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茇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八十,具有益氣溫中,行氣燥濕之功效。主治水氣病,經服輕粉丸,水退後,須此藥補之。
基本介紹
-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
- 功用:益氣溫中,行氣燥濕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蓽茇、蓽澄茄、紅豆蔻(去皮)、蓮花、甘草各等分。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一小塊(切),棗一枚(擘),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功用
益氣溫中,行氣燥濕。
主治
水氣病,經服輕粉丸,水退後,須此藥補之。
方義
輕粉丸(水銀粉、滑石、凝水石、海金砂)為本書同卷攻逐水飲方,因其力峻,故中病當止,然後宜更方調治。本方中蓽茇、蓽澄茄暖脾胃,行氣滯,紅豆蔻“溫中散寒,醒脾燥濕”(《醫林纂要》),蓮花去濕消風,甘草益氣和中。四藥相合,有益氣溫中,行氣燥濕之功。
附方
蓽茇湯
組成:蓽茇、生地黃、當歸尾、荊芥穗、白芷、桑白皮(炒)、蜂房(炒)、赤芍藥、薑黃、細辛、藁本、甘草各等分。
主治:齒痛。
出處:《醫統》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