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是2009年10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碩。

基本介紹

  • 書名:藏彝走廊:文明起源與民族源流
  • 作者:石碩
  • ISBN:9787220078958
  • 定價:38.00 元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定義,研讀,

內容簡介

《藏彝走廊:文明起源與民族源流》在學術上的創新與突破主要體現於以下四點:第一,首次對川滇西部及藏東亦即藏彝走廊地區的文明起源與民族源流作了系統、整體的梳理與研究;第二,在藏緬語民族起源問題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第三,在藏族族源與藏彝走廊地區古文明淵源關係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第四,在研究角度、方法上有所創新和突破,為認識藏族族源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視野。本成果對於重新認識藏彝走廊地區文明起源與藏緬語民族之源流及系統、重新認識藏族族源及與藏彝走廊地區的關係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與貢獻。

圖書目錄

編輯本段
第一章 藏彝走廊:一個獨特的歷史一民族區域
第一節 關於“藏彝走廊”的概念
第二節 藏彝走廊的地理特點與範圍
第三節 藏彝走廊的歷史文化特點
第四節 關於“藏彝走廊”的一個研究命題
第二章 藏緬語民族的共同起源聯繫
第一節 藏緬語民族語言共同性及相關問題
第二節 共同的猴祖記憶與猴崇拜痕跡
第三節 來自“北方”的遷徙記憶
第四節 對關於藏緬語民族共同起源幾種觀點的討論
第三章 藏彝走廊地區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存
第一節 對一個傳統認識的更正
第二節 舊石器時代藏彝走廊的人類活動遺存
第三節 舊石器晚期文化所廈映的人類遷徙情況
第四章 藏彝走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第一節 藏彝走廊新石器文化的區域類型
第二節 關於藏彝走廊新石器時代文化系統及其邊界
第三節 藏彝走廊新石器文化系統的北部邊界及與甘青地區的聯繫
第四節 關於藏彝走廊新石器文化系統的來源問題
第五節 關於藏彝走廊新石器時代人群的南下路線
第五章 藏彝走廊的石棺葬文化
第一節 石棺葬在藏彝走廊的分布與特點
第二節 藏彝走廊地區石棺葬的文化性質與來源
第三節 藏彝走廊石棺葬與甘青地區的聯繫
第六章 石棺葬人群之族系面貌
第一節 藏彝走廊石棺葬人群是否屬於古羌人系統
第二節 從史籍記載看藏彝走廊的石棺葬人群
第三節 史料記載中可與石棺葬分布相對應的人群
第四節 對藏彝走廊其他地區石棺葬人群的探討
第五節 關於藏彝走廊石棺葬人群的族屬
第六節 “夷”人的古老性與石棺葬的土著性相吻合
第七章 藏彝走廊地區夷人的社會面貌及其土著性
第一節 從石棺葬看夷系人群的生活狀態
第二節 關於夷人之社會面貌
第三節 “蜀日邛,皆夷種”:邛人與古蜀國之關係
第四節 “巂”之內涵:蜀人南遷及與藏彝走廊人群的融合
第八章 東漢時期藏彝走廊地區夷人社會的動盪與變遷
第一節 東漢時期藏彝走廊地區夷人社會的動盪
第二節 藏彝走廊地區石棺葬衰落原因之探討
第三節 動盪引發的變遷:“旄牛徼外”地區夷人的南遷
第九章 漢晉時期藏彝走廊中的“氐”
第一節 關於岷江上游地區的“氐”
第二節 《華陽國志》所記的“氐傻”及其分布
第三節 關於“氐”與“夷”的區分
第十章 藏彝走廊中的“羌”
第一節 “青衣羌”及其入據青衣江流域的時間
第二節 關於“越巂羌”及其內涵
第三節 岷江上游及涪江上游地區的羌人
第十一章 藏彝走廊南部地區的“越”
第一節 關於南中“蓋夷、越之地”
第二節 南中地區的夷、越之分
第三節 “越”(“濮”、“獠”)及與“夷”的交匯
第十二章 藏彝走廊地區的民族源流
第一節 關於藏彝走廊地區的民族源流
第二節 對唐以前藏彝走廊地區人群系統的認識
後記
……

定義

藏彝走廊這一個概念,是在 1979 年由中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費孝通教授所提出。費孝通教授將中國西南方的三條主要河流(怒江瀾滄江、及金沙江)並流的區域稱之為藏彝走廊。從北北西至南南東方約莫有 1,000 公里的距離。在這三條河流之間是峭峻的第三紀橫斷山脈區,從青藏高原中經年累月不間斷的水流將其切割成深峻的峽谷。除此之外,四川當地的學者也指出,這個區域應該包含三條長江主要的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這樣一來便形成六江流域(Six-River Region)。峽谷是由這些河流所切割而成,從河床底部算起其高度常達 2000公尺深。在現代化的鋼筋水泥橋面建造之前,這個區域是一個東西交通運輸的自然屏障,但是沿著河流卻是一條自然通道。

研讀

本區由於大山與河流深谷的割切,因此具有非常的豐富、多元的景觀環境。它豐富的植物群、動物區,對人類學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此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資產。藏彝可以歸類成兩個大範圍。藏即是西藏一辭中文的縮寫。而彝指的是四川西南及雲南東北的諾蘇(Nuosu)語群,這兩個族群都有超過有百萬以上的人口。
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超過 12 個官方認可的民族族群,像是:羌、栗僳、傣、白、苗、么些(或納)、納西、哈尼、景頗(或卡欽)、怒、獨龍、拉祜(亦叫羅黑)。加上幾個不明確的所謂藏支族群,例如爾蘇、普米、札巴、木雅藏支、爾龔藏支、貴瓊藏支、嘉絨藏支、和木里藏支等。這些所謂藏族的支族群,當地學者統稱它們為康巴(Khamba)。其歷史來源固然不明確,但正式來說,他們被認定為藏支或是藏人,主要是因為他們信奉西藏佛教或藏傳喇嘛教,並且使用藏傳佛教經典的書寫文字。然而,仔細的審視這些所謂藏支平日的活動,包括其農業、建築、紡織品、服裝、口述歷史及家庭內語言的使用,都明顯的表現出他們族群原本與藏人不同,只是逐漸被藏人所同化了。
一般來說,根據緯度和海拔,可以將本地歸類成三或四個農業生態區。第一個地區,大約為海拔 3,000公尺或北緯 30度以北的地區。此地藏民主要的作物是大麥,而諾蘇(即彝族)則是種植蕎麥(有兩種形式:甜味和苦味)。除了農耕之外,通常還會參雜畜牧業(藏民飼養氂牛及馬;諾蘇人飼養綿羊、山羊及馬匹)。第二個地區,延伸到海拔 1,000~3,000公尺或北緯 30度的南方。這個地區主要的農業系統,包括小麥及季節性的莊稼如洋芋、玉米;再加上家畜豬、羊、牛(有一些為水牛)。當高地的供水平穩時,當地的居民也會建構梯田來栽種水稻。野生的花椒在當地烹調時是很重要的調味品。花椒通常沿著山坡地生長並且是當地人重要的經濟作物。在這裡我們發現的族群大部分是所謂藏族的支系。高密度人口結構經常將農耕的方法推展到極致。也因此,一排一排的玉米田排列在大於45度的斜坡上。不用說,這樣的農耕無庸置疑是會帶來土地侵蝕的問題,並經常在山坡上留下漏斗狀的沖刷痕跡。
最後一個地區,則是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是一處亞熱帶河谷地形。在此,稻米梯田是主要的農作景觀,加上菸草、小麥、馬鈴薯、油菜花、鳳梨,還有一些甘蔗。常年生的植物可以當作經濟作物,像是茶葉、荔枝、香蕉。居民飼養的動物有豬、綿羊、水牛、鴨、鵝和魚。再者,這個山谷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族群。這些人更漢化,並且活躍於市場貿易。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個走廊是兩個擴張型文化實體的競爭地,即在走廊東方的中華帝國,及走廊西邊的西藏喇嘛教神權統治體這兩者的競爭。自從 13世紀,中華帝國在此推動了它的文明化過程(see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1995;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以謀求改變少數民族的信仰及生活方式,歸附到自己的文化範圍,像是分封部落領袖為土司,或是地方官員的委任。經由行賄、強迫及經常性的軍事活動,中華帝國的觸角已經深深延伸到這個走廊。 在此地,能與中華擴張主義抗衡的就是藏傳佛教的政教合一統治集團。藏傳佛教的根基是神聖的寺廟、繁複的儀式、神話、建築、藝術、書面語言、唯心論等。通過轉世活佛,藏傳佛教改變了周遭族群的信仰,讓它們轉向以神權及來世為導向。在原來的藏民與被教化者之間,卻存在著分歧和相互藐視,並可在他們平常的生活中窺視出。在他們的神話中,今天才加入藏傳佛教的改宗族群,像是札巴,甚至試著建構他們才是正宗藏傳佛教後代子民的神話,並希望能藉此從西藏藏民手中奪回宗教的正統性。相反的,有另外一些少數民族菁英份子,這幾年重申他們民族的原本性,並否定既存的藏式社會等級。這顆卡在中華帝國及西藏神權統治之間的棋子,現在已悄然來到 21 世紀決定性走向的關鍵時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