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蔣氏宗祠位於臨海汛橋鎮蔣家山村,始建年代不詳,今基本保存完好。宗祠由大門、戲台、兩廂、正堂組成,為四合院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蔣山蔣氏宗祠
- 所在地::臨海汛橋鎮蔣家山村
- 修建時間::據民國《蓋竹山堪頭蔣氏宗譜
- 大小規格::兩廂通面闊22米,通進深6.24米
宗祠信息,歷史起源,建築結構,
宗祠信息
臨海市政協文史委
地址:蔣山蔣氏宗祠,在臨海汛橋鎮蔣家山村。
地址:蔣山蔣氏宗祠,在臨海汛橋鎮蔣家山村。
歷史起源
宗祠始建年代不詳,據民國《蓋竹山堪頭蔣氏宗譜》記載,約建造於明宣德中(1426—1435年)。“蓋竹大宗祠自明宣德間(1426—1435年),寶涯公創建”。後毀,“歷二百餘年毀於‘賊’焰,祀典荒涼,時已久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蔣氏族長兀翁公“獨慨然以重建自任”,復重建。乾隆時(1736—1795年),蔣仁“以基址窄狹,率眾移建成”。今基本保存完好。
建築結構
由大門、戲台、兩廂、正堂組成,為四合院建築。
戲台歇山頂,平面呈方形,內頂作八角藻井。
兩廂通面闊22米,通進深6.24米,結構簡單,系近代重建。
正堂平面五開間,硬山兩坡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構架。通面闊15.6米,通進深8.61米,其中明間寬4.67米,次間寬2.3米,梢間寬3.1米。明間四架梁,次間七架梁,梢間五架梁。明間平身科置二攢,斗拱做成一斗三升,梢間無斗拱。明間檐柱柱頭科作單面相向斜拱,這是臨海明末清初木構建築的一種典型做法。上托以卷草紋雀替。整個建築用材粗大,造型古樸,工藝精湛,充分體現了明末清初臨海的木作水平。
戲台歇山頂,平面呈方形,內頂作八角藻井。
兩廂通面闊22米,通進深6.24米,結構簡單,系近代重建。
正堂平面五開間,硬山兩坡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構架。通面闊15.6米,通進深8.61米,其中明間寬4.67米,次間寬2.3米,梢間寬3.1米。明間四架梁,次間七架梁,梢間五架梁。明間平身科置二攢,斗拱做成一斗三升,梢間無斗拱。明間檐柱柱頭科作單面相向斜拱,這是臨海明末清初木構建築的一種典型做法。上托以卷草紋雀替。整個建築用材粗大,造型古樸,工藝精湛,充分體現了明末清初臨海的木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