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來一直從事材料科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先後主持二十多項課題,工作突出,成績顯著。如在國家重點工程"上游一號"中主持飛彈時控裝置的心臟-離心穩速器的攻關工作,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任務,從而受到中央軍委的特別嘉獎;獨立研製了一台懸臂樑式的"薄片、細絲材料彈性模量及其溫度係數測量儀";負責"接觸可靠性"課題研究,不僅滿足訊號微特電機的高接觸可靠性要求,且電機壽命超過國標(GBn57-77)規定的十倍以上,並超過美國軍用標準;研製的大容量"脈衝充磁機"結構簡單、節能顯著、充磁效果好;"多用氣體保護氣體熱處理爐"操作簡便,控溫精度高,且一爐多用;負責"彈簧鉤針斷頭、閉口現象研究分析"課題,揭示了導致彈簧鉤針出現早期斷頭、閉口現象的根本原因,廠校合作,採用新設計、新材料和新工藝成功地研製成了新產品,並批量投入生產,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國外進修期間參加新型超顯微硬度測量儀的研製和改進工作。該儀器結構新穎、精度高,其最低負荷僅為10μN,比普通的顯微硬度計的最低負荷小四個數量級,故特別適用於材料表面改性層、薄膜材料、微觀質點和材料微區域的力學行為研究。1988年回國即將這一國際測試分析新技術引進我國,並在它的套用基礎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績,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我國薄膜材料表征評價技術的落後面貌。科研成果曾獲國家級壹等獎二項,部委級貳等獎一項,三等獎六項;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稱號,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入典《中華當代名人辭典》和《當代中國科學家和發明家大辭典》,並被英國倫敦的 IBC(世界名人傳記中心)載入"The l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lntellectuals"(12. Ed.),1996年榮獲 IBC的"The 20th Century Award for Achievement"銀質獎章,並被美國 ABI載入"Five Hundred Leaders of lnfluence"(5. Ed.)。累計曾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有關學術論文總計92篇,專著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