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頰玫瑰鸚鵡

藍頰玫瑰鸚鵡

藍頰玫瑰鸚鵡(學名:Platycercus adscitus)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外表美麗。頭頂、頸部和耳羽為淺黃;臉頰上方、鳥喙和眼睛之間為白色;鳥喙灰白;虹膜深棕。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於澳洲昆士蘭、約克角半島、新南威爾斯等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頰玫瑰鸚鵡
  • 拉丁學名:Platycercus adscitus
  • 別稱:淡頭玫瑰鸚鵡、褪草玫瑰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紐澳鸚鵡
  • 玫瑰鸚鵡屬
  • :藍頰玫瑰鸚鵡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atham, 1790
  • 英文名稱:Pale-headed Rosella
  • 英文名稱:White-cheeked Rosella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藍頰玫瑰鸚鵡體長30-32厘米,體重100-175克。這種鸚鵡頭頂、頸部和耳羽為淺黃;臉頰上方、鳥喙和眼睛之間為白色;臉頰下方和翅膀內側覆羽為藍紫色;胸部上方淺\黃,許多鳥會帶些黃色;胸部下方和腹部為淺藍色,到兩側漸漸變為藍綠並混有些黃色;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帶有細微的深色滾邊;頸部、背部和肩膀的羽毛為黑色並帶有很寬的淺黃滾邊,到了肩膀漸漸變為藍綠色;翅膀中央內側覆羽為黑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和外側中央覆羽為淺藍紫色;背部下方藍綠色,到了尾羽上方漸漸變為黃藍色;尾巴內側覆羽紅色,上方的中間覆羽深古銅綠色,到了與間變為深藍色,尾巴內側淺\藍;鳥喙灰白;虹膜深棕。雌鳥的翅膀內側帶有白色的條紋,體型略小。幼鳥體色較深,通常頭部帶有些灰色和紅色的羽毛;翅膀內側帶有淺色條紋,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棲息環境

藍頰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開闊的林地、少許樹木生長的乾燥草地、農耕區、充滿樹木的牧地、水源流經的林地;在某些地區也會在濃密的森林邊緣或是樹木茂密的沼澤區活動。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小群體在地面覓食,偶爾會沿著道路兩側活動;在濃密林區活動時,相當難以察覺,因為身體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偶爾會和伯納德氏鸚鵡紅翅鸚鵡一起群聚活動;在中午炎熱的時候大多躲在高大的桉屬植物上休息乘涼,偏好較外側的枝幹,理毛和磨嘴清理等;僅有在非常乾燥的沿海地區才會有著遷移尋找食物的習性;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成波浪狀,儘管飛行很長的距離還是能夠維持相當的高度,時常會伴隨刺耳的鳴叫聲,和東部玫瑰鸚鵡很相似,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藍頰玫瑰鸚鵡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有時會前往農耕區覓食,偶爾會造成果園和穀類作物相當程度的損害。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約克角半島、新南威爾斯等處。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 9-1月間,主要繁殖是在2月-6月,在美國北部地區,大多是4-9月,在美國南部,可能全年繁殖。築巢於樹洞內,洞深約一米,離地面約30米。每窩產3-5枚卵,雌鳥單獨孵化19天,雄鳥一天餵食雌鳥2次,5周后幼鳥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人工飼養要定期作驅蟲的工作,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能耐低溫,提供深的巢箱和軟木,以提供繁殖之用,注意觀察雄性是否過於猛烈的追逐雌性,事實證明有的雄鳥比其他雄鳥更富於進攻性,如果雄鳥猛烈進攻雌鳥的話,可以讓雄鳥離開巢舍一段時間,或者剪去他的一隻翅膀上的飛羽。還要注意觀察成鳥是否會啄食雛鳥的羽毛,可以在雛鳥身上撒些蘆薈粉來避免這種情況,當幼鳥可以獨立取食後,就要把它們移走,否則當成鳥想再次築巢時,就會攻擊幼鳥。
飼養方法: 以加那利子,小米,少許向日葵子以及綠色蔬菜飼養。這種健壯的鳥飼養在 3.6米長的鳥舍中,鮮艷的羽毛在陽光下十分的美麗。
成鳥較有侵略性,購買時注意雄鳥是否對雌鳥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喜愛啃食樹枝。求偶時雄鳥會靠近雌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雄鳥會有餵食雌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飼養方法得當,一年可以繁殖二窩。

亞種分化

藍頰玫瑰鸚鵡屬(2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Platycercus adscitus adscitus
2.
Platycercus adscitus pallicep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