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鄉台灣回來後,新華社區75歲的葉素桂老太太,顯得更加開心和精神了,一說起濃濃的親情和阿里山、日月潭的風光,老太太總會露出滿足的微笑。2003年9月份,兒子與女兒“背”著她暢遊了家鄉,歷時兩個多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仲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台灣
6日晚上,記者在其家中見到了葉素桂,烏黑的頭髮,紅潤的臉龐,整齊的牙齒,得體的穿著,恬淡的神態,讓人不敢相信眼前這位老太已75歲高齡,若不是輪椅的提醒,也無法把她與一個癱瘓36年的老人聯繫在一起。老太太幸福的表情,告訴我們這背後蘊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親情隔斷五十年
葉素桂1929年出生於台灣省屏東,家中有一兄三妹,高中畢業後在屏東一家銀行任會計,是一位討人喜歡的大家閨秀。在屏東謀生的石獅人蔡友河,每月都會到這家銀行匯款給老家的雙親,眾人眼裡的友河樸實而又孝順。後來,在媒人的搓合下,葉素桂、蔡友河走到了一起,葉家父母對女婿也很滿意。1948年,兩人雙雙返回石獅新華老家完婚,生下一子一女。
可葉素桂萬萬沒有想到,她與親人的這一次分離,中間竟然隔著長長的五十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淺淺的海峽阻隔了骨肉親情,她與家鄉的通信中斷了近三十年,親人以為素桂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兩岸恢復通信聯繫,葉素桂立即寫信回家,親人喜極而泣,哥哥與妹妹先後到石獅探望素桂,兩地相思,一種深情。
帶著母親游遍故鄉
1998年,蔡友河病逝,臨終前他叮囑兒子仲謀:與台灣的這條親情線一定不能斷,你母親想家想得太久了,我欠你外公一家實在太多太多……1997年,葉素桂與丈夫曾回過魂牽夢縈的故鄉屏東,那一次短暫的停留後她更加思念故鄉,並且產生了一個心愿,在有生之年想在台灣各地看一看。
蔡仲謀是有名的孝子,為讓母親的心愿得到實現,他們做了大量的準備。2003年9月,他與姐姐推著母親踏上了返鄉的旅途。從廈門到澳門再到台灣,輾轉十多個小時,母親年高體弱且坐著輪椅,全依靠子女照顧,一路艱辛可想而知。在親戚的熱情招待下,蔡仲謀推著母親從台南旅行到台北,飽覽寶島風光。碰到輪椅上不去的地方,兒子就背著母親,遇到下山下坡,兒子就抱起母親。阿里山的雄奇,日月潭的秀麗,台北高雄等城市的時尚現代,把葉素桂看得眼花繚亂,樂得合不攏嘴。在蔡仲謀看來,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母親的開心是他們最大的開心。
子賢媳孝殘母更延年
葉素桂癱瘓40多年,仍然保持著健康的體質和精神,點點滴滴凝聚著丈夫與兒女的愛。1968年林素桂不幸患上了腰椎結核病,為了治好妻子的病,蔡友河變賣家產,甚至賣血,但三次手術失敗,葉落個雙下肢癱瘓,當時兒子抱著母親痛哭流涕。
經過數年打拚,蔡仲謀開了工廠,事業有所成,當初朋友給他介紹對象,仲謀提出了前提條件,女方必須全心全意侍奉癱瘓的母親。後來成為蔡家媳婦的蔡麗雲大方賢惠,與丈夫一起盡心照顧婆婆,其實按蔡家的生活條件完全可以請保姆。二十多年來蔡麗雲每日細心地為婆婆梳頭、洗臉、洗腳、洗澡、端屎端尿,將婆婆的臥室整理得井井有條。公公逝世後,她更是搬進了婆婆的房間,陪伴婆婆。麗雲的孝順贏得了鄰里的交口稱讚,她也被評為社區好媳婦。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蔡仲謀的兩個兒子自小知冷知熱孝敬奶奶。葉素桂床頭安了一個電鈴,長孫成婚後,鈴聲一響,懂事的孫媳婦總會快速地跑到奶奶跟前。
這次去台灣之前,蔡仲謀為母親申請了居留證,以方便往來於兩岸,他對記者說,他們與舅舅姨媽等親戚都非常希望早日實現三通,那時石獅到台灣就只需一兩個小時了,親人見面會變得簡單快捷。一旁的林素桂笑著插話:我妹妹還盼著我們能常在一起過周末呢。(朱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