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雙慶

薛雙慶(1924—1971),河北省涉縣前岩村人。一九五七年九月至一九六六年七月任中共湯陰縣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雙慶
  • 國籍中國
薛雙慶始到湯陰,即注重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用典型指導全面工作。他每年除了外出和開會,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農村。在他任職的前幾年,對全縣數次進行全面調查。每次調查,他都騎腳踏車馱著行李,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到村和民眾打成一片,了解各方面情況。一九五八年春,他從韓莊鄉西部開始,沿著丘陵地帶的宜溝、高村、廟口、北陽、朝歌到西崗、遷民,共8個鄉、幾十個村,調查水利資源,親自察看地形、河流,找有經驗農民座談,了解哪裡能修水庫、修渠道,哪裡能打井下泉,歷時近一個月,座談百餘人次。這為湯陰修築琵琶寺水庫、湯河水庫等水利建設打下了基礎。
一九六一年六月,薛雙慶和一些幹部在菜園公社住一個多月,走遍每個村莊。社員反映,由於不適當地改變了耕作制度,造成了這裡幾年來的糧食減產。薛雙慶對這一反映十分重視,隨即召開縣委會議討論。會後對全縣類似情況作了一次專門調查,於次年麥後,要求尊重民眾意見,恢復了原來的耕作制度。因而,一九六三年夏糧收成較一九六二年增長近2成。在薛雙慶帶動下,縣直機關科、局級以上幹部,每年在基層工作的時間一般不下四五個月。
薛雙慶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他在縣委機關的辦公室,也是他的住室。室內僅有桌、椅、床、櫃等簡單用具。洗臉盆、保溫瓶等用品全是自備,所訂報紙也系自費。他的衣服,總是穿破了補,補好了再穿。生活上從不講究吃喝。上級領導來湯陰檢查工作,都是加個菜吃頓便飯。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來湯陰視察,也未設酒宴招待。他對各級幹部嚴格要求,盡力節省非生產性開支。一九六五年,薛雙慶在省里參加會議,聽說縣裡派人去北京購置沙發,馬上給縣委打了電話,把訂好的沙發退掉了。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六年薛雙慶調離湯陰,縣委、縣人委機關沒有蓋一間新房,不少機關仍住在土改時歸公的簡陋民房裡辦公。僅一九六二年就為國家節約辦公經費2852元。
但是,對於工農業生產建設投資,縣委卻盡財力可能予以充分安排。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底,縣地方財政收入向工農業生產投資433萬元,五年建中、小型水庫6座,開挖中型渠道2條,擴大灌溉面積8萬餘畝。之後,又投資辦電,到一九六六年,建成變電站2座,架設高、低壓線路近800公里,供電量由一九五六年的53萬度增至1752萬度,對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為此,《中南通訊》、《人民日報》等報刊先後登載長篇文章,對湯陰縣委加以表彰。
薛雙慶團結和愛護幹部,關心民眾疾苦。一九五九年反“右”傾運動中,上級已任命了縣委第一書記主持湯陰工作,薛雙慶分工抓農業生產。這次運動傷害了一批幹部。在糾正錯誤時,薛雙慶主動找被傷害的幹部談心,為他們平反,鼓勵他們以大局為重,放下包袱,繼續為革命工作。
一九六三年八月,湯陰遭受嚴重水災。在連降暴雨的九天裡,薛雙慶冒雨指揮抗洪搶險,他時而到水庫察看險情,搶修大壩,時而帶領船隻到災區搶救被水圍困的民眾,始終在抗洪搶險第一線。
暴雨過後,薛雙慶又帶領幹部深入災區,慰問受災民眾,鼓勵民眾重建家園。並和災區幹部民眾一起討論和制訂救災措施,大力開展生產自救。
薛雙慶在基層,注意和民眾打成一片,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機關,把幹部職工視為知己,經常與他們談心、拉家常,一起打桌球,一起練拳健身。他待人和氣,即使對犯了錯誤的幹部進行批評,也從不厲聲訓斥,注重以理服人。
一九六六年八月,薛雙慶調離湯陰到北京工作,後任北京市門頭溝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一九七一年五月,因患食道癌逝世。終年四十七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