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梓屋場的原始建造者是李思孝的曾祖父,大致建造年代為清朝,具體年份已無從考究。它坐東朝西,與雨湖區窯灣老街隔江相望。屋場的主體部分是由前後兩座房子和側面圍牆圍成的四合院,面積近700平方米。四合院外面是一個空坪,原有面積約500平方米,但現在已基本開闢成了菜園或砌了房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蔭梓屋場
- 地理位置:湖南湘潭岳塘區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約 700 m
位置,結構,歷史沿革,近代革命時期,解放初期,新中國建立後,
位置
岳塘區東坪鎮萬福社區內,距離湘江大堤約50米的地方,有一座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的四合院。從湘江一橋東端十字路口出發,往東坪鎮方向行走,繞過3公里彎彎曲曲的老街,再穿過一條100米長的小巷,眼前便出現一堵被藤蔓和風景樹遮掩的高牆,牆內有一高一矮兩棟房子。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蔭梓屋場所在地,一個在水運興盛時代處於正街口,而在今天處於繁華都市最邊緣的地方。站在高牆邊平視前方,約50米遠處就是湘江防洪大堤。
據《岳塘史跡》記載,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共湖南省工委湘潭城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地下黨組織的一切活動都在這裡秘密進行。
結構
目前,蔭梓屋場健在的最高長輩是87歲高齡的李思孝女士,湘潭市四中退休教師。
四合院最前端是4米多高的青磚防火兼防水牆,左右長度30餘米。牆基超過1米高,採用石灰、桐油、糯米漿、卵石等築成,露在表面上的卵石呈規則的左、右斜放式排列,相當美觀。牆體用青磚砌成,厚度達50厘米。
防火牆中部有扇麻石拱門,這是進出院內的唯一通道。拱門兩邊,緊鄰防火牆內側建有一排左右相連的平房雜屋,用作廚房及堆放器具等;與雜屋相距約3米處,是一棟兩層樓的起居用房。房子從左至右共分7弄。每弄分前後兩間。正中間的兩弄房子貫通,前部分為廳堂,後部分為樓梯間。這棟樓房的左右兩扇青磚牆垛,兼有兩側圍牆的作用,也有50厘米厚。
現在看到的四合院,是李思孝女士的5個兒女在1995年翻修過的。除外圍四周牆體未改動外,雜屋以及兩層樓的起居室都由當初的磚木結構,改成了磚混結構,木樓板也改成了空心預製板,雜屋的瓦面屋頂改成了混凝土平頂。但是,沒有改動建築原有的規模和式樣。
這樣一座規模宏大、設計新穎、牢固適用的宅院,在建造之初的東坪鎮乃至湘潭城絕無僅有。
歷史沿革
近代革命時期
上世紀20年代初期,蔭梓屋場所在的東坪鎮非常繁華,商鋪鱗次櫛比,鋸木廠、船板廠、窯廠一家接一家。而且,船舶行業的興盛,使得東坪鎮成了一個南來北往的木材集散地,木材商、水手等每天絡繹不絕。
工商業的興旺,促進了信息的流通,也帶動了居民們思想的進步,接受新生事物的覺悟和能力逐漸加強,李家人正是這種形勢下的受益者。
李思孝女士有8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七。她的父親李維峻是李家第5代教書傳人,是個非常開明的家長和族長。
“五·四”運動爆發後,李維峻積極接受新文化思潮,利用祖傳的家舍蔭梓屋場開辦國小,吸收周圍的農、工、商子弟學習文化,接受進步思想。這是當時的東坪鎮第一座新學堂,深受大家歡迎,學校很快由一個班發展到3個班,學生人數超過100名。同時,李思孝和哥哥李孝先、姐姐李克孝等8個兄弟姊妹也相繼在這裡接受啟蒙教育,並由此進入中學讀書。1930年,17歲的李克孝遵照家父之命,在蔭梓屋場學校擔任教員,並以教員的身份掩護地下黨組織的工作,從此走上革命道路。
1945年10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派李鼎來到湘潭開展工作,與李孝先、李克孝兄妹,以及劉知白、周靜昭等進步人士取得聯繫,吸收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湘潭城區的黨組織在中斷數年之後又重新恢復起來。第二年,湘潭城區第一個黨支部在這裡成立,李孝先擔任支部書記。
隨後4年時間,地下黨組織在蔭梓屋場展開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革命活動。中共湖南省工委書記周禮等領導,也數次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裡指導工作,給這裡的同志們加油鼓勁,勉勵大家再接再厲,迎接新中國成立。
在此期間,除李孝先、李克孝兄妹外,李思孝等另外6個兄弟姊妹也相繼加入了革命隊伍,為地下黨的工作忙這忙那。他們的父親李維峻、母親陳珊珍積極支持兒女們投身革命,兩人經常為地下黨組織收藏槍枝彈藥,傳送情報信息,站崗放哨,化解各種險情等。
解放初期
解放後,李思孝女士的哥哥李孝先等7個兄弟姊妹,因為工作關係都到外省、外市去了,只有李思孝帶著5個兒女留在湘潭。李思孝女士有兩個兒子李劍潭、李寧,三個女兒李劍虹、李劍文、李劍潯,全都進過高等學府。其中,李劍文、李劍潯兩姐妹秉承教書祖業。
供職於市公路局的李劍潭回憶,當年的起居樓一樓以及前面的雜屋,是教學、生活的地方。起居樓的二樓基本被藏書占據了。樓板上擺放著一排排書架,裡面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那些線裝的古籍,每本都有藍色封面,蓋了“蔭梓屋場藏書”印章。每套書都用漆得溜光的木板夾著,然後用布袋紮好塞在書架里。如果一套書有很多本,就會分成幾個部分分別夾好。
可惜,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於國家經濟不景氣,各項政治運動頻繁,李家人對於古籍的保護無從談起,其中一部分古籍成了小孩疊紙片玩的材料。尤其是“文革”期間“破舊立新”,破壞了很多書籍,倖存下的並不是很多。
李劍潭說,解放初期,在長沙工作的姨媽李克孝夫婦用卡車拖走了3車《四庫全書總目綱要》,總計有9噸左右。這些書連同其他一些古籍,估計目前藏在邵陽圖書館。其他那些倖存下來的珍貴古籍,以及大革命時期的歷史照片、檔案資料等,李家人在“文革”過後全都捐贈給了省圖書館。其中,那張“慶祝北伐勝利”巨幅照片,堪稱孤品,尤其珍貴。
新中國建立後
李思孝女士成年後也繼承父業,擔起了教書育人的重任。1950年,李思孝的父親李維峻因病辭世,蔭梓屋場的教學工作基本落在李思孝夫婦身上。後來,李思孝女士到湖南師大深造回潭,畢生的職業就是教書。
住在蔭梓屋場對面的方正福先生,已經69歲,是市醫藥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談及當年在蔭梓屋場李思孝老師那裡念書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讚不絕口。
方正福的父親以種田打魚為生,沒有其他掙錢門路,家裡非常窮。加之那時的湘江沒有防洪大堤,年年江水上漲淹沒農田,有些年份補種幾次都沒有收穫。從1951年開始,方正福一邊上學,一邊幫父親和哥哥分擔些農活,李思孝老師又給他減免了很多學費,所以勉強維持了3年。但是,由於他的父親過早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樑柱,他不得不為生計放棄學業,到外面奔波。周圍像他這樣情況的學生比比皆是,別說拿錢交學費,就連填飽肚子都困難。所以,有很多學生進不了幾天學堂就面臨失學。看到這種情況,李思孝老師經常跑到學生家裡去,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並給學生送吃的、穿的,還用減少學費甚至免交學費的方式,動員家長們送孩子上學。
蔭梓屋場的辦學到1957年為止,學生被轉到別的新建學校上課。由於某些原因,李家人從1963年開始也搬離了這裡,房子由政府房管部門安排另外8戶人家入住。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政策的改變,以及房屋需要維修等原因,政府又將房子退還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