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姓

蔥姓,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桓公之劍青蔥,屬於以先祖飾物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蔥姓
  • 外文名:Cong
  • 類別:姓氏
讀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讀音

[蔥,讀音作cōng(ㄘㄨㄥ)]
蔥姓蔥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青蔥,亦簡稱“蔥”,古代名劍,就是齊桓公姜小白所佩帶的劍。在《荀子·性惡篇》中有記載:“桓公之蔥。”劍,稱為百兵之祖,既是古代人們攻御所用之兵器,也是王公貴族、士卿大夫的身份象徵,具有相當高的政治地位。而帝王國君所佩之劍,因其為王權的標誌,因此倍受其後裔和世人的尊重。在齊桓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佩劍之名為姓氏者,稱青蔥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蔥氏、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魯國大夫陽虎之蔥靈事件,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蔥靈,輜車。在史籍《左傳·定公九年》中記載:“陽虎載蔥靈,寢於其中而逃。”陽虎,又名陽貨,生卒之年,無從考定,僅知他與孔子同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氏,且年齡略長於孔子。陽虎與孔子倆人長得還極像。據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上的記載,“孔子狀類陽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項”、“長九尺有六寸”。坊間野史對孔子的體貌特徵描寫得更為細緻,稱他“牛唇虎拳,鴛肩龜背,海口輔喉,頂門狀如反宇”。陽虎和孔子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孔子被後人推崇為“聖人”,而陽虎卻被後人斥之為“惡人”,是正邪、善惡的代表,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典籍《列子》中,對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難概括為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其中有兩難即“圍於陳蔡”和“見辱於陽虎”,與陽虎都有著直接的關聯,另兩難亦或多或少與陽虎有一定的關係。侮辱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535年。傳說,孔子年輕時嘴饞,尤愛吃乳豬肉。一旦有吃的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放過的。有一次,魯國季氏宴請士一級人士,孔子亦欣然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門口,時為季氏家臣的陽虎卻不讓他進去,並對孔子說:“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無奈之下,孔子只得返回。時年孔子方十七歲。陽虎之所言所行,無疑給這位少年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怪陽虎,他不過就是照主上的規矩辦事罷了,但其所發“非敢饗子也”之語,中的“敢”字,在語氣上確實是有濃厚的輕蔑色彩。因此,後人以此作為孔子“見辱於陽虎”的證據。在典籍《孔子家語》中記載:“孔子有母之喪,既練,陽虎吊焉,私於孔子曰:‘今季氏大饗境內之士,子聞諸?’孔子答曰:‘丘弗聞也。若聞之,雖在衰糹至,亦欲輿?’陽虎曰:‘子謂不然乎,季氏饗士,不及子也。’”從這段文字分析,陽虎的惡意是明顯的,誘之於先,辱之於後。如此,那就是陽虎的不是了。
戲弄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504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孔子日漸成熟,在社會上的聲名亦與日俱隆。為此,陽虎想請孔子出來,封他個一官半職,以便為季氏做事,亦可藉此籠絡人心。但由於政見不同,所以孔子一直隱而不見。無奈之下,陽虎只得用計逼孔子出來。對此,在典籍《論語·陽貨》中有記載:“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從中來看,陽虎的計策是成功的,他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滴水不漏,逼得孔子最後沒了退路,只好答應出來做官。可以說,這次智斗的結果,陽虎是大獲全勝,而孔子敗得一塌糊塗,這無疑讓孔子對陽虎的惡感進一步加深了。宋朝的大文豪蘇軾曾詩云:“道逢陽虎呼與言,心知其非口諾唯”,所指即是這件事,頗為孔子鳴不平。
貌似孔子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497年,據傳“圍於陳蔡”即緣於此。由於陽虎貌似孔子,這一回差點讓孔子丟了性命。據史籍《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陽虎曾經未打招呼就擅自帶兵過匡人之境去鄭,因而得罪了匡人。當孔子周遊列國至匡(即陳蔡)時,被匡人誤認為是陽虎,因此“拘焉五日”。後經人再三解釋,消除了誤會,孔子才“得去”。這次嶺人羞憤的事件,令孔子及其弟子們一直耿耿於懷,將這筆賬全都算在陽虎身上。清朝時期所著的《隔簾花影》中有兩詩句:“曾參投抒疑慈母,陽虎招尤誤聖人”,可謂是二千多年以來擁孔者對陽虎怨憤之情的生動寫照。
這三個事件在時間跨度上有三十餘年,說明陽虎與孔子的矛盾由來已久,積怨已深。因此,在後世皆謂陽虎為孔子一生中最憎恨之人。從史料來看,罵陽虎為惡者,就是始於孔子。公元前502年,孔子大罵陽虎“陪臣執國命”,晚年在作《春秋》時,更是大罵陽虎為“盜”,明顯摻雜了個人成見,藉以報復陽虎,以讓其遺臭萬年。孔子罵陽虎,有些明顯屬於私罵,甚至為歷史之笑柄。公元前501年,孔子在得知陽虎奔晉投趙簡子後,當即放言“趙氏其世有亂乎!”結果,晉國不僅沒有“亂”,反而在陽虎“善事簡主,興主之強”的情況下“幾至於霸也”,以至於到了春秋末期,晉國之強,排在一百二十餘個諸侯國之首。確實,陽虎在培養門人方面則做得極差,這是他人生的一大敗筆。但陽虎是個非常有效的實幹家,在刀光劍影的伴隨下去實踐自己的理想。他沒有時間招收門徒,系統地傳授自己的思想、培養自己的忠實信徒,只採用速成的辦法,將一些人收之門下,安排職位,藉以加強和鞏固自己在官場的勢力。事實表明,他的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實際上是大錯特錯,因此他的門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毫無忠信可言。陽虎在魯國未能最後站穩腳跟,奔齊後又被逐,亡命天涯,幾乎無棲身之地,與他門下弟子背叛有很大的關係。對此,陽虎亦不否認。在典籍《韓非·外儲說左下》中,有一段陽虎與趙簡子的對話,“簡主問曰:‘吾聞子善樹人。’虎曰:‘臣居魯,樹三人,皆為令尹。及虎抵罪於魯,皆搜尋於虎也。臣居齊,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見臣,縣令者迎臣執縛,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樹人。”可見,陽虎的弟子不是一、兩個叛變,而是大批地背叛他,之後不僅不捧他、吹他,反而要抓他。不難想見,陽虎在與趙簡子對話時,其心境一定是悲涼到了極點。唐朝時期的大詩人李白對此詩曰:“赤心用盡為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其中的“栽桃李”用的就是陽虎不善樹人的典故,可見詩人對陽虎的遭遇也是唏噓不已。
陽虎是一位我行我素、口無遮攔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講,其性格決定了他必然要與當權者或有勢力的人發生衝突,為後者所不容。被史料記載的陽虎言論很少,雪泥鴻爪,但人們仍然可以看出,陽虎不失為一位精闢的語言大師。在陽虎與孔子的對話中,陽虎所說“日月逝矣,歲不我與”一句,就極富深刻的哲理,後世的“時不我與”就出自他的這句名言,以致於有人認為,孔子後來答應出來做官,就是被陽虎這句話感動所致。孔子後來所說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也是受了陽虎的啟發。
陽虎有一句千古名言——“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這樣深刻的論點在專制社會的中國,不管是何朝代,富人們都是不能承認和接受的。比較而言,孔子比陽虎含蓄得多了,孔子一生中都避免直接談及“富”與“仁”的關係,而只談“利”與“義”的關係。在利益面前,孔子強調“義以為上”,義是人的行為的最高準則,要“見利思義”、“義然後取”,他並沒有將“利”與“義”絕對地對立起來。因此,孔子的觀點對任何當權者或有勢者來說,都還是能夠接受的。
陽虎還有一句至理名言:“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對此,國學大師郭沫若十分欣賞。而在這一點上,孔子的觀點則要溫和得多,他主張“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他所說的“止”,是辭職,或另投明君,不管君如何昏聵荒淫,孔子都不主張推翻,更不主張殺掉。二者相較,陽虎走的是極端,孔子走的是“中庸”。事實上,陽虎在實踐中也就是那么做的,如“執囚桓子”即是其例。他的這種言舉最終被“亂臣賊子”帽子扣上。由於陽虎不慎言論和做法極端,因而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不容。二千多年以來,人們對陽虎的謾罵,不論是官罵,還是民罵,統治者都是睜一眼閉一眼,放任自流,這也是對陽虎的罵聲輛千多年來一直不絕的重要原因。其實,陽虎“勇猛過人,智謀百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人物。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容許人們任意謾罵、醜化陽虎,是因為陽虎的許多言行不利於其統治或有損於“仁德”形象。當陽虎在魯國終於失勢時,為了躲避仇視勢力的迫害,就於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0年)躲在一輛蔥靈(有帷蓋的大車,)中的臥具下邊逃出魯國,先跑到齊國,後因齊景公不待見他,於是又投奔晉國的執政上卿趙簡子處。
蔥靈,輜車的一種,四面皆有帷幔,車上有臥具,後邊有可以裝載其它物品的槽匣,是古代卿士們外處所乘坐的車輛。在陽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成功出逃所乘交通工具為姓氏者,稱蔥靈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蔥氏、靈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敦煌蔥嶺,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蔥嶺,就是靑嶺,亦稱蒼嶺。在史籍《後漢書·章帝紀注》中記載:“蔥嶺,在燉煌西,其山高大多蔥。”燉煌,即今甘肅省的敦煌市。漢、唐之際,有蔥嶺住民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蔥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季孫虎(姬虎、姬陽虎、姬陽貨)。

遷徙分布

蔥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敦煌、魯郡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敦煌郡: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將敦煌郡從酒泉郡分出來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其時下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西漢朝初期,漢高祖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以及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又改其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也有個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治所在兗州。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雖然轄有曲阜,治所亦在兗州,而將原魯國郡治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今山東德州陵縣滋鎮)。

堂號

敦煌堂:以望立堂,亦稱燉煌堂、西交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曲阜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