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發展
直到1960年代,德國馬克斯.蒲朗克研究所確定了天文學發展政策,才由德國政府撥款建造一系列中到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
二次大戰後,蔡司的工程師在分析地面的大氣擾動(視相度)情形後,認為不必要一味追求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反倒認為應該在鏡片的研磨精度上下功夫,儘量使鏡片收集到的光能被有效地利用。因此在1976年,蔡司建造完成1.23米口徑望遠鏡,這是世界第一具採用數位化電腦控制的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只要事先輸入程式,就可以設定當夜所要觀測的天體。
提升
1979年,蔡司建造完成2.2米口徑望遠鏡,這是世界第一個赤經、赤緯軸採用無齒輪摩擦驅動系統的天文望遠鏡。望遠鏡的追蹤精度不但因此大幅提升,同時也避免了齒輪間咬合齒距磨損導致誤差的弊病。
到了1985年,蔡司建造完成卡拉阿托天文台的3.5米口徑望遠鏡,為大型赤道儀式天文望遠鏡畫下了句點。80年代以後,蔡司公司繼續投注心力在“新技術望遠鏡”(NTT)與“超大型望遠鏡”(VLT)的光學設計與製作。
零膨脹玻璃
蔡司為發展天文望遠鏡,研究製造出不受溫度影響的零膨脹玻璃“Zerodure”。這種玻璃除了供天文望遠鏡使用外,也適合應有在戰車、飛機、軍艦的雷射瞄準儀,工程測量的測距水準儀,以及太空偵察衛星的鏡頭上,套用範圍廣泛,自然也使得蔡司“錢途大展”!
除此之外,蔡司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外銷”紀錄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製造廠。像是義大利國家光學天文台,就向蔡司購買3.5米NTT反射望遠鏡的鏡片;歐洲各國共同出資成立的歐洲南方天文台,也一口氣購買4塊8米的零膨脹玻璃。
貢獻
位於中東的伊拉克,為了想重振昔日巴比倫時代的天文學名譽,在1981-1985年間投資10億馬克發展天文,其中部分經費就是拿來向蔡司購1.25米及3.5米的反射望遠鏡。蔡司生意如此興隆,可見發展天文學不一定就是賠錢貨!至於伊拉克所買的望遠鏡,則因受到兩伊戰爭、入侵科威特等戰爭的影響,從1985年交貨至今,都一直深藏在巴格達大學的防空壕內,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