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迴圈
- 外文名:Blue loops
- 別名:藍循環
紅巨星,漸進巨星,紅超巨星,不穩定帶,發生實例,
紅巨星
紅巨星分支上的大多數恆星都有一個惰性的氦核,並停留在紅巨星分支上,直到發生氦閃將恆星移動到水平分支。然而,質量是太陽2.3倍以上的恆星沒有惰性的核心。它們在到達紅巨星支尖之前,就會順利點燃氦,並在核心燃燒氦的同時變得更熱。在這個階段,質量越大的恆星會變得越熱,大約5倍太陽質量恆星通常都會經歷一次持續大約100萬年的藍迴圈。這種類型的藍迴圈在恆星的一生中只會經歷一次。
漸進巨星
在漸近巨星分支上的恆星多數都有包含碳和氧的惰性核心,並在核心周圍的同心殼層中進行氫和氦的核聚變反應。氦殼層的燃燒會導致熱脈衝,在某些情況下,這將導致恆星溫度增加並執行一次藍迴圈。當不同殼層的核聚變交替開關時,可能會出現許多次熱脈衝,因而同一顆恆星可能會出現多次藍迴圈。
紅超巨星
紅超巨星是已經離開主序帶,並膨脹得很巨大且表面低溫的恆星。它們的高亮度和低表面重力,會使它們因無法控制住外層大氣從而迅速地損失質量。越明亮的紅超巨星損失質量的速度越快,且會使恆星越來越熱,也越來越小。對於質量最大的恆星,這可能導致它從紅超巨星永遠演變成藍超巨星;但在某些情況下,恆星會執行藍迴圈,之後恢復為紅超巨星。
不穩定帶
正在發生藍迴圈的恆星會穿過赫羅圖主序帶上方的黃色區域,因此它們中的許多恆星都會穿越稱為不穩定帶的區域,而在這個區域的恆星,外層通常是不穩定和脈動的。室女座W型變星被認為是在漸近巨星分支上,穿越不穩定帶的藍迴圈星;而造父變星被認為是在紅巨星分支中經歷藍迴圈而穿越不穩定帶。這兩種類型的恆星,在其生命的這個階段都有發光不穩定的光球,而儘管大多數恆星的質量都還不足以融合碳或到達超新星,但卻具有超巨星的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