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葉點霉斑枯病

蓮藕葉點霉葉斑病的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地下莖,也可危害葉片。主要侵害離水面的立葉。葉面病斑多發生在葉脈間,圓形、橢圓形至不定形,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明晰或不明晰,斑面密生針頭大的小黑粒病徵(病菌分生孢子器);有的受葉脈限制呈扇形大斑,後病斑中部紅褐色,有時具輪紋,嚴重時病斑常破裂穿孔,嚴重的僅殘留主脈,病葉如破傘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蓮藕葉點霉斑枯病
  • 外文名:Lotus Phyllosticta leaf spot
  • 報檢名稱蓮藕
  • 報檢類型病害
基本信息,病害症狀,病原特徵,侵染循環,發病因素,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蓮藕葉點霉葉斑病、蓮藕爛葉病
病原拉丁學名:Phyllosticta hydrophila Speg.
病原分類地位:真菌界半知菌類(無性類)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葉點霉屬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寄主:蓮藕
地理分布:全國各地
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地下莖,也可危害葉片。
傳播因子:種藕、病殘體、土壤、風雨
防治指標:發病初期
檢疫地位:非檢疫對象
危害地位:普通病害,部分地區發生較重,春、夏、秋季均可發病。通常病株率30%~50%,輕度影響生產,重病田病株80%以上。

病害症狀

主要侵害離水面的立葉。葉面病斑多發生在葉脈間,圓形、橢圓形至不定形,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明晰或不明晰,斑面密生針頭大的小黑粒病徵(病菌分生孢子器);有的受葉脈限制呈扇形大斑,後病斑中部紅褐色,有時具輪紋,嚴重時病斑常破裂穿孔,嚴重的僅殘留主脈,病葉如破傘狀。

病原特徵

Phyllosticta hydrophila Speg.稱喜溫葉點霉,屬真菌界、半知菌類(無性類)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葉點霉屬真菌。分生孢子器褐色,近球形,初埋生在葉表皮內,後稍凸起,大小136~195µm。分生孢子無色,單胞,紡錘形至橢圓形,略彎曲,兩端略尖,大小6~9×2~3µm,具1~2個油球。
病原生理特性:
病菌生長適溫20~25℃。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存活越冬,或在病株上越年。以分孢器內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借雨水、風和食葉害蟲傳播,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本病多發生於植株生長中後期,老熟葉片易受害。高溫多雨的天氣有利於發病。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情況不明。
湖北武漢產區5~9月發病,進入8月份高溫、多雨或暴風雨季節,植株長勢弱的老葉易發病。江蘇、浙江7月始發,9~10月份受害重,浮葉受害程度重於立葉。

發病因素

連作地、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有機肥、且藕株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性能差的田塊發病嚴重。高溫、高濕,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或暴風雨頻繁易誘發本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重病田實行2年以上輪作。
(2)從無病藕田選擇健株作種藕,杜絕病源。栽植種藕前,用浸種劑悶種藕24小時後栽植。
(3)在冬前清除藕田的蓮藕病殘體及四周雜草,藕田深耕翻耙,並撒施生石灰1500kg/hm2或藥劑滅菌。
(4)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適時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蓮藕病殘體。
(5)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6)按蓮藕不同生育階段需要管好水層,做到深淺適宜,以水調溫調肥。
(7)對已發病的藕田病株殘體,要徹底清除,並集中燒毀或深埋。

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噴施: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1)1 000倍液
30%氧氯化銅+75%百菌清(1∶1,即混即噴)800~1000倍液
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粉1000倍液
45%三唑酮福美雙可濕粉1000倍液
50%退菌特+30%氧氯化銅(1∶1,即混即噴)800~10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
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加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加0.1%洗衣粉
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27%高脂膜200倍液
1∶1∶100倍式波爾多液
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400~500倍液。
連噴2~3次或更多,隔7~1 0天1次,交替噴施,前密後疏。
注意事項:混配用藥要即混即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