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蓮池舞》又稱打蓮池,是粵東地區“香花佛事舞”民間舞蹈活動流傳中,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舞蹈。據傳,《蓮池舞》的創始人為牧原和尚(牧原和尚,梅州興寧市人,舉人出身,中舉後到曹源寺(祥雲寺)出家,創立“橫山堂”學說,曾主持興寧、龍川、江西、福建等庵寺,廣收門徒,傳播教義,其流派傳入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其創作該佛教舞蹈的目的,是通過在喪事中表演蓮池舞,通過唱、跳、念、做這些花樣繁多的動作,轉移死者家屬的注意辦,減輕生者的哀思。同時,蓮池舞還有勸善懲惡,宣傳驅難報恩,敬老孝道的功能。《蓮池舞》源於佛經《目蓮救母》故事:佛家大弟子目蓮為救母親脫離地獄(蓮池),持神通廣大的法寶池杖(錫杖),破地獄救母,宣揚佛教慈悲為懷。
《蓮池舞》在蕉嶺地區流傳300多年,是民眾喜聞樂見的俗文化,教化功能強,表演地點在氣氛肅穆的靈堂,加之唱腔低沉哀切,舞態輕盈,在發展中不斷摻進客家民間其他的藝術,形成了蕉嶺客家地區民俗文化獨特的風格。
基本特徵
《蓮池舞》的表演程式分為:告佛、行三途、雙龍出洞、打三寶、請十方、普庵注、咐涅盤、四教主、仰啟、嘆木蓮、送天王、撒香水、蓮池海會等。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3人為單蓮池,4人為雙蓮池,8人為八角蓮池,如此類推至24人為止。表演者為齋嫲(尼姑),服裝為黑色大襟衫,黑長裙,各持蓮池杖及珠杯、小鑼、小鈸,邊舞邊吟經文。音樂以流水板、短七字板、兩下半鼓、快板、長七字板、仰啟慢板、禪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鑼鼓快慢板等。表演動作有滾杖花、滾腕花、跪地盤腕花等。
表演時,以鑼鼓打擊樂配以清唱,邊唱編舞,動作包括唱、跳、念、做。首先,在廳堂中央放置蓮池盆,表演者面向案桌站立,手執小鈸、小鑼或執香,邊隨著節拍敲擊手中樂器邊吟唱“安池”、“告佛”等內容的佛曲。接著起舞,表演者改執池杖、珠杯,邊唱邊舞,依次吟唱“勸善”、“探陰”、“破獄”曲,同時圍著蓮池盆,面向蓮池或按順時針方向,面向各方位做動作。舞蹈的基本動作有“毫光指”、“點步轉身”、“執杖搖杯”、“舉杖劃杯”、“橫杖跪拜”、“掄舞杖花”、“指轉杖花”、“池杖繞背”、“杖鑿獄門”、“舞香背香”、“鼎指端碗”等。鑼鼓打擊配樂的板式分為流水板、短字板、兩下半鼓、快板、長七字歌、仰啟慢板、禪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鑼鼓快慢板等。唱詞有固定唱本,亦可即興發揮,褒貶現場人物,教化味道濃重。樂曲哀婉,隨表演者動作演唱,營造氛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蓮池舞表現了客家人的孝道精神,反映蕉嶺客家人講求仁義孝道,敬畏天神,重視喪事禮儀的習俗,體現了兒女對母親的孝道以及生者對女性的尊重,對研究客家民俗學的特殊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經濟欠發達等原因,現正面臨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亟待加以扶持和保護。
保護措施
2009年03月12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10月16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