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況,蔡松坡生平,人生經歷,個人影響,舊書歷史,撰,輯,題,藏,
概況
出版社:湖南邵陽蔡公遺集編印委員會
年份:民國32年(1943)
頁數和開本:鉛印本 12冊、照片、表格及地圖
在1930年代,邵陽各界即成立了蔡鍔紀念委員會,由蔡鍔的生前好友石醉六、岳森、李劍農與蔡鍔曾經的學生與部下雷飆、唐希抃等編著。1943年10月,出版《蔡松坡先生遺集》後,蔡鍔紀念委員會會員大會便向海內外發起,籌建松坡圖書館。
蔡松坡生平
人生經歷
蔡松坡即蔡鍔,湖南邵陽人。1898年,入長沙時務學堂學習。1899年以後,兩度赴日,曾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1904年回國後,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擔任軍事教職,以善於訓練新式軍隊著稱。1911年到雲南,任新軍第十九鎮三十七協協統。武昌起義爆發後,他在昆明策動新軍回響,被推為總指揮。雲南軍政府成立,他任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時,他曾籌劃回響。袁世凱覺察後,調他到北京,委以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之虛銜,而嚴密監視。1915年,當袁世凱加緊策劃稱帝之時,他以赴津診病為名,化裝逃出北京,轉道日本去昆明。12月23日,他通過任可澄、唐繼堯通電北京,要求取消帝制,並誅殺籌安會會長楊度等以謝天下。25日,他與唐繼堯等通電宣告雲南獨立,聲討袁世凱。他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率軍入川。護國戰爭勝利後,他任四川都督。1916年8月,他因病赴滬治療。不久轉日本,治療無效,死於日本。遺體送回國內,葬於長沙嶽麓山。蔡鍔在短暫的一生中,注意辨別政治風雲,順應歷史潮流,投身革命運動;在軍事理論和戰爭實踐方面都作出了較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護國戰爭中,他抱病參戰,指揮劣勢軍隊頂住了優勢敵人的進攻,逼迫敵軍停戰議和,表現了他堅定不移、臨危不懼的精神和為國為民戰鬥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作戰指導方面,他注意及時總結經驗,克服初戰時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及時修改作戰計畫,調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動,避免被動,基本體現了他自己所主張的“因時以制宜,審勢以求當,未可稍有拘滯”的戰爭指導思想。蔡鍔因治療無效,死於日本後,孫中山寄贈輓聯寫道:“平生慷慨班都護,萬裡間關馬伏波。”以班超、馬援這兩個歷史名將作比喻。高度讚頌了這位熱誠愛國,叱吒風雲的青年軍事家。
個人影響
舊書歷史
民國三十二年(1943),該書出版時,正逢常德會戰爆發。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歷史學者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時任國民黨74軍58師師長的張靈甫曾親筆題辭贈與部下李嵩(時任74軍第58師上校步兵指揮官)
撰
湖南收藏家收藏有二冊張靈甫在常德會戰前夕題贈的《蔡松坡先生遺集》。該書(十一、十二),為雕板印刷線裝書。24.5×14厘米。蔡松坡先生,即蔡鍔(1882~1916)。湖南邵陽人,字松坡。光緒二十四年(1898)入長沙時務學堂,從梁啓超學習。次年赴日本求學。二十六年(1900)回國參加自立軍起兵,失敗後又去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三十年(1904)歸國,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訓練新軍,宣統三年(1911)升任雲南新軍十九鎮三十七協協統。武昌起義爆發,與雲南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在昆明舉兵回響,建立軍政府,任雲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暗加監視。1915年袁陰謀稱帝,他與梁啓超策劃反袁,潛出北京,輾轉回到雲南。12月25日,通電討袁,宣告獨立,並組成護國軍,任第一軍總司令,出兵四川,與袁軍激戰於敘州、瀘州、蓁江間。袁世凱死後,任四川督軍兼署民政長。因病赴日本就醫,不治去世。劉達武根據其生前著述,輯有《蔡松坡先生遺集》。
輯
劉達武,字粹叔,號鈍公,自稱西漢長沙定王第六十八代孫,1876年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五峰鋪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博覽群書,1908年考取吏部學治館法政班,次年轉學廣西法政專門學校特科班,畢業後任廣西巡檢。1912年,劉達武應雲南都督蔡鍔之邀,入雲南任元江縣知事。1915年12月,蔡鍔首義討袁,劉達武任護國軍軍法處處長及滇黔聯軍司令部秘書。蔡鍔在日本病逝後,劉達武沿江東下,迎櫬滬濱,在蔡鍔國葬後,劉達武留湘,任湖南省政府執法處執法官,長沙警備司令部執法處長,湖南省政府參議,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三師秘書,邵陽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劉達武晚年從教,先後執教於湖南省立第六中學和邵陽縣私立應時中學。著有《 蔡松坡年譜 》,輯有《 蔡松坡先生遺集 》、《蔡松坡先生榮哀錄 》等。1950年2月7日,劉達武病逝,終年74歲。
題
該書封面有張靈甫親筆題辭:
快仙指揮官惠覽
張靈甫敬贈
三二·一〇·十四
(蓋朱色篆體“張靈甫印”)
民國三十二年(1943),該書出版時,正逢常德會戰爆發。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歷史學者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時任國民黨74軍58師師長的張靈甫曾親筆題辭贈與部下李嵩(時任74軍第58師上校步兵指揮官)張靈甫,原名鐘靈,字靈甫,黃埔四期生。陝西省長安縣人。他在《遺集》上的題辭為于右任體。張靈甫自幼模仿于右任的字型練習寫字,從軍以後一直沒有歇過筆。于右任(1879~1964),國民黨政府監察院長,著名詩人和書法家。據史記載:1934年,張靈甫因無辜殺妻事件,被蔣介石關進南京“模範監獄”。“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南京國民黨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曾是張靈甫上司的王耀武向蔣介石求情。蔣介石本來就不忍心懲辦自己這個學生。隨即,張靈甫被秘密釋放,返回王耀武手下任職。1946年6月,蔣介石將74軍調至南京,駐紮孝陵衛,衛戌首都,蔣家“御林軍”自此聲名鵲起。張靈甫以74軍軍長之身兼首都警備司令之職,成為戌守南京之重臣。國民黨整軍會議後,第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張靈甫任師長。1947年4月,國民黨向我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5月,號稱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在進攻諸敵中態勢突出。我華東野戰軍當即決定集中主力五個縱隊圍殲敵第74師於孟良崮。全殲整編第74師32000餘人,師長張靈甫被擊斃(另說自戕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