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到藍海經濟,就不得不提到藍海戰略,國際上把市場形容成紅色海洋和藍色海洋,簡稱紅海和藍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海經濟
- 外文名:Blue Ocean Economy
- 相對分類:紅色經濟
- 代表含義:尚未存在的產業
- 戰略本質:思考、創新
- 適用領域:任何領域與行業
- 紅藍色海洋:紅海藍海
藍海本質,戰略本質,案例思考,深層思考,
藍海本質
紅海代表著現今已經存在的市場,這是我們已知的市場;而藍海則代表當今還不存在的產業,也就是未知的市場。在紅海中,每個產業的界限已經被劃分開來並為人們所熟知和接受,競爭規則也同樣被人們所熟悉。在這裡,企業間的競爭,攫取到的市場空間。是通過擊敗對手,殘酷的競爭而達成的,往往一次成功,伴隨著的是一場場的廝殺,回頭望望,一片紅色的海洋,這紅海的名字也算恰如其分。而藍海,就是尚待開發,還未成流血的市場,它是一片等待我們去開拓的空間。我們知道彼得.德魯克的“競爭戰略”,而出現了藍海戰略。這對於市場來講是一個新名詞,一個有待於開發,發掘的新世界。
戰略本質
許多人說藍海戰略的本質是創新。我不這么認為,藍海戰略不是哲學,不需要辯證,需要的是解決之道。要把它放在“道”的層面而非“術”的層面。如果硬要說這是一種創新,那么它也不是一味的否決紅海來達到的創新。這種創新需要打破慣常的思維,打破競爭的戰略。但它不等同於讓我們放棄,一味的開拓。在繼承紅海優勢的同時,發揮藍海的獨特,從內,是突破行業的規則,從內部創新。它是對戰略決策的改變,對基本經濟結構的改變,藍海不一直都是藍海,隨著進入藍海的企業的增加,藍海隨時都可能變成一片紅海。所以,這就要求企業要不斷的思考、創新,不斷開創新的藍海,才能讓企業最終在藍海中生存。藍海戰略在各種各類的企業中發展,但藍海戰略相對於一些中、小企業來講更適合,也更容易開展,因為相對大企業來講,他們沒有更多企業文化的抵制,要實現創新,路子更快,腦子更活,轉身更快。當然,這不是否決大企業,只是他們身軀太龐大,給予的時間要更多一些。
案例思考
毛澤東同志指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藍海戰略的發展也是如此,不要總是停留在討論辯證上面,用行動來詮釋是唯一的解答。從宋代畢升的活字印刷,到近代蒸汽機引導的工業革命,每一次的創新都是一次藍海的真實實踐和總結。2007年,蘋果電腦公司推出了iPhone電話,一個結合了iPod和手機功能的科技產品。它也是一個上網工具和流動電腦。同年,蘋果也推出了iPod touch.。一個月後,該公司售出了6千萬個程式,這為該公司賺取了平均一天1百萬的商業利潤。不到3個月,蘋果公司便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大行動電話的出廠公司。該公司最近的一件產品是眾所皆知的iPad。2010年1 月27 日,蘋果推出了iPad。人們認為iPad是一個很獨特新穎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表現出了狂熱的購買慾望。蘋果公司的成長是驚人的,這無疑說明了該公司的創新發展戰略,2010年6月8日凌晨1點,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10)在舊金山Moscone West會展中心正式開幕。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在會場上發布了全新的iPhone第四代手機,型號為iPhone 4。 至此,曾經的世界通訊霸主諾基亞已經日落黃花。
深層思考
藍海戰略並不是告訴我們如何一夜暴富,也不是讓我們用投機的心裡去搏取那一時的勝利。藍海戰略是一種行動,是一種突破,是一種創造,是一種不一樣的創新。它所體現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行更好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資源的靈活性。藍海戰略不僅用於企業還可以用於任何一個領域和行業,如政府。政府的戰略目標應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說要把滿足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第一層,是國家戰略要強,政府引導大趨勢;使戰略高遠紮實 。第二層是引導使民心所向,政府和民眾能夠相互溝通。第三層是運用藍海戰略變得國富民強,更多的讓民眾參與進來,共同承擔,共同富裕,積極的引導市場經濟。第四層是民醒民幸民創造,以民眾為根基,傾去全民有識之士之覺醒而創造。藍海戰略為我們創新,指明了一個更清晰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它是要打破常規,創造需求而又源於需求。關鍵是我們如何去發現藍海,如何能夠成功開創藍海,以及如何保持和不斷開闢這片藍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