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是禾山余脈六座山中的最高,也是最奇,最秀的一座,海拔高1300.5米。山的最高處有兩面相向,頂端直扦雲霄的巨石,似門,故以“兩石峭拔對峙如門”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門山
- 地理位置:禾山山脈
- 方言:石米山
- 著名景點:雙石門
地理位置,區域特色,氣候類型,自然資源,旅遊特色,古詩,游石門山記,石門山詩,
地理位置
區域特色
主峰海拔1300.5米,是縣境內最高峰。山峰連雲嵯峨,因山上有兩石峭拔對峙如門,故叫雙石門。明朝大遊行家徐霞客在明崇禎十年(1637)正月七日登上石門山,並寫下《遊記》,盛讚石門山奇松怪石多,仙山石洞多,瑞木芳草多。
氣候類型
自然資源
山上主要景觀:有五童講學,山上五石峰俏如人形,似五學童在相互問學,講習學業;有二仙對弈,兩山如仙翁對弈,鏖戰不休;有群仙觀海,和尚拜塔等,奇石怪立,在贛西地區很少見。最主要的是有經典自然奇觀---雙石門。雙石挺立若門,為禾山第一境,依門而立,可觀雲海,聽松濤,是旅遊陶冶心靈的聖地。
旅遊特色
古詩
游石門山記
清朝.劉叔鹼
跨吉、袁二郡,峙北而高者,為武功葛仙居焉;跨安、永二邑,峙南而高者,為石門金仙居焉。石門之高雖不逮武功,而崔嵬怪險可與爭奇。康熙戊午秋,縣二尹周公以分征臨兮,薄書之暇,欲登石門。維時,同邑有袁子玉零、康子玉鈴、趙子貫六與余族子數人,自文昌閣相攜偕行,則見夫兩閣並峙,砥柱中流,一塔獨聳,高出雲霄,已識為里境中勝概矣。緩步過拱北觀,古木蓊鬱,甘泉噴香,耳聲目色,悠然神暢。自觀而上,有岩曰“仙華”,為古帝姥顯靈之所。山雖不高,而選眺群峰,曠焉可樂。因坐岩陰間流觴暢呤,飄飄乎有世外感。岩之東五峰如指,岩隱古剎,舊號“南雲”,松竹插天,邃谷窅靄,別有雅致。更上五里,峰迴路轉,險崎幽深。二剎相望,鐘鼓相聞,則所稱“檐葡林”、“松石林”者是。剎前一大石面方而平,宛若鋸成,斜插於兩峰之間,以當二氣衡流,固峭然一壁也。及從下視之,又屬巉焉。而岩之下可容數十人,曰“洪岩”。予仲兄以長綿系腰,懸岩大書,曰“波若岸”。由是而上三里許,曰“近星岩”,怪石層聳,如龍蟠,如虎踞,如獅吼,如天燭燎空,如胡僧禮佛,千形萬態,莫可名狀。藉非高僧非亮尋幽選勝,力為開創,雖有奇境且掩沒於荊棘間矣。今則山靈幸,而亦遊人之幸也。岩西一石窩,傳為金仙煉丹處。至今石杵、石槽、石榻猶有存者。都人旱禱,每爭趨之。迢遞而至。山頂有大坪,廣可置千家,有僧亮空結茅於此,顏曰:“白雲庵”,惜以祝融廢。但見兩石對峙,高矗千尋,題以“石門”。爰偕眾友登其上,曠如豁如,憑南而眺,禾山之招提文安之故址,宛然可接,東視城郭環聚,村落繡錯,欣然有“父母孔邇”之思。於西則洞天石城,山靈貢異,若歐山隱士於焉韜光者。北則見夫蒼蕘翠岩,石松屈曲,於泉聲競響中恍若瀟山之盤石,與雷岩而同鳴。訪金仙舊跡,如登瀘峰絕頂叩葛翁之仙壇也,誰謂石門遠遜武功哉?倦遊而返。憩於古樟下,目其枝葉扶疏,乾質蒼老、廣漠於偶,圍可八、九人。而漢山川之怪狀,草木之靈古,石壁煙雲之蒼駁綿邈如是。倘坐臥賠嶁中,可能具此大觀耶?矧足跡遍海隅,美不勝收又當何如?語罷更飲,飲酣,周會與同游者皆屬予記。予不文,何能生色又山靈?為紀其略,以述斯游之勝云爾。
跨吉、袁二郡,峙北而高者,為武功葛仙居焉;跨安、永二邑,峙南而高者,為石門金仙居焉。石門之高雖不逮武功,而崔嵬怪險可與爭奇。康熙戊午秋,縣二尹周公以分征臨兮,薄書之暇,欲登石門。維時,同邑有袁子玉零、康子玉鈴、趙子貫六與余族子數人,自文昌閣相攜偕行,則見夫兩閣並峙,砥柱中流,一塔獨聳,高出雲霄,已識為里境中勝概矣。緩步過拱北觀,古木蓊鬱,甘泉噴香,耳聲目色,悠然神暢。自觀而上,有岩曰“仙華”,為古帝姥顯靈之所。山雖不高,而選眺群峰,曠焉可樂。因坐岩陰間流觴暢呤,飄飄乎有世外感。岩之東五峰如指,岩隱古剎,舊號“南雲”,松竹插天,邃谷窅靄,別有雅致。更上五里,峰迴路轉,險崎幽深。二剎相望,鐘鼓相聞,則所稱“檐葡林”、“松石林”者是。剎前一大石面方而平,宛若鋸成,斜插於兩峰之間,以當二氣衡流,固峭然一壁也。及從下視之,又屬巉焉。而岩之下可容數十人,曰“洪岩”。予仲兄以長綿系腰,懸岩大書,曰“波若岸”。由是而上三里許,曰“近星岩”,怪石層聳,如龍蟠,如虎踞,如獅吼,如天燭燎空,如胡僧禮佛,千形萬態,莫可名狀。藉非高僧非亮尋幽選勝,力為開創,雖有奇境且掩沒於荊棘間矣。今則山靈幸,而亦遊人之幸也。岩西一石窩,傳為金仙煉丹處。至今石杵、石槽、石榻猶有存者。都人旱禱,每爭趨之。迢遞而至。山頂有大坪,廣可置千家,有僧亮空結茅於此,顏曰:“白雲庵”,惜以祝融廢。但見兩石對峙,高矗千尋,題以“石門”。爰偕眾友登其上,曠如豁如,憑南而眺,禾山之招提文安之故址,宛然可接,東視城郭環聚,村落繡錯,欣然有“父母孔邇”之思。於西則洞天石城,山靈貢異,若歐山隱士於焉韜光者。北則見夫蒼蕘翠岩,石松屈曲,於泉聲競響中恍若瀟山之盤石,與雷岩而同鳴。訪金仙舊跡,如登瀘峰絕頂叩葛翁之仙壇也,誰謂石門遠遜武功哉?倦遊而返。憩於古樟下,目其枝葉扶疏,乾質蒼老、廣漠於偶,圍可八、九人。而漢山川之怪狀,草木之靈古,石壁煙雲之蒼駁綿邈如是。倘坐臥賠嶁中,可能具此大觀耶?矧足跡遍海隅,美不勝收又當何如?語罷更飲,飲酣,周會與同游者皆屬予記。予不文,何能生色又山靈?為紀其略,以述斯游之勝云爾。
石門山詩
清朝.李其昌
雙劍削天飛棧閣 兩峰拔地依虞山
不將依傍為門戶 獨有乾坤任往返
【注】作者為蓮花廳同知,詩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作。
雙劍削天飛棧閣 兩峰拔地依虞山
不將依傍為門戶 獨有乾坤任往返
【注】作者為蓮花廳同知,詩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