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增樂

蔡增樂

蔡增樂,男,漢族,1976年出生,2007年參加新聞工作,中共黨員,哈密日報記者,記者職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增樂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6年
  • 性別:男
主要事跡,攝影作品,個人文章,

主要事跡

蔡增樂同志雖然參加新聞工作時間不長,但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疆日報、新疆經濟報等眾多平面和網路媒體採用的新聞攝影作品已突破萬張,其中《蘭新高鐵全線通車》獲2015年中國新聞獎三等獎、新疆新聞獎一等獎和自治區60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一等獎,先後還有《乃買提家的陽光賬》《瓜鄉老少迷秦腔》《風舞瓜鄉》等新聞作品獲新疆新聞獎二、三等獎。由於成績突出,他先後獲得哈密地區先進工作者、十佳新聞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中國地市報研究會“走轉改”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攝影作品

個人文章

我的記者夢
又是一年記者節,沒成想我今年還榮獲了第十八屆“自治區十佳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在這豐收的季節里,我首先想到的是感謝!
飲水思源,感謝養育的人;投桃報李,感謝掘井的人。總之要感謝組織的培養和各級領導的支持,還有攝影部及全社各族同事的關心和幫助。
當記者是我兒時的夢想,與《哈密日報》結緣,是在1994年。那時,我已是一名小有名氣的通訊員,2007年光榮地成為了哈密日報社一名記者。由於熱愛,因而從正式調入那天起,我就進入了一種忘我狀態,在朱正華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的業務能力快速提升,並和一直支持和幫助我的攝影同行一道為哈密外宣贏得先機,使《哈密日報》的版面動態十足。
記得毛澤東同志說過,人總是要有一些精神的,這個精神指的就是一種對事業的必勝信心和執著追求。在地州黨報當記者有著捕捉基層鮮活新聞的獨特優勢,工作看似有局限,但也從未固化其中,在采寫新聞時都立足哈密放眼世界,讓哈密實實在在的社會發展故事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頭,正因如此,我在哈密日報社的這十年,在《人民日報》、新華社、《新疆日報》等中央和自治區媒體刊發的圖片突破萬張。這種接地氣的優勢是地州黨報記者、編輯更能有效地成為黨和人民之間一座溝通的橋樑和走向中國新聞獎提供了路徑。
蘭新高鐵是造福新疆人民的跨世紀大工程,全長1777公里,東起蘭州,途經西寧、嘉峪關、哈密、吐魯番,西至烏魯木齊,在哈密境內有400多公里,從2009年11月開建以來,不間斷地跟蹤報導了這一工程,小到開工儀式,大到鋪軌架橋,每一個關鍵的環節和階段性進展我都認真記錄精心報導。
在2014年11月16日新疆段通車前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先後30多次深入蘭新高鐵經過的戈壁、大漠沿線採訪拍攝,為了拍攝好百里風區的那個關鍵鏡頭,朱正華老師不厭其煩地為我指導,在他不斷的否定和建議下,我反覆深入一線拍攝,最終上版圖片是跑了10多趟拍成的,在新疆段通車的當天,《哈密日報》以兩個版的篇幅報導了這一新聞。然而當我們細細品味這篇報導時,意識到了這條新聞只局限在哈密區段里的400多公里範圍內,既代表不了新疆更代表不了整個蘭新高鐵,這時我萌發了跑全線的念頭。當朱正華老師把這個想法向報社領導龐波匯報後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14年11月21日,我和同事趙玉偉從哈密啟程,一路上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哈密日報》記者跑我這幹嘛來了?”接待我們的甘肅區段鐵路工作人員用奇異的目光看著我們說。有時也覺得委屈,但更多的是希望。一路上,每當接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問候電話都讓我們倍加感動,採訪路上充滿了無限的溫暖和一往無前的動力。一路上信號時斷時續,只要有信號我們都要通過微信給朱正華老師發個衛星定位信息。海拔3600多米的祁連山隧道是整個蘭新高鐵海拔最高的路段,這也是我們採訪的最難點。剛上山,趙玉偉就出現了高原反應,嘴唇發紫、一步三喘,儘管如此他還是拿上氧氣罐、扛起三腳架,克服高寒缺氧的困難,和我一道爬上雪山,讓我們不僅拍到了動車通過隧道口的精彩瞬間,還在制高點拍攝到動車行駛在巍巍祁連雪山中的珍貴畫面。其它的拍攝重點還包括蘭州黃河大橋、新疆百里風區、達坂城等路段。由於動車運行速度極快,瞬間呼嘯而去,為了不漏掉精彩畫面,我們經常和朱正華老師用微信,反覆比較選定最佳拍攝位置,在拍攝動車穿越黃河大橋的鏡頭時,我通過微信溝通的方式,最終在10多個拍攝點位中選取了最佳拍攝角度,這個鏡頭在整組圖片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經常要端著相機在鐵路旁蹲守,少則個把鐘頭,多則半天甚至一天,可以說每張照片都來之不易。
32天,6592公里,100個饢,5箱速食麵,3箱八寶粥,36個高鐵站。我們為蘭新高鐵啟程,帶著火焰山的熱度,哈密瓜的甜度,達坂城的風度,翻越雪山,趟過冰河,穿越大漠,順利地沿著蘭新高鐵便道跑了個來回。一路上同事趙玉偉擔心我開車打瞌睡,總是下載歌曲給我聽,我們的採訪之路就如同《敢問路在何方》歌詞那樣,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在全線通車時以圖文報導的形式,全面展現了蘭新高鐵的神采。當天我們拍攝的蘭新高鐵圖片有45張被新華社播發通稿,次日被《人民日報》和多家平面及網路媒體轉載,這條報導在第二十五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還獲得了三等獎,同時獲得新疆新聞獎一等獎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書畫攝影比賽一等獎。這些傳播效果和成績的取得讓當時還瞧不上我們地州報記者的鐵路工作者刮目相看,並在蘭新高鐵運行一周年之際盛情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報導活動。
通過在哈密日報社這十年的記者生涯,我的體會是只要自身的態度端正,一樣能較為全面地發揮好作用。我們之所以能獲得中國新聞獎,總結其中的原因,與哈密日報社對我長期的培養有關;與攝影部這個團隊的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有關;與朱正華老師的精心指導有關;與我長期深入基層有關;與我充滿自信的堅守和執著有關,如果缺乏了這些,不論工作效率還是工作質量都可能達不到這一點,中國新聞獎就更無從談起。
十年記者生涯不算長,但體會不少。對我而言,十年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實踐還在等著我,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在已有的基礎上更加充滿自信地為黨、為人民努力工作,用手中的筆和相機熱情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讓《哈密日報》越辦越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