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農

蔣志農

蔣志農原名蔣定富,1939年出生於重慶潼南的一個普通農家。1962年,從雲南大學生物系畢業後,來到省農科所從事蠶豆研究工作,第三年轉行研究水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志農
  • 別名:蔣定富
  • 出生日期:1939年
  • 畢業院校:雲南大學
  • 籍貫:重慶潼南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蔣志農,簡介,主要貢獻,社會履歷,踏入水稻研究,研究成果,培養人才,研究歷史動態,

蔣志農

簡介

男,1939年8月生,漢族,中共黨員,雲南省農科院粳稻育種中心主任,研究員。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育成了86個粳稻新品系,其中32個通過省級審定。新品繫纍計示範推廣面積達5000多萬畝,增產20多億公斤,為雲南省水稻增產豐收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並先後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職工創新能手”、首屆“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社會履歷

蔣志農在轉行研究水稻的10多年裡,他兢兢業業,刻苦鑽研,長期的農業一線生產研究讓他連兩個孩子出生也沒能趕得上照顧。但由於研究課題選偏,育種試驗失敗,水稻減產,他還賠了3000多元,連平日裡從不干涉他工作的妻子也抱怨了他幾句。失敗不矢志,蔣志農決心要以幾十倍、幾百倍的增產來彌補這減產的損失,並將自己的名字由蔣定富改為蔣志農。

踏入水稻研究

1982年,一個難得的機遇讓蔣志農進入了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項目。從此,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以利用遺傳資源,培育耐寒抗病、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為主攻方向的研究之中。為了加快水稻育種步伐,蔣志農利用海南熱帶地區水稻一年三熟的優勢,冬季在海南播種收穫,春季再運回雲南播種,從而大大加快了良種繁殖速度;這期間蔣志農有十多個春節是在海南度過的,家人經常是通過郵寄照片的方式,陪伴他度過了一個個除夕之夜。功夫不負有心人,蔣志農和同事們經過艱苦細緻地研究,提出了兼顧穗數和穗重的“中間型”高產育種理論模式,並成功育成了合系品種和滇系品種。

研究成果

到了1995年,蔣志農所帶領的中方專家組共選育成功了40個水稻新品系。1990年到1994年在雲南不同海拔地區推廣種植477萬畝,平均畝產597公斤,比各地主栽品種每畝增產53公斤,共新增稻穀3.5億公斤。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項目獲得了巨大成功,此時的蔣志農已經榮獲了國務院政府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等一系列稱號,可算是功成名就了。然而已經56歲的他卻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說,毅然向省政府立下了在“九五”期間育成20個新品系,10個新品種,推廣2640萬畝,增產稻穀7.68億公斤的軍令狀。
光陰荏苒,當蔣志農的農業科研生涯又度過一個20年的時候,他和他的科研集體迎來了碩果纍纍的金秋時節。他們共選育成功了22個粳稻新品種,在雲南、黔西北、四川涼山和湘西高海拔山區推廣種植5000多萬畝,累計增產水稻20億公斤,產值30多億元,為雲南省基本實現稻米生產自求平衡做出了重大貢獻。2001年9月,在全省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省委、省政府將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授予了蔣志農,他也成為雲南省獲此殊榮的第一位科學家。

培養人才

在培育出一系列優良水稻新品種的同時,他精心培養出一大批年輕的優秀科研人才。在主持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雲南粳稻高產優質多抗育種及示範推廣”時,他成功探索出了“實行多部門、多單位、多學科集成,資金、技術、物資集成,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集團化作戰,聯合攻關”的運行機制,使長期多處布點,人才資金分散,低水平重複的雲南粳稻育種在1996年就率先在全國實現了集團化的規模效應,有效實現了人才、學科,資金的集成和最佳化配置。現23名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項目的中方人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二人已成為研究所的主要領導同志,有二人成為省級學術學科帶頭人,一人獲得省勞模稱號,為雲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了堅實的後備軍。
如今,已經年過花甲的蔣志農仍是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他把解決稻米的品質育種作為自己的主攻目標,打算利用剩下幾年的工作時間努力完成心中的又一個夢想。
看著蔣志農在田間忙碌的身影,我們相信,待到下一個稻穀飄香的金秋時節,呈現在他面前的必將是一片美麗、富饒的豐收景象。

研究歷史動態

1982年,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項目開始實施,這對於經受了20年挫折的蔣志農來說,仿若雨後彩虹,給他帶來了陽光。從1982年開始,蔣志農擔任育種課題主持人,到1996年項目結束,15年的時間,項目先後育成了42個粳稻新品系,審定通過了16個新品種。此後,新品種得到了快速大面積地推廣,占雲南粳稻面積的70%左右,實現了品種的更新換代。新品種同時還被推廣到黔西北、四川涼山州和湘西高海拔地區。 1995年初,雲南的稻米還有很大的缺口,不少地方的農民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看到這一情況,還沒有結束中日合作項目的蔣志農又開始了“米袋子”項目,並向省委省政府立下了“軍令狀”:育成20個新品系10個新品種、增產7.68億公斤稻穀。增產7.68億公斤,是硬指標,硬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6年來,蔣志農走田間、下地頭,沒給自己放過一個大假,“我很喜歡去山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山區,水稻品種問題多,溫飽問題更突出。” 正是憑著這股堅持的毅力和不怕失敗的精神,“米袋子”項目期間,育成粳稻品系57個,其中通過省級審定的新品種有11個。6年間,累計示範推廣粳稻良種2684.69萬畝,增產稻穀8.6276億公斤。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為基本解決我省糧食(稻穀)自求平衡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粳稻品種更新換代,提高了全省粳稻常規育種水平。 1994年,蔣志農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0年,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隨著中日合作項目、“米袋子”項目的成功,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回想自參加工作40多年來的經歷,遇到過不少困難和曲折,終於堅持下來,沒有調離農科院,沒有丟掉‘農’字。”面對20年的成功路,蔣志農歸功於他的“堅持”。水稻的育種周期較長,為了在有限的生命和工作年限里育更多的種,為了加快育種步伐,一年種植兩個時代,蔣志農從1974年至今,到海南去了近30年,在那兒度過了20多個春節。“‘飛瀑之下,必有深潭。’堅持20年、30年,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