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遺書

藏寶遺書

那份塵封近20年、被媒體多番報導、幾乎鎖定了先祖的《遺書》,其實是一名農民偽造的 小說和電影中,常常有這樣的故事:主人公無意中得到了一份藏寶圖,於是他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寶藏。 在廣東和四川,兩份藏寶《遺書》先後被發現,遺書內容相似,且都標明了藏寶位置在中堂牆下。

介紹,價值,鎖定,偽造,真相,

介紹

挖屋基挖出墓墓中藏《遺書
去年9月,廣東河源市連平縣三角鎮塘背村范屋自然村,村民范簡初手裡一份“無主”的《遺書》,突然讓他家裡變得熱鬧起來。
藏寶遺書
廣州一家媒體報導說,“47歲的范簡初,家中有一份珍藏了25年的《遺書》”。范簡初希望,《遺書》主人的後代能夠找到他,以有機會尋得自家祖宗留傳下來的寶物。
據范簡初稱,1987年冬,他家準備在一處荒坡上建房屋。在挖屋基時,竟挖出一墳墓。墓中發現幾個陶罐、陶塔和雕有龍鳳圖案的菸斗、繪有花鳥和人物彩圖的陶瓷茶壺等物品,但未發現骨灰或遺骨。在一個密封的陶罐里,還發現一份寫於1948年冬至的《遺書》。
范簡初向媒體描述,由於當時家境貧困,1989年,經人介紹,他將茶壺和菸斗分別作價5000元和800元賣給了一位古玩商人。一年後,這位商人再次來到范家,希望以5萬元的價格買下那份《遺書》,遭到婉拒。

價值

《遺書》說
牆下藏有金元寶
真有如此值錢的遺書嗎?上面究竟寫了什麼?
據《遺書》所載,立下遺囑者名叫陳永發,家中有田地百畝、房舍百間和莊園2處,並有3個兒子。古稀之年的他難測後事,於是將家中的金銀元寶藏在正中堂牆下,盼望在外的3個兒子早日歸來,取出這些金銀平分。
《遺書》還說,如果這些金銀元寶以後被他人獲得,希望獲得者能代做善事,用來築路修橋,以澤“萬代之民”。連平縣三角鎮塘背村自古以來只有嚴、范兩姓村民,從來沒有陳姓的。那么,這位陳姓墓主從何而來?范簡初說,他曾從鄰村多方探聽,也沒有打聽到墓主“陳永發”的名字和具體住址。
“盼望陳家後人看到這個報導後,能找到在戰亂年間失散的親人。”范簡初稱,陳家後代若獲知這一訊息,請儘快與他聯繫,他願將這份“遺書”完璧歸趙。
這一奇事,果然引起了極大關注。新聞網站紛紛轉載,論壇討論熱烈。而在東莞當醫生、現年69歲的四川籍老人朱中華則給刊發這一奇聞的媒體打去電話,稱在數年前,其老家的村支部書記傅順全臨終前告知他的一件事,可能與此有關。

鎖定

相似《遺書》現世
主人鎖定
朱中華的老家在四川省萬源市羅文鎮。
他說,老支書告訴他,相鄰的宣漢縣南壩鎮曾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地主“陳永發”,當年有田地百畝、房舍百間和莊園2處,陳永發先後生有三子,大兒子去了台灣,次子去了香港,第三個兒子因戰亂外出、到廣東等地尋找2位失散的哥哥。這與河源《遺書》所載不謀而合。
至於為何“陳永發”的墳墓和《遺書》都葬在河源,朱中華猜測,陳永發到廣東尋找兒子,那時他已經是古稀之年,可能在途經河源時,在生命彌留之際寫下《遺書》,並將之葬於墓中。
10月29日,朱中華的六旬鄉鄰、原機關幹部、收藏愛好者何耕耘專程去往當地的《達州晚報》,向該報記者展示了另一份《遺書》——一份與范簡初所藏內容驚人一致的《遺書》。何耕耘也表達了“希望找到遺書者後代”的意思。
何耕耘介紹《遺書》的來歷時稱,自己有一位親戚住在萬源市羅文鎮,1995年9月,一次擴挖魚池的時候,意外挖出了一個罐,罐裡面有110個銀元和兩個金元寶,以及這份《遺書》。“所有東西是紅布包著的,當時出土以後,紅布就腐爛了,《遺書》卻在曬乾以後非常清晰。”
“我得知此事時,金元寶等財物都已被帶走,只剩下這份《遺書》。”何耕耘說,他將其珍藏。此後,一有空就進行研究。
廣州有媒體據此第三度刊發了報導,稱留下河源《遺書》的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四川宣漢縣民國時期的這位大地主。報導又被大量轉載。

偽造

第二份《遺書》是偽造的
按照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轉述、傳抄的次數越多,失真的幾率就越大。
“陳永發”究竟是何人?何耕耘的“傳來”信息是否可靠?
河源《遺書》事件儘管歷經多次報導,仍然沒有抵達真相。
去年末,新快報記者連同成都電視台記者一道,入川調查核心信息源。
宣漢縣南壩鎮政府人員表示,沒聽說過大地主“陳永發”,一位50年代就在此工作的老幹部也對其毫無印象。找到另一位當年專門負責地主工作的老幹部、80多歲的羅榮峰,老人家同樣稱:“這裡只有冉家大地主。”
更為重要的是,南壩鎮政府宣教辦主任趙耀明反覆觀看《遺書》複印件後指出:這《遺書》不是親筆寫的,而是印刷而成。
遺書是死者臨死時留下的書信,一般都很隱私,特別像這種將家裡寶藏埋藏位置都寫得一清二楚的遺書,更是秘密。不可能拿到外面去印刷。
因此,《遺書》的真偽大成問題。
為什麼會查無此人?何耕耘無法解答。他說,自己對“陳永發”的認識,全部來自朱中華之介紹。
朱中華面對我們“關於陳永發,是否確有其人、確有其事”的詢問,他表示沒法確認,自己也屬於道聽途說。聽誰說呢?朱中華最後承認,是聽發現《遺書》的人講的。
當年發現藏寶《遺書》的,是萬源市羅文鎮村民汪幫和——朱中華的老鄉、何耕耘的親戚。
我們找到了他。

真相

受騙農民設下的局
不過,他並不願意講述發現《遺書》的過程。在一番深入溝通之下,汪幫和終於說出了《遺書》的秘密。
“這個是你當年挖出來的嗎?”
“不是。”
“怎么不是你挖出來的呢?”
“那個,不是,它那個,等於原來是個騙局。”
“怎么回事呢?”
“騙錢咯。等於說,這個東西換好多錢咯。”
汪幫和說,1995年,他在家的時候,來了一個河南口音的男子,由他家經過,用一些銀元、金元寶和遺書換錢。
男子稱,自己是修鐵路的,是修建鐵路時在宣漢縣挖出來的,裝在一個罐子裡頭。汪幫和於是花了1000元錢,把它們買了下來。
汪幫和還拿出當時那位河南口音男子賣給他的幾十個銀元。當年,他信以為真,還拿到城裡的銀行去鑑定。鑑定結果,銀元和金錠都是假的。
1000元對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普通農家來說,算是一筆巨款。汪幫和發現被騙後,很不甘心,希望能從其他人那找回自己的損失。於是他將“陳永發”這個人和一些歷史結合起來,讓寫有埋藏財寶的《遺書》更具欺騙性。他將這些散布出去,希望有人來接手《遺書》,減少損失。誰知卻沒人向他買《遺書》。幾個月後,《遺書》恰恰又被愛好收藏的何耕耘遇到。何如獲至寶,將這份假《遺書》精心保管了起來。
因此,四川宣漢縣這張塵封近20年的寶藏《遺書》的面世,竟然是一個受騙農民昔日精心設下的一個局。
那么,河源范簡初家裡的另外那一份《遺書》如何得來的,至今依舊是一個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