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特遇刺事件

薩達特遇刺事件

由於移花接木方式要有“內線”才能達成,再加上世界各國對軍警及重要保全人員的錄用、選拔程式較為嚴格周密,因此是恐怖分子較少採用的方式,但該方法一旦得逞危害性極大。比較典型的案例為1981年10月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遇刺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達特遇刺事件
  • 時間:1981年10月6日
  • 地點開羅近郊納斯爾城
  • 內容:刺殺總統
事件經過,遇刺現場,薩達特生平,主謀獲釋,

事件經過

1981年10月6日,埃及政府按照慣例在開羅近郊納斯爾城的勝利廣場舉行一年一度的閱兵儀式時,通過檢閱台前的炮兵方隊中,一輛拖著榴彈炮的牽引車突然偏離規定行駛路線,在檢閱台前面停下,從車上跳下一名帶槍的上尉軍官,一邊向檢閱台狂奔一邊擲出了一枚手榴彈。同時,炮車上一名機槍手向檢閱台上的薩達特總統射擊,當即擊中了薩達特總統的頸部。
應當說,埃及當局在閱兵安全工作方面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閱兵當日,在離正式開始還有2個小時的時候,埃及國民警衛軍司令馬史達林里將軍曾親自檢查了一遍檢閱台。軍方在檢閱台前築有一堵齊肩高的矮牆,這牆可以從正面擋住任何企圖衝到總統身邊的人。在矮牆的前面和檢閱台上安排有大量身穿便服的秘密警察。
恐怖分子如何躲過層層檢查而實施剌殺行動的呢?這次行刺行動的主犯——陸軍上尉哈立德·艾哈邁德·沙烏其·伊斯蘭布利是“伊斯蘭崛起”組織中激進派的一員。該上尉軍官不僅被選中參加10月6日的閱兵式,而且是率領一支由12輛炮車組成的炮兵分隊參加閱兵。哈立德受領參加並率隊參加閱兵式任務後,立即物色了3名同夥,其中1名是從軍隊退役的特等射手。然後他在閱兵當天對所率領的炮兵分隊中的3名士兵謊稱由於閱兵安全考慮,他們的位置將由3名國家情報人員來代替。於是行剌人員輕易混進了參加閱兵的炮兵車隊,躲過了層層安全檢查,最終實施了震驚世界的剌殺事件。

遇刺現場

非常巧合的是薩達特遇刺現場和他的埋葬地就在咫尺,原來薩達特也葬在埃及無名英雄紀念碑旁。
紀念碑的本意是為了紀念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陣亡的將士而建的。1975年10月6日,也就是戰爭之後兩周年之際,工程正式完工,薩達特總統親自揭幕,他沒想到,6年後,自己也被葬在了這個仿古埃及法老陵墓、象徵永恆與升華的金字塔式建築中。
這裡就是叫納賽爾城的地方,穿城而過的寬敞大街上,有一座看上去很像金字塔的建築,那就是埃及前總統薩達特的長眠地,也是埃及無名英雄紀念碑的所在地。
薩達特的墓由三個身著古埃及服飾的衛兵守護著,墓碑上幾行娟秀的阿拉伯字十分醒目:
虔誠的總統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戰爭與和平的英雄
為和平而生為原則而死
伊斯蘭曆1401年12月8日
公元1981年10月6日
與紀念碑隔街相望的,就是薩達特遇害的檢閱台。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身著嶄新的元帥服,在那兒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十月戰爭”勝利8周年,卻突然遭槍手暗殺。薩達特遇刺後,埃及為薩達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葬禮。
薩達特的長眠之地雄偉、壯觀,其造型巧妙,與世人皆知的金字塔一脈相承,因而成了開羅的標誌性建築,有“當代金字塔”之稱。正是“當代金字塔”紀念當代英雄!
訪問埃及的外國元首和領導人,差不多都要到這裡拜謁薩達特墓,緬懷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薩達特遇刺後,前埃及副總統穆巴拉克繼任埃及總統。

薩達特生平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1918年—1981年),埃及著名政治領袖,20世紀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
1918年12月25日,薩達特出生於尼羅河三角洲曼努菲亞省的阿特布庫姆村。當時埃及正處於英帝國主義統治之下。薩達特幼年進過鄉村私塾,曾熟讀《古蘭經》。1925年起,在開羅上國小和中學。古老的文明之鄉使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1936年,薩達特考入皇家軍事學院,193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在通訊部隊任職,並開始同埃及的一些政党進行接觸,投身於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9年,在納賽爾的大力支持下,薩達特組織了秘密的“自由軍官組織”,提出“為埃及而進行組織和行動”的口號,並通過該組織在軍隊中結交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軍官,宣傳埃及獨立的思想。1942年和1946年,薩達特因從事反對英帝國主義和封建王朝的秘密活動而兩次被捕入獄。雖屢遭挫折與不幸,但他爭取民族解放的信念更堅定了。
1950年,薩達特在納賽爾的幫助下,重返軍界,恢復上尉軍銜,在駐加沙臘法地區的部隊中任職,後晉升上校。“7·23”革命後,薩達特先後擔任過政府機關報《共和國報》主編、國務部長、埃及伊斯蘭大會主席、民族聯盟總書記、國民議會議長、副總統等職務。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病逝,薩達特任臨時總統。10月15日,他以90%的選票,宣誓就職正式大總統。
薩達特上台伊始,就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埃及迅速出現一個被薩達特稱之為“希望的時代”。他廢除了納賽爾時期對“反動資本家”進行“監管”的決定;宣布“言論自由”,取消新聞檢查,釋放納賽爾時期關押的政治犯;並決定在社盟內建立“多論壇”,後實行“多黨制”,進行“民主對話”。
1973年10月6日,薩達特總統親臨前線作戰指揮部,指揮舉世聞名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一舉突破“巴列夫防線”,雪洗了因1967年“6·5”戰爭所蒙受的恥辱,收復了運河東岸的部分失地,打破了以色列自吹自擂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它使世界各國看到埃及有能力作出軍事抉擇,為以後和平解決阿以衝突問題鋪平了道路。
1976年3月,薩達特同意成立三個“論壇”,分別代表左、中、右三種政治勢力。年底,這三個組織改組為政黨,從而打破了“7·23”革命後不準建立政黨的規定,使埃及向民主政治邁進了一步。
1978年,薩達特宣布成立新的政黨——民族民主黨,作為執政黨取代社盟,薩達特任該黨主席,同時宣布修改憲章。在經濟領域,薩達特調整了經濟發展政策。
在外交政策上,薩達特推行“積極中立”“和不結盟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力圖打破中東“不戰不和”的僵持局面,謀求和平解決中東問題。
“十月戰爭”後,薩達特總統意識到戰爭不能解決埃以問題,他不顧阿拉伯盟友方面的反對和超級大國蘇聯的阻撓,以其不同尋常的膽識,毅然走上了通往和平的道路。
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薩達特作出驚人之舉——訪問了以色列並在其議會發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說。1978年9月18日,在美國的斡旋下,埃以雙方簽署了戴維營協定。次年3月26日,又簽訂了《埃以和平條約》,正式結束了持續30年多年的戰爭狀態。為了表彰他為世界和平事業所做出的貢獻,諾貝爾和平獎評議委員會和國際記者協會於1978年12月和1979年11月,先後授予薩達特“諾貝爾和平獎”和“哈馬舍德和平獎”。薩達特把他得到的16.4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獻給他的故鄉,以發展那裡的經濟建設。但薩達特此舉在阿拉伯世界受到了強烈反對,埃及為此被阿盟開除並受制裁,在國內他受到了反對,極端宗教分子和反政府分子對他極端仇恨,以至於他在埃及慶祝十月革命八周年閱兵式上突遭槍擊身亡。
薩達特總統是一個不尋常的人物。在他的身上融會了政治家、記者、戰士和知識分子的各種因素。他能說一口漂亮的英語、德語,並且能像阿拉伯人一樣說波斯語。他喜好演說,雖然偶爾口吃,但並不妨礙他發揮雄辯天才。他聲音宏厚、抑揚頓挫,被譽為中東最精通阿拉伯語的演說家。他曾經一口氣演說過8個小時,令廣大聽眾如痴如狂。

主謀獲釋

據2003年10月新聞報導:埃及媒體近日透露,在埃及前總統薩達特遇刺22周年之際,曾下令暗殺他的極端組織頭目祖赫迪在監獄中服刑22年後,已於2003年8月25日獲釋並回到家鄉。
祖赫迪的獲釋又勾起了人們對1981年那震驚世界的一幕的回憶。
據埃及“中東通訊社”報導,埃及內政部長哈比卜·易卜拉欣·阿德利稱,現年51歲的祖赫迪在獄中表現良好,悔過自新態度誠懇,現刑期已滿,另外他身患心臟病和糖尿病,所以將其釋放。根據埃及法律,終身監禁通常意味著25年徒刑,9個月為1個服刑年,因此祖赫迪事實上已超期服刑4年。
2003年6月,祖赫迪在獄中接受了《華盛頓時報》記者的採訪。在採訪中,他對記者表示,對殺害埃及前總統薩達特一事一點也不懊悔。
然而,在2003年7月接受一家阿拉伯語報紙的採訪時,祖赫迪稱,薩達特是一位“烈士”,當初的刺殺行動是錯誤的。他說,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將會防止刺殺事件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