加者。“花兒”會是個浪漫的節日,因為平日禁唱的情歌終於有了個光明正大的宣洩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花兒會
  • 設定地點:樂都縣瞿曇寺
  • 時期:7月30日
節日起源,歷史故事,地點時間,

節日起源

“花兒”又稱“少年”,是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北的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省(區)回、漢、東鄉、撒拉、保全、土、藏、裕固等八個民族的一種獨特民歌。
“花兒”是在山裡唱的情歌,多是在田間勞動、山中放牧、趕車上路、河裡淘金時,即興順口編唱的。由於是情歌,得迴避長輩與家人,不僅家裡不能唱,村子裡禁唱,平時,即使是過年過節或有什麼喜慶,也是從來不唱“花兒”的。只有到“花兒”會上,你才可以放開喉嚨盡情地唱。
“花兒”會是個浪漫的節日,因為平日禁唱的情歌終於有了個光明正大的宣洩口;這也是個狂熱的節日,數不清的歌迷和歌手,一場會接一場會地趕,都是為了這深情款款的“花兒”,聆聽或演唱,都有說不盡的韻味。
從某種意義上說,唱“花兒”是有季節性的。青海的高寒氣候,每年的穀雨之後,才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這時,桃杏花開滿樹,地里春麥生機盎然。拔草季節到來,在青海,拔草全是婦女的事,婦女們紛紛下地幹活,這既是她們一年裡最忙最累的時候,也是她們放開歌喉大唱“花兒”的季節。這時,農活不多的小伙子們,就趕到田邊找姑娘、媳婦們對歌,從拔頭遍草時起,“花兒”就漫開了(在青海,唱“花兒”又稱漫“花兒”),歌聲此起彼伏,一直要唱三遍把草拔完,方才罷休。春耕過後,好戲出場,在秋收前農曆的四、五、六月,大大小小的“花兒”會進入“盛放”的高峰期。
到“花兒”會這天,男男女女都穿得格外艷麗,如果你參加的是一場藏族的“花兒”會,會看到人們身穿各色綢緞做面的藏袍,每人頭戴一頂大檐氈帽,帽上插滿真假花卉,腰間系刺繡精美的腰帶,脖子上手上頭上還掛有閃閃發亮的飾物,加上遍地盛開鵝黃色的油菜花,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會場裡歌聲四起,男女歌手無不大大方方亮起歌喉,連五六十歲的老媽媽和八九歲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個人獨唱的“花兒”較少,多為對唱。人們打著大傘,搖著彩扇,觸景生情,邊走邊唱。當地民眾常用蓮草擰成長繩或用竹條、柳枝放在歌手經過的路上,以示攔路。民間有這樣的諺語:“馬蓮繩,攔的寬,寬似鐵打的虎牢關,你對不上時底下鑽。”被攔的歌手必須停下來對歌或唱歌,問啥對啥,自由自在,等攔路人過足癮兒了,才放開馬蓮繩讓他們通過。青年男女也通過“花兒”會來尋找愛人或表達情感。

歷史故事

據說:清朝初年香火鼎盛時期,瞿曇寺是禁唱“花兒”的。有一年,土匪包圍了寺院,當地民眾被圍困寺內,情況越來越危急。有一位老漢就率領大家唱起了“花兒”,歌聲像風一樣傳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傳越遠。附近的香客、腳戶甚至方圓幾十里的人都被驚動了,紛紛用“花兒”應和,歌聲從四方湧來,響成一片,土匪們越聽越慌張,以為援兵已至,在漫山遍野的“花兒”聲中,倉惶逃去。第二天正好是六月十五廟會,為紀念這場死裡逃生的劫難,從這以後,瞿曇寺每年都有“花兒會”。
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每年從農曆六月十四(即7月30日)開始,一般舉行三天。
瞿曇寺“花兒”會在新城街外的道路兩旁舉行,十四日拉開戰幕,十五日進入高潮,從新城行走到瞿曇寺大殿,全部道路水泄不通,頗有“車水馬龍人如潮”之勢。這裡唱“花兒”形式很隨便,有在帳內對唱,也有在露天競技的,只聽跌宕起伏的“花兒”和著嗩吶、二胡、笛子一路地飛,夾著人歡馬叫,十分熱鬧。

地點時間

樂都縣瞿曇寺“花兒”會,漢族、藏族民眾是主要參加者,會上唱得最多的是《依呀依令》。化隆回族自治縣昂思多“花兒”會,因周圍有些地方回、漢、藏族交錯雜居,所以三個民族的民眾都參加,既唱“花兒”,也唱藏族的“酒麴”,而且有的歌手兩種歌都能唱。貴德縣河陰六月會,漢族、藏族都參加,也是“花兒”、“酒麴”都唱。在昂思多、貴德河陰兩個會上,如果碰得巧,還可以聽到在雙語區流行,用漢、藏兩種語言攪在一起演唱的“風攪雪花兒”,這是一種在其他地方很難聽到的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