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英,女,1966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湖北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紅英
- 外文名:Cai Hongying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日期:1966年10月
- 職稱:教授
- 性別:女
人物經歷,成就榮譽,人物成就,人物事件,
人物經歷
現任湖北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省級重點學科“財政學”學科帶頭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法國公共財政國際基金會學術委員、中國財政學會理事、中國高等財經教育分會財政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財政學教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預算學會副會長、亞洲開發銀行特聘專家。
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成就榮譽
主要研究方向為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和政府預算管理。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推進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增強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財政政策研究”(一等資助)、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湖北地方財政制度創新”、湖北省省級教研項目“新建本科院校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思考與實踐”、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湖北: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等多項省部級及以上課題;聯合主持亞洲開發銀行“資源稅費制度研究”課題;參與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課題“監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財政部課題“中國物業稅研究”、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課題“部門預算管理與公共資產占有關係研究”、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課題“中央與地方稅權劃分研究”等數十項部門委託項目。
人物成就
公開出版《房地產稅國際比較》等學術著作3部。公開在《財貿經濟》、《財政研究》、《稅務研究》、《Revue française de finances publiques》,《Journal of Property Tax Assessment & Administration》等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並有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勵,其中,論文《農村義務教育最低財政保障問題研究》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課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獲湖北省政府‘湖北發展研究獎’;專著《中國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研究》獲第五次全國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三等獎。
人物事件
2018年8月4日,湖北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發布《湖北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關於蔡紅英被指“學術不端”問題的認定意見》。全文如下:
2018年8月3日,中國青年報以《湖北經濟學院一院長被指“學術不端”》為題反映我校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紅英“學術不端”問題。早在2016年之前,學校就接到上級有關部門轉來的關於對蔡紅英“學術不端”同一問題的網上匿名舉報件,學校學術委員會、有關職能部門組織校內外專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取證、審議,並形成認定意見,認為蔡紅英的論文、專著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但存在不規範的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學校已將認定意見及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並與蔡紅英本人進行了提醒談話。因屬匿名舉報,故未公開反饋認定意見。
為回應媒體和社會關切,2018年8月4日,就蔡紅英被指“學術不端”問題,湖北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依據章程召開專題會議,委員總數21人,1名委員根據章程迴避,應到20人,實到14人,4名委員在國外、2名委員在省外參加學術活動不能參會,符合法定人數。
學術委員會就媒體反映的問題,依照教育部和學校相關規定,審閱了查重報告、相似內容比較、與編輯部往來郵件、有關雜誌社證明、校內外同行專家意見等材料,並進行了充分討論,形成如下認定意見:
一、關於蔡紅英論文抄襲問題
蔡紅英2007年發表的《公共資產管理與部門預算相結合的國際經驗與借鑑》(以下簡稱《借鑑》)與2009年發表的《日、美、中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百年變遷及啟示》(以下簡稱《啟示》)存在引用國外公共資產管理和部門預算情況介紹及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的基本情況篇幅過多的問題。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範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論文是否構成抄襲未明確相似比的具體數據。論文是否構成抄襲一般是通過同行專家評議認定的。學術委員會基於論文的類型、引用他人成果的內容、方式以及成果發表的時間等因素,認為:
第一,兩篇論文均屬典型的歷史性、國際性比較文章,從事這類科研工作需要借鑑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兩篇論文中,蔡紅英引用他人論文的主要內容,基本上都是有關國家的史料性、數據性、法規性等資料,而非論文觀點和主要論據。兩文的重要學術觀點和結論均由蔡紅英提出。
第三,兩篇論文分別發表於2007年和2009年。《指南》(2009年頒布)實施前,全國高校的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管理尚未完全規範,當時採用間接引用並通過參考文獻列明引文作者和發表出處的方式,是比較普遍的,也是刊登兩文的雜誌社所允許的。
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規範是逐漸建立起來的,應該歷史地看待。就蔡紅英《借鑑》和《啟示》兩篇論文來看,所研究的問題都屬於國際性比較研究,引用他人的相關研究成果,提煉出自己的研究結論與觀點是必要的。按照現行的學術規範要求看,應當採取直接引證方式,由於當時雜誌社及相關部門沒有相應要求,普遍的做法是間接引證。
學術委員會認為:《借鑑》和《啟示》兩篇論文發表時間較早,存在學術不夠規範問題,但不屬於“學術不端”行為。對此,蔡紅英應吸取教訓。
二、關於蔡紅英專著抄襲問題
蔡紅英2007年出版的專著《中國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第六章第二節“新中國成立至分稅制改革前的地方財政體制沿革”,引用李萍主編的《中國政府間財政關係圖解》(以下簡稱《圖解》)第一章第一節歷史沿革的篇幅超過三分之二,但全書共有七章二十七節,該節所占比例極小。
學術委員會認為:《圖解》一書主編李萍時任財政部預算司公職人員,由他們組織有關省市從事預算管理的工作人員和財政部預算司工作人員編撰、出版的《圖解》一書,屬於公開政府管理信息、宣傳國家財政政策、履行部門法定職責的公職行為。
財政部公開出版《圖解》的目的,是鼓勵學者和公眾廣泛使用或引用其中的資料信息。正如該書《序言》中所說:“對理論研究可省查詢檢索之勞頓,對社會大眾能起宣解詮釋之效果”。
《研究》第六章第二節主要內容為省以下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而《圖解》中主要內容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撰寫省以下政府間財政關係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該章節部分引用了《圖解》中的相關政策法規文獻資料,主要為國務院發布的有關決定(如《關於統一管理1950年財政收支的決定》等檔案),並且在《研究》的“參考文獻”中註明。引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檔案,加以研究並在參考文獻中註明,是通常的做法,不屬於“學術不端”行為。
三、關於蔡紅英論文一稿多投問題
1999年初,蔡紅英將《論當前中國證券市場的缺陷》(以下簡稱《缺陷》)投稿到《湖北農村金融研究》(月刊),一直到該雜誌1999年6月第6期刊發之前,作者未收到用稿通知或退稿函件。在此情況下,作者以為該雜誌不再用稿,於當年4月底將《缺陷》投至《中國農業銀行武漢管理幹部學院學報》(雙月刊),該文在1999年8月第4期發表。
2007年8月,蔡紅英將《借鑑》投稿到《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並於2008年第2期發表。2007年8月,蔡紅英參加由《財貿經濟》雜誌社主辦的“2007年《財貿經濟》青年作者筆會”。蔡紅英在不知《借鑑》能否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刊發的情況下,向會議提交了論文《借鑑》並在會上交流發言。《財貿經濟》在未告知作者的情況下,將《借鑑》於2007年12月在《財貿經濟(增刊)》刊出,直至《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8年第2期發表時,蔡紅英仍不知情。
依據教育部2009年發布的《指南》有關規定:“超過刊物退稿時間而突然發稿形成一稿兩投,責任在刊物不在作者”。學術委員會認為:《缺陷》和《借鑑》兩篇論文“一稿兩發”非蔡紅英主觀所為,不構成“學術不端”。
湖北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
2018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