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概述
民國十七年(1928年),有識之士周恆德先生(諸暨人)創辦“蕭山縣塘里陳初等國小”(新塘國小的前身),得到塘里陳村社會賢達的支持,學校設在塘里陳槐花村陳氏宗祠內,設2個複式班,約30多名學生。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蕭山縣塘里陳國小”由林琬榮先生任校長,設普及班(相當於高小)4個學級,約50多名學生。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校名為“蕭山縣塘里陳短期國小”,設2個學級,學生約30人。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時,由塘里陳
基督教會主辦“教會國小”,負責人系美國女牧師(名不詳),設2個學級,約20多學生,校址設在塘里陳浜頭村基督教會教堂內。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塘里陳槐花村陳氏宗祠內開設“蕭山縣仁化鄉中心國民學校”,林琬榮先生任校長,設3個教學班,教師5人,學生約100多人。
民國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947-1949年),在塘里陳槐花村陳氏宗祠開設“蕭山縣仁化鄉第八、九保國民學校”,張齡鑒、金國藥先生先後任校長,學生35人。
1950年2月,李明銓任“蕭山縣仁化鄉中心輔導國小”校長,輔導區轄屬中心國小、一都韓初小等共20所國小,約31個班級,40位教師,800多名學生。
1952年2月,張蒙調任校長,尚轄18所國小,約26個班,700多名學生,35位教師。
1953年學校更名為“蕭山縣城北區第三中心國小”。
1954年2月,謝承天調任“蕭山縣城北區第三中心國小”校長。
1956年,由於鄉域重新整合,新塘單獨建鄉,學校更名為“蕭山縣城北區新塘鄉中心國小”,全鄉約20多個班級,600多名學生,20多位教師。
1958年2月,由韓鑒巨任校長。實施公社化後,學校更名為“蕭山縣新塘公社中心國小”。
1959年2月,張學莊調至新塘任校長,當時學校更名為“蕭山縣西蜀區第三中心國小”,創辦了新塘國小附設的第一個國中班,一年後停辦。
1960年9月,郭連福任“蕭山縣城東公社第二中心國小”校長。
1962年3月,韓鑒巨調任“蕭山縣西蜀區新塘公社中心國小”校長。
1964年,學校更名為“蕭山縣新塘公社中心國小”。
1966年後,增設了十間樓村小、傅樓村小、東河村小。中心國小下轄共11所國小。“文革”期間,學校曾更名為“蕭山縣新塘公社新前塘國小”。
1969年9月起,陳來根負責新前塘國小工作。
1971年,學校成立“蕭山縣新塘公社中心國小革命委員會”,由韓鑒巨任主任,後一直擔任新塘公社教革組長。
1968年9月,蕭山中學知名教師葉燕跳、徐猶男,下放來中心國小附設國中班任教,以後附設國中班未有間斷。進入七十年代後,因受“國中不出社”的影響,中心國小和霞江完小先後均附設國中班(稱“戴帽國中”)。
1978年8月,來清成調任蕭山縣新塘公社新前塘國小校長,至1979年又恢復為“蕭山縣新塘公社中心國小”。全社轄有12所國小,學生總數在1800人左右。
1981年8月,王國永升任“蕭山縣新塘公社中心國小”校長。公社化結束後,改制為鄉,因而學校更名為“蕭山縣新塘鄉中心學校”。
1984年8月,楊炳校任“蕭山縣新塘鄉中心國小”校長。
1989年新塘國中建成,中國小從此分設。
1988年,蕭山撤縣設市,學校更名為“蕭山市新塘鄉中心國小”。
1990年8月,陳中法調任“蕭山市新塘鄉中心國小”校長。
1992年,通過撤區並鄉,新塘鄉劃歸城廂鎮所屬的一個辦事處,學校更名為“蕭山市城廂鎮新塘中心國小”。
1994年8月,陳生根升任“蕭山市城廂鎮新塘中心國小”校長。
1996年元旦,學校終於告別了持續67年風雨滄桑的陳氏宗祠老校舍,遷入位於新螺路869號的4000多M2的新校舍,這在新塘教育史上是一大轉折。
1998年撤辦復鄉,學校更名為“蕭山市新塘鄉中心國小”;
2001年3月,因蕭山融入大杭州而撤市設區,學校更名為“蕭山區新塘中心國小”。
2002年8月,陳志炎調任“蕭山區新塘中心國小”校長。
2003年6月起,因學校經費由蕭山區財政直管,又更名為“蕭山區新塘國小”。
2007年9月新塘國小擴建工程動工, 2009年投入使用。
師資力量
2010年學校有普通教學班30個,學生1259人,教職員工85人,其中公辦教師68人,學歷全部合格。學校有中學高級教師2人,國小高級教師28人,國小一級教師35人。有大學本科畢業生33人,大專畢業生32人,市、區教壇新秀、優秀教師10人。中共黨員25人。另下轄一所分校,共有學生78人,2個教學班,2名公辦教師。
辦學理念
學校樹立“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學理念,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為辦學宗旨,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育人原則,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各項工作。獲得榮譽
辦學成果
《農村分校實施“一校一品”辦學模式初探》一文在全國《中國小管理》雜誌上發表;《農村國小“一校一品”辦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發掘羽絨文化,弘揚羽絨人精神》、《城市管理 從我做起——城郊學校依託少年城管學校培養文明新市民的實踐研究》獲得蕭山區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語文教學有效提問》﹑《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農村國小外來務工子女的心理引導及行為矯正的策略研究》和《以問題為紐帶,化結果為過程》獲得蕭山區教學專題研究論文一等獎,並分別獲得杭州市一、二等獎;教育教學論文在蕭山區級以上獲獎或在區級以上報刊和網站發表已達180多篇,參加蕭山區學科測試,均達到或超過常模。
在文藝,體育、科技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參加蕭山區中國小的五屆藝術節中,有六個節目獲一等獎,九個節目獲二、三等獎;學生的書法美術作品參加全國比賽獲獎十人次;體育成績連續兩年獲蕭山區C組考核第一名,參加蕭山區中國小田徑運動會,多次位於國小C組前三名;參加區小學生排球比賽,女子組連續兩年獲第一名。男子組也均為區前三名。科技活動成績一直名列蕭山區前茅,其中參加全國《弈陽杯》青少年電子製作錦標賽獲國小團體第六名,浙江省創新一等獎。參加蕭山區級比賽獲獎370餘人次,參加市、省、全國級比賽,獲獎30餘人次。學校為蕭山區文明單位、區二級學校、區教師、學生行為規範達標學校、區特殊教育合格學校、區安全文明校園、區示範性家長學校,區、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杭州市一級檔案室。學校多次被評為區、市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區少兒工作先進單位,區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區檔案工作先進集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