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綠絨蒿,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川西綠絨蒿Meconopsis henrici的全草。分布於甘肅東南部至四川西南部。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胃脘疼痛,痛經,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花綠絨蒿
- 別稱:黃芙蓉、山萵筍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罌粟目
- 科:罌粟科
- 屬:綠絨蒿屬
- 種:川西綠絨蒿
- 分布區域:甘肅東南部至四川西南部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 毒性:小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溫。有小毒。
功效
活血止痛。
主治
胃脘疼痛,痛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主根短而肥厚,圓錐形,長4-6厘米,粗約1厘米。葉全部基生,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3-8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漸狹而入葉柄,邊緣全緣或波狀,稀具疏鋸齒,兩面被黃褐色、捲曲的硬毛;葉柄線形,長2-6厘米。花葶高15-20厘米,被黃褐色平展、反曲或捲曲的硬毛。花1(-11)朵,單生於基生花葶上;花芽寬卵形,長的1厘米,寬約1.5厘米;萼片邊緣薄膜質,外面被黃褐色、捲曲的硬毛;花瓣5-9,卵形或倒卵形,長4-5厘米,寬2-3.8厘米,先端圓或鈍,深藍紫色或紫色;花絲上部1/3絲狀,下部2/3突然擴大成條形長約1.5厘米,與花瓣同色,花葯長約1毫米,橘紅色或淺黃色;子房卵珠形或近球形,長約5毫米,密被黃褐色緊貼的硬毛,花柱長約5毫米,柱頭長約5毫米,裂片分離或連合成棒狀。蒴果橢圓狀長圓形或狹倒卵珠形,長約2厘米,疏被硬毛,4-6瓣自頂端微裂。種子鐮狀長圓形,種皮具縱條紋或淺凹痕。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地。分布於甘肅東南部至四川西南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鎮痛調經,活血散瘀。主治胃痛,經痛,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