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二橋村是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經濟開發區,是蕭山經濟開發區的一大亮點。現二橋村已有各種公司、廠房、醫院、學校、住宿等,特別是它比較接近錢塘江,更好的是它是到上海高速入口地方,所以是一個好的休閒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山二橋村
-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經濟開發區
- 周圍:公司、廠房、醫院、學校
- 屬於:杭州市的南大門
村情概況,交通發展,經濟發展,地理文化特產,湘湖,行政區劃,相關新聞,
村情概況
蕭山是杭州堅持改革開放的最好證明,它以快速,高效的發展,準備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蕭山區是杭州市的南大門,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綜合實力居浙江各縣(市、區)之首。蕭山歷史悠久,境內的“跨湖橋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縣,始稱余暨,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現名,一直沿用至今。經國務院批准,1988年撤縣設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設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會稽郡,蕭山屬會稽郡地。
西漢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間,始建縣,名余暨,屬會稽郡。 “余”為越語,越人稱鹽為 “余”,因當時蕭山產鹽,又臨暨浦,所以稱“余 暨”。
孫權黃武年間(公元222--229年),改名永興,屬會稽郡。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永興為蕭山,以蕭然山為名,沿用至今。作為山名的蕭山,早在《漢書·地理志》余暨縣名之下已有記載,其來歷是當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率剩下兵卒停留於此,四顧蕭然,故稱此山為蕭然山,亦名蕭山。自唐改稱蕭山以來,除清鹹豐十一年(1867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軍占領蕭山期間,為避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之諱,改為“莦珊”外,均稱蕭山縣。
1949年5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蕭山,為省直屬縣。
1949年6月底,劃歸紹興專區。
1952年起,復為省直屬縣。
1957年劃歸寧波專區。
1959年改屬杭州市。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蕭山縣,設立蕭山市(縣級)。1988年1月1日,蕭山縣改稱蕭山市,仍屬杭州市。
2001年3月25日,蕭山舉行撤市設區掛牌儀式,杭州市蕭山區正式成立。
蕭山地處錢塘江以南,東接紹興縣。全區總面積1420.22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戶籍人口118.5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355997人。轄有22個建制鎮,4個街道。4個街道總人口263055人。區委、區政府駐地北乾街道。
蕭山地形類型多樣,以平原為主。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南緣,年平均所溫16.1℃,降水量1402.5毫米,常年無霜期248天。
交通發展
網狀交通捷運時代
蕭山地處浙江南北要衝,臨江近海,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 錢江一橋、二橋、三橋、五橋和六橋飛架錢塘江南北。浙贛、蕭甬鐵路,滬杭甬高速公路、104國道、省道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浙東運河和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也在境內匯流。華東地區最大的國際機場之一——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位於境內。2006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99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3萬噸,兩項排名均列全國第8位,機場規模在華東地區列上海的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之後。21世紀的蕭山區的交通將以公路、鐵路、海運、民航、航道、捷運為主幹。2011年,蕭山將全面進入捷運時代。
經濟發展
綜合實力:
蕭山區屬於發達地區,人均GDP達到了已開發國家水平。蕭山區的經濟總量歷年位居浙江省90餘個縣(市、區)首位。蕭山是杭州的明珠。改革開放以來,蕭山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超過15%的速度增長,多次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明星縣(市)”、“全國十大財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 “浙江省品牌強縣(市、區)”、“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城市十強”、“浙江省科技綜合實力第一名”、“大陸極具投資地第一名”等稱號,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縣(市)。近幾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居浙江省縣(市、區)級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國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排名中蕭山分別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為中國園林綠化產業基地、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中國羽絨之都、鋼結構之鄉、中國傘鄉、中國鏡鄉、中國化纖名鎮等稱號。2007年,蕭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50.15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7%。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依次為4.4%、64.88%和30.7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0829元,增長19.53%,按當年匯率折算,達到9320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11.5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88億元,分別增長33.0%和34.9%(原口徑)。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績均保持全省縣(市、區)級首位。
農業基礎日益穩固:
全區平原約909平方公里、山地約259平方公里。2006年農業總產值54.70億元,比上年增長8.21%。糧食複種面積50046公頃,總產量27.51萬噸。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畜牧、水產、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85.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年生豬飼養量為144.68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達43232噸,比上年增長11.9%。蔬菜種植面積31677公頃,年產量1206577噸;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7929公頃。
圍墾錢塘江灘涂是蕭山人民的一大創舉,自1965年以來,先後圍塗30次,至2000年底,圍墾造地面積達52.62萬畝,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人類造地史上的奇蹟”。
工業經濟發展強勁:
工業是蕭山經濟的支柱,截止2006年底,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507.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0%,工業銷售產值246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249.33億元,增長25.7%,銷售產值2213.14億元,增長25.9%。
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429.89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實現工業利稅總額203.2億元,比上年增長27.25%,其中工業利潤總額124.22億元,增長33.0%;全員勞動生產率87070元/人,比上年提高11373元/人。
技術創新工作繼續深化。全區新增企業技術中心25家,累計企業技術中心167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19家,杭州市級54家。技術創新項目38個,其中省級以上11個。開發省級以上新產品430隻,其中國家級4隻。
規模以上企業優勢明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4家,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為89.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產銷超10億元企業22家,超5億元企業增至59家,超1億元企業增至379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累計達到12家。另有22家企業準備上市。
企業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年末累計擁有名牌產品161隻,其中:國家級名牌產品14隻,增加4隻,省級名牌產品54隻;市級名牌產品66隻。全區累計擁有著名商標162件,其中:國家級商標5件;省級著名商標66件;市級著名商標91件。
建築業發展較快。年末擁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34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376.31億元,比上年增長35.4%。實現增加值26.12億元,增長2.0%。各類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15.8萬平方米,增長7.5%。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
科技事業突飛猛進。科技綜合實力連續5年名列全省縣(市、區)第一名,2006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強區評審。年末擁有各類技術人員51802人,比上年增加3878人,高、中、初三級職稱人員構成為1:7.4:19.5;全年實施科技項目252項,其中國家級38項、省級22項;全年申請專利1106件、授權專利715件;全年獲各類科技進步獎73項;認定登記技術契約117項;累計建有1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124家,其中國家級41家、省級50家、市級3家。
第三產業發展迅猛:
消費品市場日益繁榮。以超市為主要形式的商業業態結構繼續鞏固,連鎖經營有了新的拓展,購物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天潤發超市、樂購公司、世紀聯華、五星電器、國美電器等知名商家落戶蕭山,全區已有連鎖商場超市54家,連鎖分店45家,加盟店99家。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5.33億元,增長18.1%,超年度計畫3.1個百分點。其中批零貿易業132.71億元,增長17.1%;餐飲業12.17億元,增長24.7%。總額中非國有經濟140.27億元,增長24.0%;非國有經濟比重達到96.5%,提高4.6個百分點。
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快。商業城、新世紀市場園區、中國紡織採購博覽城、鋼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億市場運展順利。年末有各類專業市場139個,其中消費品市場109個;生產資料市場29個。新增星級市場6個,累計達38個,其中四星級4個、三星級5個、二星級23個。全年市場成交額401.45億元,增長33.4%,其中十億元以上市場4個。
旅遊業:
蕭山作為東南沿海地區黃金旅遊線的紐帶,是國際大都市上海和東方大港寧波的中心點,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頗多。境內的“跨湖橋文化”距今有8000年,2004年被正式命名,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有良渚文化遺址——蜀山,建於東晉的祗園寺,建於南朝的江寺,岳飛抗金時行軍駐足、渴飲而名並刻有“宋岳武穆行軍經此,飲潭水而歡”的歡潭,清代抗英名將葛雲飛墓,還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早成立的農民協會——衙前農民協會舊址等。
2006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休閒博覽會、全國強鎮論壇、第七屆蕭山杜家楊梅節、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蕭山)錢江觀潮節等節慶活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813.32萬人次,增長225.3%,其中海外遊客55.3萬人次,增長245.6%;實現旅遊總收入81.33億元,增長225.3%,其中營業收入18.37億元,增長119.7%;旅行社接待16.62萬人次,營業收入16970萬元,分別增長48.1和62.5%;旅遊景點接待656.86萬人次,營業收入84701萬元,分別增長5.1%和26.4倍;年末擁有涉外星級賓館飯店23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5家、三星級8家、二星級6家;涉外賓館飯店全年接待135.66萬人次,營業收入74025萬元,分別增長4.5%和19.3%,客房平均出租率68.3%。
對外交往不斷增加:
蕭山於1988年被國務院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地區,1993年經外交部批准,與日本山梨市建立了友好關係。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1.02億美元,增長19.4%,其中進口20.06億美元,出口40.96億美元,分別增長9.8%和24.8%,實現貿易順差20.89億美元。企業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出口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99家,超2000萬美元的企業39家,分別比上年增加16家和5家。出口隊伍日趨壯大,產品出口企業達938家,累計有自營進出口權生產企業959家,外貿公司293家,境外公司43家。
出口產品結構最佳化。機電產品出口額增長23.2%;紡織品出口額增長25.1%;服裝出口額增長14.2%;羽絨及其製品出口額增長27.7%;家具出口額增長25.7%;化工產品出口額增長11.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繼續大幅增長,幅度為48.1%。
招商引資:
投資環境進一步最佳化。2003、2004年度獲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評選的大陸極力推薦投資城市第一位、2005年度為第二位。利用外資取得新成績。把招商引資作為“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戰略重點,加大東引台資力度,鼓勵以民引外、民外合壁,進一步提高了利用外資的規模與質量。2006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60家,增資項目75個,總投資331676萬美元。其中一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2個。當年契約利用外資11035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6962萬美元,分別增長88.5%和47.6%。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95690萬美元。累計有9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蕭山,投資領域涉及三次產業。全年引進區外內資項目228項,協定引進內資54.3億元,實際引進內資28.7億元。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城鄉建設日新月異,老城區日益美化,新區建設發展迅猛,交通、通訊、電力、供水、排污、供熱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全區建成通車裡程達到2105.84公里,各類運輸完成貨運總量5600萬噸,全社會旅客發運量15000萬人次,比上年上升27.1%。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7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郵政業務收入0.91億元,增長24.7%。移動通訊、網際網路、數據通信等新的業務快速發展。年末固定電話機73.06萬戶,增長9.0%;行動電話92.6萬部,增長5.2%。全區電話主線普及率(含行動電話和小靈通)達到139.77線/百人。寬頻網已基本覆蓋城區和主要集鎮,年末登記註冊的網際網路用戶達14萬戶,其中寬頻網用戶13萬戶,比上年增長24.9%。
各項設施不斷完善。年末建成區面積48平方公里;城區實有道路總長度226公里,總面積562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6%和3.1%。自來水供水乾管總長度達到745公里,增長4.2%;日供水能力95萬噸;全年完成一戶一表改造0.44萬戶,累計達4.81萬戶。全區農村變壓線路4711公里,增長9.5%;變壓器容量累計達790.65萬千伏安,增長14.9%。
公用事業建設加快。年末,城區已開通44條公交線路,公交線路總長度達2270公里;公交營運車輛556輛,公交客運量6458萬人次;年末有678輛計程車。自來水供水人口達到117萬人;全年供水總量22230萬噸,增9.0%,其中居民生活用水7680萬噸,增長2.1%。全社會用電量110.9億千瓦時,增長16.8%,其中居民生活用電5.66億千瓦時,增長19.9%。使用家庭液化氣人數115萬人,全社會氣化率100%。
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全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14億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7.1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6%和14.2%;工業廢水排放量16561萬噸、排放達標量8086萬噸;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49670噸、去除量3441噸,分別增長26.7%和12.7%;工業煙塵排放量11831噸、去除量321638噸,排放達標率95.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2.3%,提高5.3百分點;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486.2萬元,增長9.9%;環境噪聲達標區總面積41.51平方公里,增長6.7%;煙塵控制總面積110.5平方公里,增長165.6%;高污染燃料禁燒區總面積32.1平方公里,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污染指數71.03%;主要水系監測斷面水質三類以上比例為30.76%;城區下水道總長度277公里,增長23.5%,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5.5%。
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全年投工412.5萬工,完成土石方103萬立方米;完成標準農田建設1344公頃;有效灌溉面積累計達到53080公頃,有效灌溉率為100%;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68.89萬千瓦。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該區相繼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文化、體育、科技先進縣(市)。城區先後被評為全國縣級市十佳衛生城市、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年底在園幼兒數44823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為98.2%;94所國小在校生105393人,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45所國中在校生46277人,國中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10所普通高中在校生24458人,5所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在校生15134人,國中畢業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96.01%,比上年提高0.98個百分點;蕭山電大在校生7982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人數達到5346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7.2%;特殊教育成績繼續得到鞏固,“三殘兒童”入學率達100%;電大、教師進修學校以及成人學校與高等院校聯合舉辦各類成人大專、本科學歷進修成效顯著;通過公辦學校和規範的民辦學校,來蕭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得到妥然解決;年末專任教師達到12911人,其中國小4666人、中學5576人。2006年底,全區已擁有杭州市標誌性教育強鎮11個,浙江省教育強鎮、街道23個
蕭山區廣播電台每天播出16小時,區電視台每周播出129.5小時,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43個電影放映機構全年放映電影2152場,觀眾9.6萬人次。建有1.4萬多個座席的體育場和能接納國際體育比賽的體育館,蕭山歌劇院、蕭山圖書館新館、蕭山區文化中心等一批高水準的文化事業項目已投入使用。
衛生事業蓬勃發展。2006年末,全區擁有各類醫療機構663家,其中醫院20家、衛生院50家;各類醫療機構擁有病床3700張,比上年增長8.3%,每萬人擁有病床31.2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200人,其中醫生2200人;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5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5.36‰,其中嬰兒死亡率3.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96.8%,提高2.6個百分點;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7.26%,提高2.55個百分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97.49萬人,比上年增長2.8%;年末擁有市級以上衛生鎮18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5個;浙江蕭山醫院已對外開放;農村改廁工作有力推進,三格式戶廁進一步普及;積極防控麻疹和禽流感疫情,疫情監測、應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得到有效鞏固和發展,全年淨增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5.47萬人,至年末,全區參加各類社會養老保險的總人數達到60萬餘人,其中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12054家、人數45.57萬人;工傷保險率先在全省實現基本全覆蓋,全年淨增參保人員3.14萬人,至年末,全區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12677家、人數27.56萬人;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分別達到25.64萬人、27.94萬人和27.56萬人;社會保險實現“五費合征”,全年各項保費綜合收繳率為99.9%,發放率為100%。
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鞏固。年末有各類社會福利院、敬老院等福利機構31個,床位3218張,收養1884人。全區26個鎮、街道全部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811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支付保障金2321萬元;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資金對五保戶、特困戶、災民進行救助,總計10830人次;全區110家社會福利工業企業安置“四殘”職工7082人,殘疾人保障事業不斷加強。
人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
據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8元,增長12.5%,超年度計畫3.5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7131元,增長22.2%;恩格爾係數為0.275。農民人均純收入10588元,增長11.5%,超年度計畫2.5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8383元,增長9.2%;恩格爾係數為0.349。年末全區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含外幣)388.66億元,比年初增加72.56億元,增長23.0%;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達到32791元,比年初增長24.3%。
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3.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71.7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4平方米。
城市園林綠地面積不斷擴大。截至年底,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累計達1468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32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3.5%;人均園林綠地面積56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2平方米。
經濟數據
經初步測算,2008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986.50億元,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0.5%(現價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1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32.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13.50億元,可比價分別增長1.0%、10.2%和15.8%;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比重達到4.1∶64.1∶31.8。人均生產總值(GDP)為81567元,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11907美元。
全年財政總收入達到126.80億元,增長13.6%;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3.18億元,增長17.3%;財政總支出60.46億元,增長28.6%。
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580.24億元,增長13.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249.32億元,增長13.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46.92億元,增長13.1%。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3.50億元,增長19.3%。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953377萬美元,增長19.7%。其中,進口總額280472萬美元,增長13.6%;出口總額672905萬美元,增長22.4%;實現貿易順差392433萬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6家,總投資15.48億美元,當年契約利用外資9.8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8億美元。
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840.30萬人次,其中海外遊客3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6億元。
人口總量繼續呈增長態勢。全年人口出生率8.12‰,下降0.0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5.87‰,上升0.6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2.25‰,下降0.70個千分點。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202249人,比上年增加7528人。其中男性593535人,增加3053人,女性608714人,增加4475人。總人口中非農人口400929人,增加19797人。城廂、北乾、蜀山、新塘四個街道總人口269964人,其中非農人口200953人。全區一個月以上的暫住人口73.78萬人,其中四個街道20.63萬人。
根據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增長11.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987元,增長10.7%。
地理文化特產
說到蕭山,不得不提到蕭山蘿蔔乾!一道蘿蔔乾炒臘肉是多么的美味啊!蕭山蘿蔔乾產於浙江省蕭山市,以該市“一刀種”蘿蔔為原料,以其長度與菜刀相近,加工時一刀可分兩半而得名。具有色澤黃亮、條形均勻、鹹甜適宜、脆嫩鬆口的特色,為早餐佐食之佳品。據《中國土特產大全》記載:蕭山蘿蔔乾“食之有消炎、防暑開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產地分布在蕭山市的坎山、赭山、義蓬、瓜瀝、城北等鄉鎮。
蘿蔔乾為圓柱形,直徑4~5厘米, 重約150克,外皮較厚色白,含水量少。加工方法亦採用風脫水法,刀切成條,每條帶有邊皮,然後攤曬,每日翻動多次,晚間苫蓋以防霧浸雨淋。曬2~3日,手感柔軟,即可醃製。將蘿蔔條置容器中,放鹽拌勻,用力揉搓,至鹽烊為止。分批進缸,逐層踏實,兩日後出缸,勻薄攤曬,勤加翻動。三四日後再加適量鹽分拌勻,分層裝壇,逐層壓實,加蓋面鹽,封口。一般經一周左右製成。成品無鬚根、斑點、青頭、壞條,經年不壞,香味不散。該品已有800餘年生產歷史。
當然還有蕭山的標誌,天下第一奇觀——錢江潮!這個世界上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世界上有這樣景觀的有兩處,另一處在亞馬孫流域森林之中,雖然規模比錢江潮大,但因為地處偏僻,很少有人問津,人文氣息不及錢江潮。所以說這是真正的奇觀啊!農曆8月18日觀潮節,歡迎大家來觀潮!說到錢江潮水還有神話傳說呢,傳說有很多種,比較有名的有:
傳說春秋時,越國先被吳國打敗,勾踐夫婦前往吳國,作了人質,受盡凌辱和折磨。後來勾踐獲釋返回越國,立志臥薪嘗膽,報仇雪恥。吳國大夫伍子胥屢諫吳王要警惕越王勾踐的復興,但自大的吳王不聽,反而聽信小人讒言,賜劍要他自殺。伍子胥臨死時留下遺言,要人把他的眼睛掛在國都南門上,以觀越國滅吳。吳王聽了這個惡毒的詛咒後大怒,於是將伍子胥的屍體用鴟夷草包裹起來投入錢塘江中。傳說伍子胥死後成了潮神,每當他發怒時,就乘著素車白馬,在錢塘江中奔騰吼叫。從此,錢塘江潮水大發,波濤翻滾,怒浪洶湧,傳說這是伍子胥忠魂所致。
故事眾多,不在羅列!
說到蕭山還有一個特產就是蕭山花邊及中國的十字繡!蕭山花邊又名萬縷絲、萬里斯,於二十世紀初由義大利威尼斯傳入蕭山坎山鎮。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創新,由原來的花樣單調發展為如今的品類繁多,有床罩、台毯、窗簾、沙發套、座墊、胸花、繡衫等2000多種,構圖新穎,色調素雅,工針多樣,技藝精湛,其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與地區。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巨幅萬縷絲花邊窗簾、寧夏廳的花邊窗簾和杭州機場貴賓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蕭山花邊的代表傑作。現在純手工製作的花邊的極其珍貴的藝術品喔!
還有一個是蕭山霉乾菜是夾灶鄉的傳統特產。夾灶原屬紹興縣,故歷來以“紹興霉乾菜”為名。此產品由大葉芥加工而成,香氣濃郁,味美質嫩,久貯不變,是一種常年食用的大眾化食品。“乾菜燜肉”為民間傳統風味的名菜。歷來主銷紹興、寧波、杭州,近年已遠銷江西、湖南等地,外銷量1000噸左右。
楊梅是浙江特產。蕭山、慈谿、餘姚、蘭溪等地都是楊梅產地,其中以蕭山杜家一帶所產楊梅最負盛名。這種楊梅顆粒大,每500克28個到30個。核小,肉柱圓,味鮮甜。一般在夏至後5天左右成熟。蕭山楊梅栽培歷史悠久,已有早色、遲色、白楊梅、草梅等四十餘種品種。楊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點。所以可以說,世界上哪裡楊梅最好?回答當然是蕭山!
還有三黃雞!蕭山雞的起源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宮中飼養的鬥雞傳入民間而來,故又稱“越雞”;而因其喙黃、羽黃、腳黃,故又名“三黃雞”。此雞個體肥大,肉質白嫩,味鮮美,前期生長快,抗病力、覓食力和適應性強,是全國八大優良雞種之一。主要產地在瓜瀝、義蓬、城北等地。味道那是不用說啊,那個鮮美啊,與一般的雞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啊!
南宋官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杭州瓷廠在中國科學院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數百次試驗,使失傳700多年的南宋官窯工藝得以復活。現分藝術瓷和日用瓷兩大類,品種有岳飛、關公、鑒真、彌勒佛、濟公和尚、王昭君和八角花瓶、象耳瓶、假山筆架等100多種,成為國際市場掄手貨。
錢江啤酒廠生產的錢江啤酒,選用地產優良原料,配以石英礦泉水,採用國內道創的露天臥式大罐釀製和西德進口整套流水設備灌裝。酒色淡黃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錢江啤酒"和"錢江清泉啤酒",先後榮獲部優和省優產品稱號,"中華啤酒"已遠銷美國。
蓴菜原產我國長江以南地區,以湘湖、西湖、太湖所產最為著名。但無論蓴菜質量、栽培時間和歷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蓴菜。南宋《會稽志》載:"蕭山湘湖之蓴特珍"。杭州烹調"西湖蓴菜湯"成名之後,其所用蓴菜亦多產自湘湖。把蓴菜製成罐頭銷運國外也始自蕭山。
浙江龍井茶,堪與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譜中的後起之秀。蕭山是浙江龍井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浙江龍井茶在我市的社會價值要超過它的經濟價值。在招待親朋好友時或喜慶宴會後,如能飲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可以增添親切熱烈的氣氛!
湘湖
壓軸介紹的是是蕭山母親湖——湘湖!
湘湖的由來:
湘湖被譽為西湖的“姊妹湖”,也是幾百年來蕭山人慾圓未圓的一個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湘湖保護與開發被區委、區政府列為民生工程、實事工程,蕭山人正著手圓這個夢。未來的湘湖將與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記”,也將為蕭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今天,我們回顧湘湖的歷史,她如一個默默呵護的母親,見證著蕭山的發展。
滄海巨變:
湘湖,位於錢塘江南岸、蕭山城區西南,跨湖橋遺址的獨木舟證實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歷史。期間,在自然作用和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湘湖或為滄海,或為湖沼,或為田地,歷經滄海巨變。
遠古時期,湘湖地域曾是東海海灣的一部分。氣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頻繁,湘湖成為一個海陸交替的地帶。
約8000年前,海退成為陸地,曾有華夏先民在這個自然的“湖泊”邊繁衍生息。約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襲來,這裡又一次淪為一片淺海。之後,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區南北兩條山脈間,成為錢塘江的通道。
越國軍港:
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湘湖一帶是吳越爭霸的軍事重地。湘湖、白馬湖正是越國的軍港——固陵港。越國水師在此駐守,越王勾踐的多次水上軍事行動,都從這裡出發。湘湖成為吳越交鋒的重要戰場,留下了“饋魚退敵”、“臥薪嘗膽”等歷史故事。國內最早的方誌——《越絕書》曾記載:“會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踐與吳戰,大敗,棲其中。因以下為目(木)魚池,其利不租。”勾踐對孔子學生子貢講述了自己“上棲會稽山,下守溟海,唯魚鱉是見”的情景。《越絕書》將會稽山下四周環水、中間無水(鏤空)的地域,形象地稱作“木魚池”,勾踐把會稽山下廣大無垠的水域,叫做“溟海”,這是對湘湖水域的最早記載。
築堤成湖
蕭山地處水鄉澤國,地勢低平,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洪澇、乾旱災情頻發。北宋熙寧(1068——1077)年間,不少人奏請要廢田復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時年六十歲的楊時補蕭山縣令,召集村中閱歷豐厚的老人開會,並親自勘察,“視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為界,築土為塘”,築南、北兩堤,廢田37002畝,蓄水成湖。湖周圍80餘里,長約19里,寬1——6里,東北窄、西南寬,形似葫蘆,“邑人謂境之勝若瀟湘然”,故名湘湖。
此後,湘湖作為一個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邊九鄉146868畝農田。每畝田納原糧七合五勺,稱“均包湖米”。“萬頃湘湖民稼穡”,湘湖成為蕭山人民的“母親湖”。
湘湖成河:
隨著歷史的發展,湘湖在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和人為蠶食下,水面逐漸減少。客觀上,自明代開通磧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閘後,依賴湘湖灌溉的農田,已不足原來的一半,為開墾淤積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據1927年的湘湖規劃,上湘湖定山、壓烏山一帶收歸國有,國立第三中山大學農學院(後改為浙江大學農學院農場、湘湖農場)、湘湖師範學校等都在此建房,開墾種植。截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先後墾地約7000畝。至解放前夕,湘湖水面僅存10000畝,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歷經滄桑為百姓,是蕭山人民的母親湖。湘湖秀麗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蕭山人民的驕傲。湘湖的保護與開發,是為了改善蕭山生態環境,為蕭山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
行政區劃
蕭山區位於錢塘江下游南岸,東鄰紹興縣,南接諸暨市,西連富陽市,北靠錢塘江,總面積1420平方千米。2005年底,總人口117.7萬人。
郵編:311200。代碼:330109。區號:0571。
蕭山區轄4個街道、22個鎮:城廂街道、北乾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樓塔鎮、河上鎮、戴村鎮、浦陽鎮、進化鎮、臨浦鎮、義橋鎮、所前鎮、衙前鎮、聞堰鎮、寧圍鎮、新街鎮、坎山鎮、瓜瀝鎮、黨山鎮、益農鎮、靖江鎮、南陽鎮、義蓬鎮、河莊鎮、黨灣鎮、新灣鎮。區政府駐北乾街道金城路685號。
蕭山區轄22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全區411個行政村, 140個社區。全區面積1420.22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全區37.65萬戶家庭,其中非農人口12.56萬戶;戶籍總人1185254人。年末總人口中:男性586396人;女性598858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829257人;非農人口355997人。四個街道總人口263055人,其中非農人口186504人。全區暫住人口(一個月以上)80.04萬人,其中四個街道23.91萬人。
2006年末分鎮、街道人口
臨浦鎮 53667瓜瀝鎮63975義橋鎮46726 聞堰鎮 24772 坎山鎮 48460戴村鎮37809所前鎮 37088 衙前鎮24765 義蓬鎮 56498靖江鎮32789黨山鎮43902河上鎮28617南陽鎮36459 新街鎮 58366 新灣鎮36243樓塔鎮 26474黨灣鎮 41400 浦陽鎮 31396河莊鎮47652 寧圍鎮56885 進化鎮 46504 益農鎮 41802 城廂街道120773 新塘街道54134 蜀山街道 34780 北乾街道53368
經濟蕭山二橋村經濟總量超百億元1
二橋村,在錢江二橋南岸。它一年的經濟總量超過100億元,相當於蕭山南部一個鎮的經濟總量。它也是“浙江第一鎮”寧圍鎮第三個經濟總量超過百億元的行政村。
目前,成功運營公路港物流模式的傳化物流基地在二橋村,將要成立的傳化物流集團也將落戶二橋村。此外,中國水利博物館、浙江影視基地等省級項目都已落戶二橋村。另外,二橋村還有一個高教園區,有浙江體育職業學院等6所大學。一個村有那么多大項目,在杭州地區也少見。
大項目的引進,帶來大量外來人口。經人口普查,二橋村有外來人口3萬多,而本地常住人口才3000多。“再過5年,二橋的外來人口將達到10萬人。”外來人口集聚,租房是頭等大事。李永法說,很多村民是靠房租吃飯的。“一部分村民一年的租房收入最高能有20萬。”
李永法說,項目的引進,最終還是要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村里已建有兩個市場,都由村裡的民營企業出資建設,由企業使用五年。五年後,村里將收回使用權,成為村民所有的集體資產。一座占地10畝的二橋大廈將在不久後成為村裡的標誌性建築,更是藏富於民的集體資產。
針對外來人口集聚的現狀,李永法還打算建一個外來人口村,建成後由村里統一管理對外出租,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相關新聞
二橋村為107名黨員贈訂2010年蕭山日報
從2010年1月1日起,寧圍鎮二橋村的107名黨員每天在家可以收看到當天的蕭山日報了,廣大黨員無不歡心鼓舞,75歲的老黨員陳大伯高興地說,“好! 這是村里為我們著想辦的又一件實事,我雖然不認識字,但可以叫兒孫們讀讀聽聽,了解國內外和本地的新聞事也好。”
據了解,二橋村黨委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中,為了讓廣大黨員能率先適合新時期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進一步開拓進取、解放思想,在廣大村民民眾中發揮好表率作用而贈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