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墨西哥的中心地帶,距墨西哥城有700公里,坐落在塞羅-德拉布法山腳下的一條狹谷中,海拔2,400米。薩卡特卡斯建立於公元1546年,歷史上作為採礦業和宗教中心,是薩卡特斯卡州的首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卡特卡斯歷史中心
- 外文名:Historic Centre of Zacatecas
- 國家:墨西哥
- 所屬洲:北美洲
- 批准時間:1993
城市概況,地理氣候,歷史沿革,城市歷史,城市建築,
城市概況
批准標準
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II)(I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薩卡特卡斯是在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銀礦之後於1546年修建的,其繁榮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時達到了頂點。薩卡特卡斯建造在一個狹窄河谷的陡坡上,景色非凡。那裡保留了許多古老的建築,為宗教和市政服務。建於1730年到1760年之間的大教堂占據了城的中心。它以其設計以及它的外部形狀而著名,那些裝飾既有歐洲風格,又不乏本土氣息。
薩卡特卡斯州座落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上,平均海拔2350公尺。除了西面的西馬德里山脈外,中間尚有若干孤丘。由於降水較少,缺少可灌溉的河流對農業發展不利。谷地溫和而山區涼爽,對健康有利。
農產品有穀物、糖及龍舌蘭:由於氣候條件的原因,糧食經常失收;甘蔗在低種植,依賴灌溉;龍舌蘭在含碳酸鈣的土壤、乾燥的氣候及水源較淺的地方生長得最好。當地的桃、杏和釀酒用葡萄產量也很可觀。畜牧業方面,以綿羊、山羊和豬為重點,牛較不受重視。當地的特產為銀膠菊,一種可以採收橡膠的灌木。薩卡特卡斯州最重要的產業是礦業。有開採價值的有銀、金、汞、銅、鋅、鐵、鉛、鉍、銻和鹽。早在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以後不久豐富的礦藏已得到重視,當中部份礦坑全國聞名,而且可追溯至1546年。其中一個名為Alvarado(阿爾萬拉多)的銀礦在1548至1867年之間開採的銀價值高達8億美元。因為這裡的礦藏,墨西哥曾經是世上最大的銀生產國。
約85%屬麥士蒂索人,白人占15%。印地安人的比例是全國最低—只有0.3%,數目亦只比阿瓜斯卡連特斯州(分前是4,039和3,472人多。多年來人口增長率為6%遠低於全國平均的20%。據估計該州半數居民並不在本州居住。在美國有500,000州民,是該州在海外最大的族群。
地理氣候
薩卡特卡斯歷史中心的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緯60至70度之間,屬北極圈內的寒冷氣候;夏威夷州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氣候。全國地形複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氣候區——東北部沿海的溫帶氣候區:這一區域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6℃左右,夏季溫和多雨,7月份平均溫度為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毫米左右。東南部亞熱帶氣候區: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為16℃,7月份平均溫度為24~27℃,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
中央平原的大陸性氣候區:這一區域呈大陸性氣候特徵,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14℃左右,夏季炎熱,7月份海洋性氣候區:這平均氣溫高達27~32℃,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1500毫米。西部高原乾燥氣候區:這一區域為內陸性氣候,年溫差較大,科羅拉多高原的年溫差高達25℃;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高原荒漠地帶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太平洋沿岸的一區域冬暖夏涼,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氣溫在4℃以上,7月份平均氣溫在20~22℃,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
薩卡特斯卡大量17世紀到18世紀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築構成了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後建成的許多現代建築,包括1834年的戲院、1886年的大市場和20世紀早期的總督府,更為這幅美麗的圖畫增添了絢爛的一筆。
薩卡特斯卡是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地時代迄今為止最重要的銀礦加工中心。城市的建築和設計折射出了當地經濟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繁榮,其響遠至中美和北美。薩卡特斯卡的興起完全是利用當地處於富礦山區的自然條件而興建的,它是歐洲人在美洲建立的殖民城市的典型代表。
歷史沿革
1546年建立的薩卡特斯卡是和當地豐富銀礦脈的發現密切相關的。隨後,人們在同一山體又發現了三個新的銀礦床。到1550年,這裡已經出現了34個銀礦,薩卡特斯卡城鎮在山谷中逐漸發展起來。
1554年,華納托古城也發現了礦床。人們修築了275公里長的公路,將華納托與薩卡特斯卡與和都城聯接起來。新西班牙出口的銀產品絕大部分是華納托和薩卡特斯卡生產製造的。像波多西城一樣,這兩個城市在促進歐洲經濟騰飛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558年,薩卡特斯卡接待了來訪的西班牙國王菲力普Ⅱ,並從此擁有了城市地位。
16世紀和17世紀,薩卡特斯卡的採礦業蓬勃發展,勢頭強勁超過了華納托。礦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附近出現了不少城鎮和村莊,農業潛力得到挖掘。薩卡特斯卡為北部殖民地的定居和宗教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儘管後來華納托奮起直追,銳氣直逼薩卡特斯卡,但薩卡特斯卡繁榮不減當年。在薩城還有許多精美的建築,陳述著這段歷史。
1914年,在墨西哥革命中,薩卡特斯卡成為戰場。無數建築物被摧毀。20世紀上半葉, 採礦業的衰退在加劇。
城市歷史
1546年胡安·德托洛薩(JuandeTolosa)在薩卡特卡斯一帶發現銀礦礦脈,這個銀礦加上附近其他一些礦藏吸引大量人口前來定居,該區更成為墨西哥其中一個主要的採礦中心。1588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授予薩卡特卡斯市徽。方濟各會於1616年在當地建立了一所學院。
薩卡特卡斯和玻利維亞波托西採得的銀曾被用以製成硬幣,由西班牙珍寶船隊和馬尼拉大帆船運送到世界各地。西班牙帝國曾以這些銀幣支付戰爭的支出。
1914年墨西哥革命時期,維多利亞諾·韋爾塔和弗朗西斯科·比利亞的軍隊為爭奪薩卡特卡斯而展開激戰。比利亞的勝利標緻著韋爾塔時代的終結。
採礦業已不再是薩卡特卡斯重要的經濟活動,當地最大的採礦場已被改造為旅遊景點。該市也成為墨西哥其中一個流行的旅遊點。
城市建築
薩卡特斯卡城充分藉助當地複雜的地形建造而成,整座城市布局嚴整,坐南朝北,一條重要公路向南延伸,使薩卡特斯卡同首都聯接起來。城市中主要街道是沿著谷底河流的流向修建的。
薩卡特卡斯大量十七到十八世紀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築構成了這座小城中最美麗的風景線。許多教堂、戲院等建築上都布滿了華麗的浮雕和花紋。它們既有歐洲風格,又有墨西哥獨特的味道。因為這些美麗的建築,早在1993年薩卡特卡斯城的歷史中心就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城裡的許多教堂和博物館是遊客們的必到之處。位於城南還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古老水渠和鬥牛場。鬥牛場已經成了小城中最好的一家飯店的後花園。遊客們可以自由地到酒店裡參觀,因為在那裡才能看到古老水渠和鬥牛場的完美結合,也讓人深深體會到歲月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