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尾鱝(學名:Myliobatis tenuicaudatus)是是鱝科、鱝屬魚類。剛出生時盤寬寬度約為20-30厘米。最大體盤寬度為1.2米。最大重量為56.5千克。體盤的寬度大於長度。口鼻部很鈍,有一個裙狀的鼻內瓣以及一個圍繞該口鼻部並幾乎到達胸鰭的肉質葉。中型眼睛位於頭部側面,氣孔較大。類似“翅膀”的胸鰭起源於眼睛下方。胸鰭的邊緣深凹,尖端尖銳。有一個小的背鰭,起源於骨盆鰭後部尖端的上方或正好位於其後尖端,並且位於尾部脊柱的前方。尾巴細長,呈鞭狀,背鰭後方有毒刺脊。背面是棕灰色到橄欖綠色或黃色,有藍色斑點和新月形的條紋。腹面呈淺色,有時在體盤上有灰色邊緣。皮膚表面光滑,沒有刺和細齒。
薄尾鱝棲息於大陸架淺水區的海灘外、沙地和海草床上,也有生活在85米深的近海水域。它們在黃昏時進入淺水區。主要以螃蟹(包括寄居蟹等)、貝類、軟體動物、棘蟲和多毛類為食。分布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維多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紐西蘭(南部島、北部島、克馬德茨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相關事件,
動物學史
澳大利亞鱝最初是由Macleay於1881年描述並命名為Myliobatis australis。屬名Myliobatis源自希臘語“mylo”(意為磨坊)和“batis,-idos”(意為射線)。
薄尾鱝(Myliobatis tenuicaudatus Hector,1877)可能實際上與澳大利亞鱝是同一種。如果它們確實是同一物種,那么學名Myliobatis tenuicaudatus具有優先權。但是,這時這兩個子種群的地理隔離保證了單獨的物種分配,直到解決此問題為止。
懷特(White)於2014年證實,澳大利亞鱝(Myliobatis australis Macleay,1881)是薄尾鱝(Myliobatis tenuicaudatus Hector,1877)的一個初級同義詞。
形態特徵
薄尾鱝剛出生時盤寬寬度約為20-30厘米。最大體盤寬度為1.2米。最大重量為56.5千克。體盤的寬度大於長度。口鼻部很鈍,有一個裙狀的鼻內瓣以及一個圍繞該口鼻部並幾乎到達胸鰭的肉質葉。牙齒呈板狀,每個顎有7排,儘管外層有時可以隱藏或很小。位於中間一排的牙齒非常寬,每個牙齒的寬度都是相鄰牙齒寬度的五倍多。中型眼睛位於頭部側面,氣孔較大。類似“翅膀”的胸鰭起源於眼睛下方。胸鰭的邊緣深凹,尖端尖銳。有一個小的背鰭,起源於骨盆鰭後部尖端的上方或正好位於其後尖端,並且位於尾部脊柱的前方。尾巴細長,呈鞭狀,背鰭後方有毒刺脊。背面是棕灰色到橄欖綠色或黃色,有藍色斑點和新月形的條紋。腹面呈淺色,有時在體盤上有灰色邊緣。皮膚表面光滑,沒有刺和細齒。
生活習性
習性:薄尾鱝棲息於大陸架淺水區的海灘外、沙地和海草床上,也有生活在85米深的近海水域。它們在黃昏時進入淺水區。主要以螃蟹(包括寄居蟹等)、貝類、軟體動物、棘蟲和多毛類為食。
捕食者:薄尾鱝的潛在捕食者包括較大的魚類,如鯊魚和海洋哺乳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維多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紐西蘭(南部島、北部島、克馬德茨島)。
繁殖方式
雄性在體盤寬度約為0.65米時達到成熟,雌性在體盤寬度約為0.80米時達到成熟。卵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豐富的子宮液,從母親那裡獲得額外的營養。在春季和夏季,薄尾鱝進入淺灣和入口,以便交配或分娩。每個雌性會生出2-15個(平均6個)幼仔。儘管生殖周期是未知的,但據認為它的長度為1-2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薄尾鱝不是定向商業漁業的目標,但通常被底層刺網、定線、延繩釣、海灘圍網漁民以及底層對蝦和扇貝拖網漁船作為副漁獲物。當其他目標物種的捕獲量減少時,它通常被保存並出售給人類食用。它以“滑板翼”、“鱝襟翼”或“鷹狀鱝襟翼”出售。休閒釣魚者將其視為野味魚。
相關事件
由於其尾巴上刺痛的脊椎,薄尾鱝被認為是有毒的。與其他具有這種脊椎的鱝類一樣,在處理或靠近該物種時必須小心。涉及該物種的一個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媒體人史蒂夫·歐文(Steve Irwin)的死亡,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薄尾鱝的毒刺刺穿胸部,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