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敬翔

男,1906年生,廣東潮安人。廣東美協會員,嶺南詩書畫會副會長,四海詩社名譽會長。1930年畢業於上海人文藝術大學,後執教於潮汕各知名學府,並被聘為廣東省藝專副教授。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他從藝近80年,集山水畫集南北宗之長,布局嚴謹,融洽潤和;花鳥走獸,刻畫得活潑多姿,溫婉靈巧,清香可挹;他的作品不泥古,不追今,折衷中西畫技筆法,洗天染地,多姿多彩,自成一格。於佑任稱他的作品“呼喚時代”,王星拱則稱其“宗風一脈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敬翔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潮安縣 意溪鄉
  • 出生日期:1906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上海人文藝術大學
  • 主要成就:曾任廣東省藝專副教授
    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 代表作品:《一行白鷺上青天》
蔡敬翔介紹,蔡敬翔傳奇經歷,蔡敬翔在文革時期及後期,蔡老逝世後,作品賞析,

蔡敬翔介紹

蔡敬翔是當代廣東美術界成就卓著的畫家之一。他1906年出生於潮安縣意溪鄉,1930年畢業於上海人文藝術大學;上世紀四十年代, 曾受聘為廣東省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藝專副教授……曾先後在上海、廣州、香港、台灣等地區舉辦個人畫展。他青年成名,中年人生際遇坎坷,晚年成就斐然。
蔡敬翔

蔡敬翔傳奇經歷

蔡敬翔的藝術人生充滿傳奇色彩。少年時期先後獲得意溪知名畫師陳斗生、張夢廬、吳園等賞識指導,勤奮學習,奠定堅實的繪畫基礎。由於學業成績出眾,國小畢業便被學校留用為教師。他二十歲時,進入汕頭美術學校進修人物素描和雙勾白描等技法,後在吳園老師創辦的肖像寫真館,幫助繪畫謀生。21歲時又考進上海人文藝術大學,師從上海名畫家王道源,主攻油畫,深造西洋畫理論和技法,對海內外各流派的技法大膽嘗試,博採眾長,技藝突飛猛進。  1930年,蔡敬翔於上海藝大畢業後,成家立業,先後執教於潮汕多家知名學校。為教學需要,他編著《鉛筆素描》畫冊,由上海圖書公司出版發行,一時被各地多家學校選用為教材。於是,蔡敬翔於教育界聲名鵲起,各地名校紛紛延聘他為美術教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汕頭等沿海地區先後淪陷,蔡敬翔隨汕頭大中學移遷至潮陽,與銅缽盂公學合辦。該學校由上海潮籍殷商倡建,在當年潮汕算為教學設備齊全的先進學校。藏書豐富,尤其諸如故宮藏版的南北宗山水畫輯、明清人物翎毛專輯等珍稀畫集,為蔡敬翔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他潛心鑽研北宗的勾勒、南宗的渲染,並滲透西洋畫的透視、光線、色彩的理論,不論花卉翎毛、人物獸畜、山水風景等題材,他集南北二宗之長,折衷中西畫技筆法,注重構圖、動態透視、虛實描寫的合理性,採取“撞水”、“撞粉”的技法,洗天染地,豐富畫面,創新求變,中西融匯,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風。  當戰火蔓延,潮陽淪陷,他又轉赴惠來任教。惠來與潮陽大南山是抗日根據地。當地教師欣聞蔡敬翔之藝名,特邀請他到南山中學舉辦宣傳抗日救國的畫展……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正在興寧任教的蔡敬翔,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在興寧潮州同鄉會的支持下,舉辦個人義賣畫展,積極救援抗日受害的難民,獲得廣東省政府和興寧潮州同鄉會的讚譽,並被聘任為廣東省文化運動委員會的委員。翌年,又聘請他為廣東省藝專副教授,兼任國立僑二師範學校的美術教師。  蔡敬翔進入羊城任教是他藝術人生的轉折點。他的繪畫藝術受到廣州文化藝術界的重視。1946年,廣東省文化運動委員會選取蔡敬翔一百幅作品赴香港舉辦個人畫展,贏得香港國畫界的高度評價。隨後廣東省文化運動委員會又為蔡敬翔主辦赴台灣舉辦個人畫展。這是台灣光復後,第一位赴台辦畫展的大陸畫家。  在台灣展出的開幕式上,台灣政要魏道明、嚴家淦及台北文化界、新聞界均派員參加,報界爭相介紹畫展的空前盛況。

蔡敬翔在文革時期及後期

在新舊社會變革時期,蔡敬翔獻身於教育事業,而超脫的書畫藝術也備受各界人士的重視。然而,解放後的肅反運動中,蔡敬翔卻因為“歷史問題不清白”被判有期徒刑十年,赴英德農場勞動改造。他慶幸有繪畫書法的一技之長,被調到英德茶葉研究室,專門描繪植物標本和病蟲害圖。  在撥亂反正、落實知識分子知策中,中央法務部為蔡敬翔平反,恢復名譽;廣東省副省長寇慶延推薦他為廣東省文史館研究員(後為館員)。  坎坷的人生經歷沒有消磨掉這位學養深厚的老畫家的創作激情。他調整心態,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揮動生花妙筆,創作了大批富有生活氣息的翎毛、獸畜、山水、人物題材的精彩作品,充分顯示其精湛的藝術功力,並積極參加各級的藝術展覽活動。  1982年,他應邀出席汕頭市文化局主辦的潮籍旅外畫家的元宵佳節團拜會,以《一行白鷺上青天》、《擢身萬里》等力作參加畫展併入載《潮汕國畫家選集》;1987年,在廣東省文史館胡希明館長的帶領下,與孫文斌等多位畫家蒞潮汕採風,為潮汕各地名勝古蹟留下一批寫生作品。1991年,他的《長城雪景》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大獎;1993年,他刊於《嶺南文史》的《金猴獻壽》獲廣東省期刊作品三等獎。他的多件作品,被省政府作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和社團。1988年;新加坡天南公司還特意蒐集他的部分代表作,出版了八開本《蔡敬翔畫集》,以彰顯這位沉寂四十多年的國畫家的藝術成果。  蔡敬翔老師為人敦厚和藹,平易可親,助人為樂。十多年前,筆者由張海鷗先生介紹,多次登門拜訪蔡老,向他請教山水、花鳥畫技法,每次登門他總是熱情指點,展紙揮毫示範,諄諄善誘,毫不保守。慕名向他索取作品的人很多,他不太計較潤筆之厚薄,十分慷慨滿足戚友藏家的要求。尤其晚年時期,其子女為老人健康著想,要求老人家注意休息,減少作畫時間。但他對社會充滿愛心,依然多次捐獻巨幅佳作,參加各種義賣捐贈活動,支持廣東省兒童福利會,扶貧獻愛心等希望工程,《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等報刊多次發表專訪文章,稱頌這位藝德雙馨的百齡藝術家的高尚情操和傳奇藝術人生。

蔡老逝世後

廣東省文史館選輯他捐贈的部分作品,出版《蔡敬翔作品集》,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書協會長陳永正題置書名。廣東省文史館館長周義作序。該書特意選輯蔡老遺作102幅,像征這位跨越三個世紀,享壽102歲的潮籍畫家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蔡老的儒雅風範,傳奇藝術人生躍然紙上,他生前許多傑作廣為書畫愛好者的青睞與收藏,其藝術價值必因其藝術含金量與人文修養而與日俱增!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