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班·公哥監藏班藏卜,烏思藏著名高僧。藏傳佛教薩迦教派薩斯迦五祖之第四祖。出身於藏地區薩斯迦款氏家庭。原名班丹頓朱,幼從師受戒,出家學法,改名公哥監藏(又作貢噶堅贊)。宋嘉泰四年(藏曆木鼠年,1204),印度那爛陀寺末任座主釋迦師利跋陀羅(1127—1225)入藏傳法,遂奉為師,修習經論典籍及佛學大、小五明,得大成就。印度人稱精通佛學五明之高僧為“班彌怛”(亦作班智達),故時人尊稱公哥監藏為“薩斯迦班彌怛”,簡稱為薩班,後遂以薩班相稱而得名。開禧二年(火兔年,1206),從師利跋陀羅受比丘戒,乃以師利跋陀羅之藏語意譯稱“班藏卜”(亦作巴藏卜,意為“吉祥賢”),遂自名為薩班·公哥監藏班藏卜,以示其所師承。自是,藏傳佛教各派之高僧大德,於其本名之後皆連稱班藏卜,以示其修習佛學之高深。元太宗後乃馬真氏稱制三年(藏曆木龍析,1244),應蒙古皇子闊端之召請,攜兩侄八思巴(後受元封國師,帝師、大寶法王),恰那朵爾只(後受元封白蘭王、烏思藏三區最高執法官),隨蒙古來使先行,自赴烏思藏各地走訪地方僧俗領袖商議歸順蒙古事。定宗元年(火馬年,1246),抵涼州(今甘肅武威)。翌年,謁闊端晤談,接受蒙古大汗以吐蕃全境委命闊端管理,發“薩班致烏思藏蕃人書》(又稱《具吉祥薩迦班智達致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諸善知識大德及施主書》),曉喻僧俗官民歸順蒙古。此後,遂與八思巴、恰那朵爾只留住未返。其間,曾為蒙古人、漢人、畏兀兒人、當地吐蕃人等授徒傳法,又為闊端治癒疾病,深得闊端信任,被尊為“祭天長老”。曾以畏兀兒文字母之字形制為40餘個字母拼寫蒙古語,後未通用。憲宗元年(鐵豬年,1251),在涼州圓寂。一生著述近20種,在佛學方面,《三律儀論》、《正理藏論》等列作薩迦教派必修典籍,亦受到藏傳佛教其他教派之重視;又以民歌、格言體裁寫成《善說寶藏》,即後著稱的《薩迦格言》,深入淺出以闡述道德倫理,文筆精美,開啟一派文風,元代即有蒙古文譯刊本。《薩班致烏思藏蕃人書》中所陳述吐蕃地方歸順蒙古應行諸事體,後遂成為元代管理吐蕃全境所規定之條例,此書對於元朝對烏思藏之統治及此後全國之統一,均具有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