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同

蔡金同(1928年—1996年01月15日),陝西省眉縣城關鎮北興村人。1950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在貴陽報名參加抗美援朝。7月初,隨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第187師559團警偵連偵察小組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和保衛開城作戰。1953年6月朝鮮停戰後,蔡金同隨部隊回國,駐紮於河北省邢台16年。1970年他升任副營長,調山西省祁縣“支左”。1975年任團副參謀長。1980年升任副團長。1996年1月15日,因病在太原與世長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金同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8年
  • 逝世日期:1996年1月15日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蔡金同(1928年—1996年1月15日),陝西省眉縣城關鎮北興村人。原籍河南伊川縣彭坡鎮槐莊村,民國10年(1921)他8歲時,家鄉遭災,父親蔡有祿用擔挑者他和妹妹,帶著全家七口人離家逃命,沿門乞討,流浪於洛陽、陝州、威陽、洛川等地,最後落腳在眉縣城北一個破窯洞裡。
蔡金同從十幾歲開始,就給富農家拉長工,後來被迫賣了壯丁。在河南浦塘口抗擊日軍侵略者的戰鬥中,手部受傷,先後經幾處後方醫院治療,傷好後退伍回家。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先後在四川、貴州兩省的六個縣參加剿匪戰鬥。
1950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在貴陽報名參加抗美援朝。7月初,隨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第187師559團警偵連偵察小組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和保衛開城作戰。特別是1952年在朝鮮鐵原以西阿谷里伏擊戰中,英勇頑強,奮力殺敵,立下戰功。11月29日下午,他帶偵察小組的兩名戰士,隨部隊進入陣地。30日,戰鬥從中午到天黑,打得異常激烈,兩名戰友先後倒下了。關鍵時刻,他獨自搶占一個山頭,主動吸引敵人,利用有利制高點,打退了敵人一次次衝鋒。他的頭部、右臂、左膝、胸部和腹部5處受傷,左腕被打斷,腸子流出一部分,仍孤身奮戰,一人擊斃敵兵14人,並掩護伏擊部隊安全轉移,而他卻因傷勢過重,昏倒在陣地,被朝鮮一位老大娘和兩名大嫂救入草房,用降落傘布把他的腸子裝入腹腔。駐在附近的朝鮮人民軍第32炮兵團聞訊,派員趕來用擔架將他教護轉移送回原部隊,首長和戰友紛紛前來探望,指導員郭樹發問道:“金同,我給你請功,你有什麼話要留下嗎?”金同不顧重傷的疼痛,果斷地答道:“我死了,能對得起人民,你和同志們拿起武器,繼續戰鬥;我回國治療,若死不了,一定二次人朝戰鬥。”由於傷勢太重,當晚被送到朝鮮首都平壤醫院,後來被送回祖國,在東北興城陸軍醫院治療。
由於他在朝鮮阿谷里戰鬥中戰功卓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為蔡金同記一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鋼鐵戰士”的光榮稱號。中國人民抗美授朝總會西北總分會,印了宣傳他英雄事跡的小冊子。中共眉縣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為蔡金同召開慶功大會,會議由何彥斌縣長主持,西北抗美援朝總分會和省抗美援朝分會代表顧亢、中共眉縣縣委書記魏建鰲先後講話,介紹蔡金同英男殺敵的英雄事跡,號召全縣人民在“學習蔡金同運動“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蔡金同從朝鮮回國,在興城治療十餘個月,傷基本治癒後,調長春市速成識字班學習文化48天,學會生字3300餘個。接著,他給朝鮮前線原部隊寄信,堅決要求歸隊。1952年9月,蔡金同二次出國,重返前線,在西線接連參加過幾次戰鬥。1953年5月下旬,他回北京,相繼參加全國第二次青年代表大會和共青團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留念。會後,他第三次入朝。
1953年6月朝鮮停戰後,蔡金同隨部隊回國,駐紮於河北省邢台16年。1955年6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部隊移駐內蒙古,先駐集寧,後駐包頭。1970年他升任副營長,調山西省祁縣“支左”。1975年任團副參謀長。1980年升任副團長。1984年,他在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時,原軍長秦基偉、傅崇碧和師長徐信等老首長,都當面向他問好,將軍們還記著這位“鋼鐵戰士蔡金同”,沒有忘記他為中朝人民立下的戰功。1984年蔡金同經北京軍區批准,以正團級從駐山西祁縣的部隊離休。1996年1月15日因病在太原與世長辭,終年68歲。歸葬於祁縣東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