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打擊樂器

藏式打擊樂器,藏傳佛教法會中使用的樂器種類。有六類。一、鼓。包括:(1)扎瑪茹(da-ma-ru),意譯為“鞀鼓”。是用兩塊人頭蓋骨弧面相背粘接而成,鼓面蒙以羊皮或猴皮,左右有骨墜,中腰有絲絛帶子,以手的虎口握其腰部,左右搖晃。以其骨墜敲擊鼓皮作響,和金剛鈴並用。(2)江德烏(cang-tevu)。形狀與鞀鼓相似而腰較長,可名為“長腰鞀鼓”。兩面鼓皮之間有繩聯繫,可以鬆緊調節音調。以跋折羅木或旃檀木製成者最佳。有大、中、小三種類型。(3)手鼓,藏文作lag-rnga。有長柄,故又稱為“長柄鼓”。用時鼓面與地垂直,鼓槌上端呈弧形,橫向敲擊。坐或行進時均可用。(4)尼泊羅鼓(rdza-rnga)。長圓形,腰大,兩端稍小,橫懸胸前,可左右兩面夾擊,或夾在腋窩而拍。一般用於祭祀儀式,主要是瑜伽女用的樂器。二、鐃鈸,藏文作sbug-chal。包括:(1)漢鈸,藏文作rgya-sbug。(2)尼泊爾鈸,藏文作bal-sbug。(3)蒙古鈸,藏文作hor-sbug。均由製造地而命名。一般都是兩片成雙對,故藏文又名cha-lang。惟獨苯教所用有一種單片的,中有活舌,搖撞發聲,藏文叫做gshang。鐃鈸在諸儀軌中作為鼓的“先行”,與鼓同拍。其拍法有多種,如三拍法、九拍法、定生死涅槃界拍法、天王九拍法、吉祥大樂拍法等。三、鑼,藏文作vkhar-rnga。響銅製成的盤狀樂器,主要用於召集僧眾。四、碰鈴,藏文作ting-shags。用響銅製成,成對,有把,相碰作響。五、鉦,藏文作tsen,似系漢語音譯。有內地馬蹄形的和一般的兩種。與鼓合奏,用於迎請佛、上師和開光儀式中。六、鈴,藏文作drul-bu。詳見“金剛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