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餅子

薄餅子

梓潼酥餅原名薄脆子,是中國四川梓潼的漢族傳統名吃,當地特色糕點之一。 梓潼酥餅主要以小麥精粉,菜籽油,化豬油,一級白糖,芝麻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獨特配方製作。舊時用木炭火,現採用紅外線爐烘烤而成,具有形如滿月,色澤淺黃,光澤明亮,酥紋均勻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餘味回香淡雅等特點。品種由過去甜味一種發展為檸檬、香蕉、椒鹽等八種,老幼皆宜,久食不厭,有盒裝,套裝,規格各異,富麗精美,被譽為食中佳味,饋贈上品,梓潼糕點二絕之一。是廣大消費者居家旅遊,營養衛生的方便食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鑫菊兒
基本簡介,風味特色,製作方法,產品影響,

基本簡介

梓潼酥餅,俗稱“薄脆子”。其發源地是四川梓潼許州,故又稱許州酥餅,是傳統糕點。
梓潼酥餅主要以小麥精粉,化豬油,一級白糖,芝麻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獨特配方製作。
品種目前只有甜味、蛋香、水果、椒鹽、奶味五種口味,老幼皆宜,久食不厭,無盒裝,無套裝,最標準的就是一個白盒子,其他都是過度包裝,坑遊客的,規格各異,富麗精美,被譽為食中佳味,饋贈上品,梓潼糕點二絕之一。是廣大消費者居家旅遊,營養衛生的方便食品。

風味特色

舊時用木炭火,現採用紅外線爐烘烤而成,具有形如滿月,色澤淺黃,光澤明亮,酥紋均勻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餘味回香淡雅等特點。

製作方法

1、制酥:用菜籽油250克下鍋燒熱,端離爐火,慢慢倒入上白麵粉750克迅速攪拌均勻後,起鍋盛入盆內待用。
2、和面:將餘下的上白麵粉全部倒在盆內;將鹼面用2.15千克水化開(六成涼水,四成開水),先倒入60%的鹼水反覆和好面,再倒入25%的溫水,搓揉成表面發光的硬麵團,再將剩餘的鹼水灑入,並用拳頭在麵團上壓榨,使鹼水滲入面內。然後將麵團移在面板上用力搓揉到有韌性時拉成長條,抹上清油,摘成重約65克的面劑100個,為防止粘連,每個面劑上可分別抹些油,再逐個搓成約12厘米的長條。
3、制餅:將搓成的長條壓扁,再用小擀麵杖擀成約5厘米寬的面片,逐片抹上7.5克油酥、撒上0.5克焦鹽,右手拎起右邊的面頭,向外扯一扯,再按三折折起來,每折長約20厘米,然後由右向左卷,卷時要用右手指微微往長扯,左手兩指撐面片兩邊往寬拔,邊扯邊捲成10餘層,再將剩餘面間扯長扯薄,抹上油酥,扭成蝸牛狀(1個酥餅須扯約4米長)。
4、上鏊:將麵團壓成中心稍薄,直徑約7厘米的小圓餅。在鏊內倒50克油,將小圓餅逐個排放在鏊里,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勻。散在周圍。鏊上的火力集中在鏊的中心,這樣才能使酥餅的心子提起,使其漲發。約3分鐘後,拿開上鏊,給酥餅淋50克清油,逐個按火色情況調換位置,防止烤焦、再將上鏊蓋上,1分鐘後將酥餅翻身調換位置,達到火色均勻,兩面酥黃出鏊即成。

產品影響

酥餅是家鄉(梓潼)的一種小吃,聞起來香氣誘人,吃起來口感極佳。曾經還是皇室貢品。不過,這種餅不是隨時都可以品嘗到的,只有農閒時才能吃到。特別是到了盛夏,農民忙完了地里的活兒,閒時用新磨的小麥粉做出的酥餅特別好吃,在農村,差不多家家戶戶的女孩都會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