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蕭山
圍墾,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經歷年築堤圈圍、開發建設的錢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東、西三面均瀕錢塘江,南接南沙大堤。地理坐標為東經120º09'~120 º40',北緯30 º08'~30 º22'。至1995年底,圍墾總面積達到51.82萬畝毛地;1991年底,設有6個鄉、47個行政村、9個農墾場,落戶定居的移民共23090戶、75412人。圍墾,為大規模整治錢塘江河口段流道,消除沿江人民因“坍江” 決堤而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災難,為開發利用錢塘江灘涂資源,緩解蕭山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書寫了光輝的篇章,其業績為中外所矚目。
圍墾歷史
蕭山圍墾歷史悠久。南沙這塊土地實際上是南大亹淤塞後以蕭紹農民自發為主圍墾而成的(除赭山、南陽、河莊一帶系清
嘉慶十八年(1813)由
海寧改隸
蕭山之土地外);清乾隆年間,用“龍康”治水患,“龍康”漂到哪裡堤壩築到哪裡。
民國時期大規模“坍江”前南沙大堤以外的幾十畝沙地,亦系以農民自發為主的圍墾。這種“塗漲就開墾,‘坍江’就逃難”的圍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圍墾,有根本區別:前者隨
錢塘江流道的變遷而變遷,缺乏主動性,後者是有意識的治江、促淤、圍塗。以農民自發為主的圍墾,在建國後儘管仍然多次出現,但因已納入錢塘江整治總體規劃,因而有了永久成陸之可能。各級政府和人民民眾統一認識,從思想上到行動上將治江與圍塗真正結合起來,協同作戰,則是在60年代中期。1966年下半年,省、杭州市、蕭山縣聯合在九號壩下游凹囊內圍得毛地2.25萬畝,揭開了蕭山大規模圍塗的序幕,其中英雄金天佑在造閘工具掉入水中時,不顧寒冷跳入水中打撈工具,潛水一個下午終於將工具打撈上來,後受刺激積勞成病早年去世。金家後人主張用科技的辦法去抗爭大自然災害。從那時起,一期期大規模的圍塗應運而生,至1995年,共進行了17期萬畝以上的圍塗,其中的幾次圍塗戰役在蕭山圍墾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1968年的三萬六千畝圍墾,是歷次大規模圍塗中最具攻堅性的一仗。赭山灣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後,錢塘江主槽趨向東北,40年代坍失的白虎山至蜀山段南沙大堤外灘涂重新淤漲,至1968年已達到可圍高程。此塊灘涂因西、北、東三面臨江,需三面築堤,故是蕭山圍墾史上難度最大的一次圍塗戰役。為了落實勘察、設計、組織、施工、搶險等責任,1968年6月成立
瓜瀝地區圍墾指揮部,7月,該指揮部組織瓜瀝地區(時為大區,包括義蓬區、瓜瀝區)15個公社、2個鎮進行圍塗,12月3日,工程竣工,圍得毛地3.6萬畝。該快灘涂的圍成,猶如在該段南沙大堤西段築起一座巨大的“丁壩”,使其東逐步淤漲起大片灘涂。於是,就有了1969年的二萬七千畝圍墾、五萬二千畝圍墾和1970年的軍民聯圍十萬畝圍墾等。可以說,沒有三萬六千畝圍墾,就沒有其東面後來的塊塊圍墾。
軍民聯圍十萬畝圍墾,是蕭山圍墾史上面積最大的一次圍塗。1969年二萬七千畝和五萬二千畝圍墾圍成後,其東側及南部新灣丁壩至十二埭閘大堤東側淤漲起大片灘涂,有近10萬畝。省革命委員會決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浙某部、南京軍區浙江生產建設兵團和
蕭山縣在此聯合圍塗,並成立浙江省蕭山軍民聯合圍墾指揮部,蕭山縣圍墾指揮部負責具體施工。圍塗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工程先圍北塊灘涂。1970年11月20日開工,25日竣工,參加圍塗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浙某部、南京軍區浙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六團和八團,蕭山縣的
靖江、義蓬、南陽、衛東、
瓜瀝、
坎山、聞堰、
戴村、
樓塔、所前、城南、裘江、螺山個公社,軍民日出工7萬人,圍得毛地5.92萬畝。第二期工程圍南塊灘涂,仍由上述單位參加,日出工6萬人。1971年1月15日動工,21日完工,圍得毛地3.794萬畝。
另一塊意義重大的圍墾是1986年的五萬二千畝圍墾。其時,蕭山農村已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設合一”的
人民公社體制亦以取消,過去那種“出勞力、記工分”的辦法已不再可行。如何讓把各自經營、四處分散的農民動員組織起來,集中力量搞圍墾,成了一大難題。縣委、縣政府鑒於這塊已達可圍高程的灘涂,如不及時圍起,一旦江道走勢變化,勢必坍失的緊迫性,向幹部、民眾廣泛深入地宣傳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強調共產黨員和各級幹部必須顧全大局,帶頭參加這期圍墾,並制定了全縣農村的“勞動積累”制度,以保證圍墾等農田水利工程的勞力,在將工程任務落實到各鄉鎮的同時,仍然堅持“誰出力,誰投資,誰得益”的土地分配政策。11月下旬,義蓬、
瓜瀝、城北、城南4區的43個鄉鎮共15.4萬民工和幹部浩浩蕩蕩開赴工地施工。該塊灘涂終於圍成。
進入90年代,已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蕭山農村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大批勞力向二、三產業轉移,且勞動力工價日益昂貴,過去那種用行政手段分任務、靠勞力密集搞圍塗的辦法,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律。為此1993年的一萬三千畝圍墾首次進行機械化施工,用泥漿泵代替人工開河,主體工程採取公開競爭招標承包的辦法,市圍墾指揮部工程隊、市水利建築工程公司、市江河疏浚工程公司、義蓬水利建築工程處、河莊水利建築工程隊5個單位中標施工。10月20日開工,12月7日竣工。累計出動泥漿泵3447台套,投工2.21萬工,耗電92.7萬度,完成土方166.53萬立方米;投資436.12萬元,全由蕭山地方財政支出。該塊土地不再分給鄉鎮,而是設立市農業對外綜合開發區,專門經營管理。這次機械化施工的成功,增強了全市幹部、民眾在新時期繼續圍墾的信心。1994年11月20日——1995年12月30日,在一萬三千畝圍墾附近,仍採用以泥漿泵為主的機械化施工,分4期逐塊圍塗,共圍得毛地1.9萬畝。
1949~1995年,蕭山在南沙大堤外圍得灘涂毛地51.82萬畝。這些土地由南沙大堤自西至東劃分為5個墾區,各墾區名稱及面積劃分為:半爿山至紅衛閘墾區為1.28萬畝,順壩墾區為2.32萬畝,九號壩墾區為4.15萬畝,美女山至十二埭閘墾區(亦稱“蕭圍”墾區)為38.97萬畝(含“益農五圍”3000畝),益農墾區為5.1萬畝。至1995年底,各墾區共築大堤235.45公里;累計投工6459.49萬工、完成土石方6867.56萬立方米。
作為世界圍墾史上的奇蹟,50餘萬畝灘涂的圍成,是蕭山幹部、民眾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結果。
在茫茫江畔圍塗,條件十分艱苦。需住草棚,睡泥地,飲鹹水。冬季氣溫比內地低2~3℃,風力要強1~2級。歷次大規模的圍塗戰鬥中,具體負責圍塗工程的市(縣)領導與區、鄉鎮(公社)領導一起,均親臨前線組織指揮,與廣大民工同吃同住,冒嚴寒,頂北風,赤腳踏冰,挖河築堤。60年代和70年代,農民收入菲薄,民工以鹹菜、蘿蔔乾為菜餚,日挑土3~5立方米。而搶險護堤和劈山採石更有生命危險。自1966年大規模圍塗始至1988年,為圍墾事業而犧牲者達52人。正是由於蕭山幹部、民眾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偉業終成。
錢塘江的強潮湧,舉世罕見,每平方米有7噸多的衝擊力,破壞性極大,蕭山圍墾亦因此而受過多次失敗,1974年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外的3萬畝圍塗就是其中的一次。由於受“
批林批孔”運動的干擾,所圍灘涂地程偏低,大堤斷面偏小,加之未能及時加固,,導致大堤在6月下旬決口,儘管組織大批民工奮力搶險,終告失敗。8月,又因受十三號颱風和天文大潮同時襲擊,這塊土地坍失無存。但蕭山幹部、民眾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又一套既符合錢塘江整治總體規劃要求,又遵循錢塘江洪潮規律的圍塗工程方案。更根據錢塘江洪潮特點,蕭山圍塗一般選擇在冬季進行,其時潮汛小,雨水少,農事較閒,且留有足夠的時間在次年汛期前做好大堤的加固工作。塗地高程一般在吳淞基點6.5米左右,堤外留足保灘地。作為圍塗主體工程的建築,一般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工程集中大量民工,抓住大潮尾、小潮頭的7天左右時間,突擊開河築堤,用挖河之土壘築大堤,堤身高程一般達到吳淞高程9米左右,並在外坡堤腳鋪設臨時性防潮宕渣。至是,大批民工撤回,留下技術人員和專業隊伍對堤身進行灌水密實,然後進行第二期工程,將大堤加高至設計要求,並拋石護坡,對臨江險要地段的大堤還適時進行漿砌塊石護坡。
大堤築成後,由於洪潮衝擊,以及颱風暴潮襲擊或江流變遷等原因,堤外灘涂坍失、拋石被卷失、堤腳被刷深的現象常有發生,大堤往往出險,故素有“築堤不容易,保堤更艱難”的說法。險工地段需年年拋石護坡,並須在大堤內備有搶險用的石方,此外還需構築挑流保堤的丁壩和水下防護工程。蕭山圍墾的挑流保堤丁壩有高壩(盤頭)、中壩、低壩、小凹體4種,小凹體實為微型丁壩,系縣農機水利局和圍墾指揮部試築成功,建在漿砌護坡的“大方腳”外,主要特點是低、短、密,具有整體性強、抗衝力好、施工易、造價低、挑流護堤腳效果顯著等優點,蕭山圍墾指揮部管轄的北線大堤和東線大堤築有164座這類丁壩。水下防護工程主要是在盤頭和主力丁壩構築沉井,形成沉井保護丁壩、丁壩保護大堤的格局。由於築堤圍塗和搶險護堤均需大量塊石、宕渣,山宕和運石船隊應運而生,山宕最多時達120多處,個別山峰(如雷山)的地表山體已全部采盡。
每期大規模圍塗要組織數萬乃至十幾萬民工施工,如此“大兵團”上工地,需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機構來統一和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故每期大規模圍塗均建有臨時性的總指揮部,由市(縣)委、市(縣)政府領導和區委、區公所及市(縣)級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協調有關鄉鎮和
水利、
電力、
交通、
商業、
供銷、
物資、
公安、
宣傳、
衛生等部門,搞好宣傳發動、物資準備、組織施工和檢查驗收。為鞏固圍塗成果,墾區還設立了
蕭山市(縣)圍墾指揮部、益農圍墾指揮部、順壩圍墾指揮部3個常設機構,負責對所轄區大堤的經常性養護和巡查水情、組織搶險。
為了加快新圍灘涂的開發利用,市(縣)委、市(縣)政府把墾區的水利設施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為解決新圍灘涂地鹽分過高,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的問題,首先進行“西水東調”工程建設,把錢塘江蕭山段上游和浦陽江的淡水引至墾區,洗卻墾區土壤的鹽分。1970~1979年,相繼建成錢塘江排灌站、七甲閘排灌站、江邊排灌站、浦沿排灌站,這4站的換水能力總計每秒83.6立方米;加上原為南沙地區服務的小礫山排灌站、坎山排灌站、方遷漊排灌站形成了包括墾區和南沙在內的統一的排灌體系,總提水能力為每秒116立方米。同時,開挖了先鋒河、北塘河等河道,使淡水能通達墾區。1967~1990年,先後建成排澇閘11座,總孔徑達178米,最大流量為每秒1928立方米,不僅使墾區能排澇泄鹹,而且承擔了南沙和蜀山平原的部分泄鹹,在墾區先後建立了89座節制閘,共189孔,總孔徑722.4米。在墾區的主幹河道兩側則建起925座電力排灌機埠,總裝機969台、12352千瓦,還建有3084公里輸水河道。整個墾區以構成“淡水有來源,鹹水有去路,旱時可引灌,洪時可排澇”的水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