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團隊
五洲傳播製作團隊
五洲傳播中心是一家隸屬於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綜合性國際文化傳播機構,成立於1993年12月。多年來,五洲致力於通過影像手段向國際觀眾介紹中國的自然歷史、文化科技和社會生活等基本情況。開展紀錄片、專題片、形象片、宣傳片、電視欄目、影視劇、新媒體視頻等影視製作業務,以及影視節目的多語種譯製業務;拓展傳播渠道,開展中國題材影視片的海外播出、發行、展映和宣傳推廣活動。
與國際媒體和電視機構開展國際聯合製作是影視傳播中心的特色業務之一,迄今為止與全世界20多個國家的40多家電視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國內30多個省、市、區密切合作,將200多個小時的電視片傳播到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視傳播中心還承擔著國新辦影視資料的數位化管理及傳播、套用等任務,影視素材及成片存儲約16000小時。
東方美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國際文化交流的民營企業。作為中國的紀錄片人,嘗試以符合中外觀眾審美需求的表現形式,傳播中華和平和諧合作包容的核心價值,與世界分享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明,在中外平等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了解締造和平”。東方美投資並由美方一線團隊攝製的大型紀錄片《探索中國—尋找心中的香格里拉》(第一季13集)已於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通過美國探索發現頻道在全美播出,並簽約覆蓋全球的NGCI—國家地理頻道(國際)面向世界近180個國家發行和播出10年。
內容提要
《薪火相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採用情景再現、動畫製作相結合的拍攝手法,從國家級100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精選用影視方式能夠良好表達的內容為選題。紀錄片以精品化的製作理念,成為中國非遺領域影像的高端作品。該紀錄片與以往紀錄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著重展現出非遺本身的工藝,通過工藝的展示,展現工藝自身的魅力。
1.《泥人張》
“泥人張”作為中國泥塑的代表,2006年成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片用直觀的視覺語言,系統展示了泥塑藝術的工藝流程,詳細解讀了從泥土到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本片以故事化的邏輯,講述“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極具天賦的藝術造詣,以及180多年後第六代傳人張宇的藝術創作。本片注重影像的品質,著重刻畫泥塑作品的呈現方式,讓觀眾對泥塑藝術有最真實、細緻而又極富美感的體驗,從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功力和璀璨輝煌。
2.《玉雕》
以宋世義大師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從事玉雕設計近30年的藝術成就。宋世義技法全面,手法多變,作品題材廣泛,從巨製到小件,從浮雕到圓雕,從風景到人物,從傳統到現代,無不涉足。構思嚴謹、章法合理、工藝細膩,是他的藝術風格和追求。
本片中,用高清近景鏡頭深入的刻畫了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的過程。以記敘的方式呈現了玉雕繼承人宋世義一生中的玉雕精品,這將會是一部玉雕魅力的視覺盛宴。
3.《蘇繡》
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布很多地區。
本片以傳承人的人物故事為主線,展示出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用高清鏡頭詮釋了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態。著重呈現了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的逼真藝術效果,可謂是是名滿天下。
4.《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潮陽縣誌》記載:“潮陽金漆木雕,始於唐,盛於宋。”金漆木雕追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多以人物、花鳥動物等圖案為主,善於利用諧音,和吉祥寓意一起,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的祝願與追求。
本片將通過實景拍攝、情景再現、動畫製作相結合的手法,展現潮州金漆木雕,以刀為筆,以木為紙,作品經歷千雕萬鏤方始成形。構思奇巧之上,刀鋒險峻之處,髹漆貼金之後,又達金碧輝煌、瑰麗精美、至高無上而精彩紛呈之藝術境地。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可以充分展現濃郁的嶺南文化特點和獨特的地域風情。
5.《紫砂》
紫砂壺,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本片以傳承人的人物故事為主線,展示出紫砂壺精細的製作工序。首先從礦中挖出的硬塊狀的泥料經過搗碎、過篩、澄濾等一道道細緻的工序才能得到紫砂壺所用的紫砂。宜興紫砂壺的造型千變萬化,其造型採用全手工的拍打鑲接技法製作的,工藝複雜並極其考究,這個步驟十分考驗製作紫砂壺大師的手藝。成型的器坯需放置陰乾後才可進行燒制。火候的把握是最關鍵的步驟,稍有不慎就將毀於一旦。所以只有對紫砂壺製作的每個步驟的精準的把握,才能最終形成一把上好的紫砂壺。所以說一把上好的紫砂壺不僅僅是一把單純的壺,更多的是一件工藝品。正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
6.《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讚。
本片以傳承人的人物故事為主線,展現出歙硯製作工藝的繁瑣和複雜。歙硯的選料要求十分嚴格,需要挑選出硬度適中同時要有一定的塊度、粒度的石材。將所選石材制坯,再經大師設計、雕刻,最終成型。其中製作硯台是道極其重要的關鍵性的工序,要根據硯石的石質形態,認真考慮題材、立意、構圖、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通過高清攝像機,從各個角度全方位的解讀一方歙硯背後的韻味。
7.《長白仙草》
長白山是中國人參的重要產地,是東北古老的滿族發祥地。三千年的滿族生活歷史產生了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並延續至今,閃現著神奇的流光溢彩。
本片通過實景拍攝、情景再現、動畫製作相結合的手法,展現鑑別參工藝、種植參技術,以及人參加工等傳統技藝,質樸且殷實,溫和且浪漫,珍貴的人參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與智慧的結晶,也展示黑土地風土人情、文化特色。
8.《古琴》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伯牙、鐘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
以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古琴彈奏者陳雷激為主線,他出生於上海音樂世家,9歲開始學習古琴,一直師從於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龔一先生。表現古琴追求拙樸純真,摒棄矯柔造作,重功力而輕外表。
9.《雷山苗年》
苗年是雷山苗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苗年每年一次,節期三天,也有十天半月的。各地過苗年的日期不甚統一,有的在農曆十一月的第一個亥日(豬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個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舉行。
苗年是雷山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性節目,如同漢族的春節。節日期間都要舉行鬥牛、賽馬、斗鳥、跳蘆笙、踩鼓等傳統娛樂活動。苗年是最集中地展示苗族服飾、銀飾、工藝美術等有形文化的節日,時間大都在農曆十月,既是熱季的結束,又是冷季的開始,同時也是舊年的結束,新年的開始。苗年有大年、小年和尾年之分,小年僅打點糯米粑祭祖,尾巴年也僅象徵性地過,唯大年最為熱鬧,所有的傳統活動亦在“大年”期間舉行。過年之前,已出嫁的姑娘要接回家共度佳節,家家戶戶要釀製米酒、打年粑、磨豆腐、殺年豬、備新衣過年。大年當天(如漢族除夕),家家都要以豬頭、豬心、腰子、雞、魚、酒和糯米粑祭祀祖先神靈,祭品中,其他都可以缺,唯有魚不能缺,必須用魚祭祖,表示不忘祖先東海邊故土。因為苗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聚會的時間長,也最熱鬧。
過年的第二天(即漢族的大年初一)老年人都穿上新衣,到房族或臨寨去“拜年”,苗語稱“待仰”(daifniangx),直譯“踩年”、互相祝福問候,喝酒唱歌。村寨總要舉行吹笙、打鼓、跳舞聯歡、鬥牛、斗鳥等活動。有的以一村一寨為單位進行,有的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未婚男子藉此佳節,到臨近村寨去找姑娘們遊方,談情說愛,並有姑娘們湊飯湊肉,加以招待,使傳統節日變成了文化交流的場所。
10.《侗族大歌》
歷史上,由於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侗族的民族歷史、社會知識、生產生活、倫理道德等都是用歌來記錄與傳承。侗族大歌簡稱大歌,侗語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每個歌班包括至少一個領唱,一個高音和若干低音。一般侗族孩子很小便進入歌班學習,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班,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班的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輩的原則,由本族或本寨經驗豐富的歌師在農閒時間專門教授,直到他(她)們能獨立參加鼓樓對歌為止。歌師在侗寨擁有一種超然的權威,他們是一切傳統的繼承者、傳播者與締造者。因此,侗家人視歌為寶,他們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他們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節目意義
該系列紀錄片與以往同類紀錄片不同的是:以傳承人的故事為主線,更多的展現出非遺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通過生動的故事、唯美的畫面,展現出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明和智慧。運用高清攝像機的拍攝,細緻的展現出非遺工藝本身的魅力,使觀眾深入了解非遺所承載的文化。讓當代人認識和了解祖輩傳承的文化,並繼續繼承和發揚。
獲獎記錄
該系列中的《泥人張》獲得第十二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最佳短紀錄片提名獎”系列節目:
《千年紫砂》獲得了2014年“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的“最佳優秀短紀錄片提名獎”和“第二屆中國·鎮江西津渡國際紀錄片盛典”評選活動中的“提名作品(短片)”獎;
《長白仙草》獲得了“第20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短片十優作品”獎
業界評價
專家意見:
央視審片專家崔雁敏認為,該紀錄片是國內外不可多得了優秀的紀錄片,肩負著傳承中國文化的使命和責任。畫面優美且線條流暢、內容豐富並極具內涵,充分展現出我國非遺文化的魅力。
央視紀錄片專家周東元認為,該紀錄片以人物為引導來講述故事,節目極具吸引力,緊張、明快、生動、鮮活的節奏,該紀錄片更多的是對工藝的展示,這一視角是與以往紀錄片的最大的不同,是我國“非遺”領域高端的影視作品。
社會影響:
《薪火相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局限在非遺產品上,而是在文化的基礎上展現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屬於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