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光通信

藍綠光通信是雷射通信的一種,採用光波波長為450-570毫微米的藍綠光束,介於藍光和綠光之間。由於海水對藍綠波段的可見光吸收損耗極小,因此藍綠光通過海水時,不僅穿透能力強,而且方向性極好,是在深海中傳輸信息的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另外還套用於探雷、測深等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綠光通信
  • 類別:雷射通信
  • 波長:450-570毫微米
  • 特點:穿透能力強,方向性極好
工作原理,特點,套用,前景,

工作原理

通信時,發射端先將信息內容按一定規律進行編碼,交換成一系列不連續的電脈衝信號,爾後用此電信號來調製光載波,使光器發射的光頻強度隨信息的變化而變化。潛艇上的光接收機接收到這一光束後,隨即使用透鏡系統對它進行濾色、聚焦;然後送到光電檢測器還原成電信號;再經過低噪音放大、脈衝整形等一系列手續,恢復成原來的編碼脈衝信號;最後,送入專門的解碼設備,便可得知所發信息內容。
藍綠光通信

特點

一、穿透能力強。
二、耗能極少。
三、雙工通信
四、高數據傳輸率
五、優良的保密性
六、抗干擾性

套用

1.對潛通信
藍綠光的工作波段是海洋中光傳播的視窗, 採用藍綠光通信, 就可能與全球海洋中活動的潛艇建立起通信通道。這樣, 通信時, 潛艇完全可以不用浮出水面而在巡航深度或更深的海水中用自身殼體上的接收器抄收報文, 絲毫不影響潛艇的活動, 也不會暴露目標。
2.探潛/ 探水雷
隨著潛艇的發展、“寂靜”潛艇的出現、消磁技術及無磁性艇殼材料的採用、各種聲對抗武器的裝備, 使潛艇的隱蔽性與機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另外水雷戰和反水雷戰也愈發重要起來。新的水下目標探測手段是利用藍綠光進行水下目標探測。
3.測深
複雜的聲波回聲測深技術發展迅速, 但此測量方法不僅不能探測凸起于海床上的礁石或岩石, 而且測量精度、測量點密度難以達到目前國際水文測繪的精度要求標準, 滿足不了進行符合水文測繪標準的大範圍海床水文地理測繪的要求。因此, 人們對測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水文測繪技術的需求, 直接推動了藍綠光測深技術的發展。實際上, 以飛機為平台的機載藍綠光測深系統不僅單用於測深, 繪製海底地貌圖, 還可套用於新的海洋學研究, 如: 內波探測、海洋生物變化、污染監視, 也可用於海軍陸戰隊對作戰島礁周圍海域地理環境態勢測繪。
4.水下感測裝置
感測器是水下潛艇、水下機器人的耳目, 要及時發現、準確識別水下威脅目標就必須裝備先進的感測裝置。利用藍綠光水下感測裝置, 可獲得比其它水下感測器更高的識別精度和定位能力。

前景

雖然藍綠光補償濾波器和藍綠雷射器的製造仍然存在困難但在可見光中藍-綠光對海水的吸收最小,使之在海洋通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藍綠光在醫學上的套用也普遍得到人們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