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山學派

蕺山學派

蕺山學派,是指明代末年由著名儒家學者劉宗周創立的一個學派,因劉宗周長期講學於家鄉浙江山陰(今紹興)城北蕺山,學者習稱其為蕺山先生,故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蕺山學派
  • 年代:明代末年
  • 創建者劉宗周
  • 核心思想心學
劉宗周的思想體系,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信奉王陽明“心學”的。但他又提出了許多不同於王陽明“心學”的思想,如他的“離氣無理”、“道不離氣”的本體論;“良知不離聞見”,“求道之要莫先於求心”(《劉子全書》卷十九)的認識論;“形氣為本”,“人心、道心只是一個心”(《中庸首章說》),把人慾看成是人的生理自然要求的人性論;所創“慎獨”之說,力倡“誠敬”,以補救王陽明“致良知”理論的弊端(參見本書“劉宗周”條)。
劉宗周是晚明著名學者,從其學者頗眾,形成蕺山學派。在蕺山學派的弟子中,以黃宗羲陳確最有影響,他們發揮師說,提出了許多背離宋明理學的思想觀點。如黃宗羲發揮劉宗周的本體論哲學思想,反對宋儒的“理在氣先”之說,認為“通天地,亘古今,無非一氣而已”(《太極圖講義》);在《明夷待訪錄》提出許多社會改革的思想。陳確則發揮師說,提倡“事事求實”的學風,強調“理”和“欲”不可分,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考察人慾的合理性,提出“天理正從人慾中見”(《瞽言·無欲和聖辨》)。
代表蕺山學派思想的典型文獻資料主要有:劉宗周的《論語學案》、《中庸首章說》等,黃宗羲的《孟子師說》等,陳確的《大學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