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蓼沿鄉位於福建省福州市
連江縣的西北部,東以X132縣道與丹陽鎮接壤,南以虎頭山脈為界與小滄鄉隔山而居,西靠
連江第一峰缺鼻峰和潘渡鄉相聯,北與羅源縣的西蘭、飛竹、白塔三個鄉鎮毗鄰。既是省定老區基點鄉(有12個老區基點村),也是典型的山區鄉鎮。鄉所在地距縣城31公里,距104國道和同山高速入口10公里,轄23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8543戶32827人(其中畲族人口1866人),耕地21060畝,林地14.06萬畝,幅員面積138平方公里,為連江縣第二大鄉鎮。年平均氣溫18.5℃,平均降雨量1550毫米,呈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鄉政府所在地蓼沿村坪崗頂與仙屏、後坂、岐山等行政村相聯,形成蓼沿集鎮。蓼沿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主動融入福州新區,精心打造新興三城”發展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持續推進蓼沿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快速發展。根據縣委、縣政府“新三城”決策部署,堅持以建設宜商宜居的“山水蓼沿”為目標,以跨越趕超為主題,以基礎設施建設和
農村綜合改革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的,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努力建設更具實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新蓼沿。

歷史沿革
唐宋分屬名聞鄉歸仁里、敦賢里、安宅里。元至清屬仁賢里、安定里、清河裡。民國政府時期,蓼沿地區行政區劃經常發生變動。民國21到23年,屬丹陽區公所管轄。民國24年,蓼沿屬第二區屬,設朱公和蓼沿2個聯保辦事處。民國29年,設蓼溪蒲和朱公2個鄉公所。民國33年,2鄉並為朱蓼鄉公所。新中國成立後屬丹陽第五區公所管轄。1958年撤鄉建設,1985年撤社建鄉,23個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境內有建於唐宋時期的翠林寺、五峰寺、瑞岩寺等等,尚有萬畝原始生態林和千畝竹林。
行政區劃
蓼沿鄉下轄:蓼沿、仙屏、王坑、杏林、定田、後壠、仁坂、朱公、四定、大滄、利畲、周溪、義洋、首占、鳳岩、白沙、岐山、後坂、溪東、蒲邊、蘭水、赤石、林場23個行政村。鄉政府所在地為蓼沿村。
交通設施
東西走向的X132縣道縱貫全境。鄉黨委、政府以發展的眼光、開拓的精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藉助政策東風,改造硬化了兩條縣道(X132縣道、溪小公路)、兩條縣際通道(蘭水至羅源西南、蒲邊至羅源梅洋)、23個建成制村近200公里通村道路以及部份自然村和工業區的道路,蓼沿地區逐漸建設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活躍了城鄉經濟交流,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同時,具備群山環繞、交通運輸便利的優越條件成為了眾多客商投資的熱土,建設連江山區經濟強鄉將成為現實。
自然資源
蓼沿鄉群山環繞,溪流網布,山場廣闊,資源豐富。一是豐富的森林資源。有林地14.06萬畝,盛產杉、松、竹以及果樹類的橄欖、枇杷、板栗等名特優水果,豬、羊、雞等家禽畜牧產品在我縣享有聲譽。二是充足的水力資源。擁有蘭水一級、二級,嶺下,赤石一級、二級和朱公水電站,裝機容量4620千瓦,年發電量1100萬千瓦時,新建的11萬伏變電站與省電網聯網運行,是全縣水力資源較為豐富的鄉鎮。三是充足的空置廠房。自我鄉石板材加工企業關停退出後,赤南崗、溪東兩個工業園區30家企業約1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處於閒置狀態,投資企業隨時可以“拎包入住”。
文化教育
基礎教育不斷發展,師資力量得到集中和加強,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截止2016年,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校1所,國小完小3所,幼稚園5所,在校生1903人。

基礎條件
蓼沿鄉區域面積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萬畝,林地面積14.06萬畝,轄有23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人口32827人。該鄉森林、水電、礦山等自然資源豐富,是連江縣電力自供鄉鎮。蓼沿地區逐漸建設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東西走向的X132縣道縱貫全境,200多公里通村、工業區道路。自石板材加工企業關停退出後,赤南崗、溪東兩個工業園區30家企業約15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處於閒置狀態,投資企業隨時可以“拎包入住”。該鄉具備豐富的自然資源、交通便利、廠房充足等優越條件,成為了眾多客商投資的熱土。同時,該鄉基礎教育不斷發展,師資力量不斷加強,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目前,蓼沿鄉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校1所,國小完小3所,幼稚園5所,在校生1903人。醫療逐步完善,現有鄉醫院1所,醫生6人,護士7人,村級衛生所23所,村醫34人,並且該鄉大力宣傳、推行國家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17年蓼沿鄉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以上。網路通訊良好,已實現了村村通閉路、通訊網路信號。
醫療通訊
衛生醫療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現有鄉醫院1所,醫生6人,護士7人,村級衛生所23所,村醫34人,並且該鄉大力宣傳、推行國家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17年蓼沿鄉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以上。同時,網路通訊良好,已實現了村村通閉路、通訊網路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