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人奇,原名毅,字天寄,福建閩縣(今倉山區)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於倉山下渡小嶺的一個中醫世家。人奇幼承家訓,既通儒又習醫,曾中秀才。時清廷喪權辱國,人奇無意仕進,立志振興國家,抵禦外侮。
基本介紹
- 本名:蔡人奇
- 字號:字天寄
- 出生地:福建閩縣(今倉山區)
- 出生時間:1872
簡介,生平,
簡介
生平
光緒二十八年(1902)春,江南水師學堂學生鄭權回到福州,走訪鄭祖蔭、蔡人奇。他們一致認為欲振興民族,需先“開通風氣,疏通民智”。於是組織益聞社,設閱報所,暗中宣傳反清革命思想。同年,鄭權回校續學,人奇隨往上海。光緒二十九年,人奇參加“旅滬福建學生會”,時日本把福建作為其勢力範圍,陰謀變福建為其殖民地,旅滬福建學生會的成員嚴密關注日本人在閩的活動,人奇把各人的調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編輯《閩警》一書,反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揭露日本人陰謀侵略的狼子野心。此書出版後,激發福建愛國志士的反清反日鬥志。日本台灣總督兒玉見後,驚愕地說:“日本秘密圖華計畫,盡被《閩警》揭露,誰說中國無人才!”光緒三十年,人奇隨大部分福建學生會會員一道加入中國同盟會。不久,人奇赴日本學習政法,辛亥革命前回到上海。
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後,人奇赴鎮江協助林述慶發動起義。鎮江起義成功後,林述慶被推為總督,不久率鎮軍會攻江寧(今南京),人奇協助鎮江軍政使鄭權留守鎮江。民國元年(1912),林述慶受制於各方反對勢力,被迫下野,人奇回福建,先後在廈門中學、福州三明中學任教,兼行醫。
民國20年,高潤生、肖乾中等在南台創建“私立福建中醫專門學校”,人奇任校長。並編著《婦科講義》作為教材。在學校中主編《醫鐸》雜誌,號召中醫學者鑽研祖國醫學,發揚祖國醫學精粹,培養中醫人才。同時,他還擔任福建國醫分館副館長。
民國25年,人奇以年老辭職,在家鄉下渡鄭厝祠開設中醫診所,並在巷頭街福記中藥店掛牌設診。他對貧苦民眾免費施診,深受民眾好評。人奇文才出眾,他利用業餘時間,撰寫《藤山志》,該志重點記述民國時期倉山的歷史和倉山民眾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志書於民國38年付印刊行,是研究倉山歷史的珍貴史料。他在晚年仍十分熱心地方公益事業,曾被選為藤山救火會監事長。1951年11月蔡人奇病逝,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