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元超墓誌
- 館藏地點:乾陵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72年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石刻
《薛元超墓誌》是唐代中書令、光祿大夫薛元超的墓誌,收藏於陝西省乾陵博物館。文物歷史薛元超墓誌出土於薛元超墓,薛元超墓是乾陵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博物館東南約700米處,1972年2月發掘清理。1文物特徵墓誌質地系石灰岩,長...
薛元超是高宗朝的文壇領袖,楊炯稱其為“朝右文宗”,崔融也在墓誌中盛讚其文采、學識、詞令。學者陶敏認為,薛元超“曾領導並推動過唐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潮流”。在初唐詩文革新運動中,王勃是主將。但薛元超以他文壇領袖的地位,推動掃除頹風的變革,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薛元超十一歲便入弘文館學習,入仕後又兼任...
《北史·薛辯傳》在《魏書·薛辯傳》基礎上,增加了其父親薛強的大量事跡。此外《北史·薛修義傳》相比《北齊書·薛修義傳》也增加了不少內容。但這些增加的內容,《資治通鑑》沒有採用。此外,據薛元超墓誌和薛修義墓誌來判斷,這些增加的內容可信度不高,基本上是為了掩飾河東薛氏來自蜀人的痕跡。相關介紹 河東薛...
乾陵陪葬墓總計17座。計有太子墓二(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王墓三(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彬王李守禮),公主墓四(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蘇定方、薛仁貴)。1960—1971年已先後發掘了永泰公主、章...
俄使人發其陰謀事,詔令中書侍郎薛元超、黃門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與法官推鞫之,於東宮馬坊搜得皂甲數百領,乃廢賢為庶人,幽於別所。永淳二年,遷於巴州。文明元年,則天臨朝,令左金吾將軍丘神績往巴州檢校賢宅,以備外虞。神績遂閉於別室,逼令自殺,年三十二。則天舉哀於顯福門,貶神績為疊州刺史,...
薛元超 [唐](公元六二二年至六八三年)字不詳,蒲州汾陰人,薛收之子。生於唐高祖武德五年,卒於唐高宗弘道元年,年六十二歲。好學善屬文。尚巢王女和靜縣主。高宗即位,為給事中,數陳當世得失。累轉弘文館學士。所薦士如崔融、孟利貞等,皆以才自名於時。後因事貶流嶲州,遇赦還。上元中,拜中書令,兼左...
第二處位於陝西的乾州的乾陵,也就是武則天的陪陵,實際是唐高宗陪陵,但是在乾陵的八陪臣墓中沒有狄公的名字(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在說狄仁傑病故於大周朝時期,不可能埋到唐朝陪陵中,武則天是個例外,至於武則天入陵也招到大臣反對。花亭湖,舊《太湖...
許多史書,包含《資治通鑑》在內,都將薛瓘與薛曜視為同一人。《通鑑·卷第二百二》:“及吐蕃求和親,請尚太平公主,上乃為之立太平觀,以公主為觀主以拒之。始選光祿卿汾陰薛曜之子紹尚焉。”此處有誤。據西安碑林指出,薛瓘是薛懷昱之子,而薛曜是宰相中書令薛元超之子。史料索引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
第三章 墓誌 永泰公主墓志銘及蓋 章懷太子墓志銘及蓋 薛元超墓誌銘及蓋 李謹行墓志銘及蓋 劉濬墓志銘及蓋 第四章 經幢、佛像及其它石刻(附表)第四卷 壁畫及三彩藝術 第一章 壁畫 第三章 三彩藝術 第五卷 古生物化石 駝鳥蛋 大象化石 第七卷 館藏文物目錄 第一章 陳列文物目錄 第二章 存文物目錄 ...
薛元超與武則天——讀《薛元超墓誌銘》 牛致功 《李晟碑》兩題 趙望秦 略談唐代的宦官及宦官制度——從《梁守謙功德銘》及其《墓志銘》說起 景亞鸝 記述明代川陝農民起義的二通碑刻 王景元 新出唐《王求古墓誌》 李雪芳 禮泉新出土唐《晏曜墓誌》 黃小芸 從西安文廟碑亭的維修淺談古建築梁架結構的修繕 劉東平 關...
第一節新出土 《薛元超墓誌》與薛氏文學世家 第二節摩崖《夏日游石淙詩碑》與薛曜 第三節薛稷撰書碑誌及其書畫與文學 第四節由《薛儆墓誌》看薛氏與皇室姻緣 第五節新出土《薛貽矩墓誌》考論 第四章新出石刻與唐代弘農楊氏文學家族研究 第一節楊氏家族與中晚唐文學生態 第二節新出土《楊漢公墓誌》考論 第三...
論墓志銘變格破體的文學現象——從《唐薛元超墓誌銘》談起 韓愈集文本文獻研究世紀回眸 張祜與元白詩派的離合 孫光憲與《金溪閒談》宋詩話基礎研究中的誤作現象舉正提要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題解釋讀 《劉知遠諸宮調》作期考 《續資治通鑑長編》重印點校本校勘獻疑 馮鎮巒、但明倫等對《聊齋志異》思想內容...
和靜縣主(生卒年不詳),本姓李氏,名字不詳,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高祖李淵孫女,巢刺王李元吉之女。玄武門之變後,幽禁於掖庭。貞觀初年,作為海陵王李元吉的女兒,受封和靜縣主。貞觀十五年,出嫁太子舍人薛元超,生下三個兒子,不知所終。人物生平 和靜縣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詳,是唐高祖李淵...
年十二,工屬文,中書令薛元超曰:“是子且有海內名。”第進士、茂才異等,累調萬年縣尉。長安三年,詔雍州長史薛季昶選部吏才中御史者,季昶以乂聞,擢監察御史。劾奏無避。景龍初,葉靜能怙勢,乂條其奸,中宗不納。遷中書舍人、修文館學士。帝遣使江南,發在所庫貲以贖生,乂上疏以為:“江南魚鱉之利...
唐永隆二年(681年),經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永淳元年(682年),楊炯被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充弘文館學士,掌太子東宮庶務。楊炯從秘書省里過了六七年郁沉歲月後,終於從九品末僚一躍而成為太子詹事司直,而且還充任聲望甚隆的崇文館學士,開始了仕途上的一大騰躍,據《新唐書·百官志》...
出土墓誌 唐故殿中監万俟府君墓誌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薛元超撰 銀青光祿大夫行吏部侍郎裴行儉書 公諱肅,字子敬,河南洛陽人也。昔者,垂衣服冕,軒轅居五帝之尊;握石懷珠,文命列三王之首。事業包於萬象,聲華溢於千載。開階立隧,自北徂南,天子興其禮樂,諸侯保其疆理。皇枝帝族,依日月而宅三河...
永隆二年(681)閏七月,薛元超、崔知溫並遷中書令,裴炎為侍中,郭待舉任黃門侍郎。永淳 元年(682)四月,唐高宗任命郭待舉與兵部侍郎岑長倩、中書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並與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平章事”稱號第一次出現),地位相當於宰相。唐高宗李治對宰相崔知溫說:“郭待舉等人資歷尚淺,姑且先...
諸多唐代墓誌也記載:“李鄭崔盧,姓之名器。千古推高,九流仰視”、“閥閱婚媾,歷世濟美”、“宦媾之盛,時無與倫”,出身河東薛氏的宰相薛元超更是將未娶到五姓女子列為“人生三大遺憾”之一,由此可見五姓高門受天下尊崇的程度。禁婚家 唐貞觀十二年(638年)春,吏部尚書高士廉、黃門侍郎韋挺、中書侍郎...
朝廷以府君文章高絕,儀鳳中降敕,與中書令薛君(薛元超)及當時文匠數人,制郊廟樂章。府君所制祀黃帝青歌,並編樂官,奏於郊祀。俄又奉敕於門下省檢校四部群書,廣招四方碩學之士,刊定訛舛而進御焉。府君性勤愨,公家之事無大小,莫不專精竭思,或忘寢與食。每朝謁,常以夜過半便飲裝整服,坐...
如高宗的股肱重臣薛元超,曾舉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楊以“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變”(《王勃集序》)之語,稱頌薛氏對他們的文學事業所起的作用,四傑因此能在一時間造成很大勢頭。四傑、陳子昂之後,到了中宗神龍、景龍年間,應制之風大盛,詩壇有故態復萌的趨勢。在開元前期,身兼執宰大臣和作家雙重...
”時劉景先、郭正一、皇甫文房、楊思征、薛元超各有所奏。禕之時為中書舍人,對曰:“臣觀自古明王聖主,皆患夷狄。吐蕃時擾邊隅,有同禽獸,得其土地,不可攸居,被其憑凌,未足為恥。願戢萬乘之威,且寬百姓之役。”高宗嘉其言。臨朝後,禕之嘗竊謂鳳閣舍人賈大隱曰:“太后既能廢昏立明,何用臨朝...
鄧玄挺墓誌銘少善屬文。弱冠,進士出身,解褐校書郎,歷任陳王(李忠)府倉曹、太子齋帥、城門郎、京兆司錄、祠部文部員外郎,得到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 [5]遷左史。坐與上官儀善,出為頓丘縣令,頗有善政,璽書勞問,累授戶部郎中、中書舍人。品性俊辨,機捷過人,每有嘲謔,朝廷引為口實。武后臨朝,遷吏部侍郎,既不...
金紫光祿大夫、行光祿卿、上柱國、五原公燕王慕容某,為太原郡夫人。武延光 武延秀,恆公,娶安樂公主 女 武氏,嫁鄭克義(乂)墓誌發現 武承嗣的墓誌被盜掘出土,並為中國農業博物館徵集收藏。墓誌文為梁王武三思所撰寫,提到承嗣死時年50,由於推斷他應生於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影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