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源
際然法師是滿族正白旗人,俗姓愛新覺羅。在英美菸草公司當童工,因在18歲時參加“五卅”罷工運動,而被廠方開除後,過著貧困的生活。1935年,際然披剃於北京拈花寺的量源法師,際然法師因為去五台山朝拜路過天津的東北尼眾,在天津幾無落腳之地,想到要為這些尼眾們在艱難的朝聖之旅中,提供一個可以暫時歇息的場所,於是發願修建一座可留單接眾的十方叢林。
但是,她一貧如洗。理想和現實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世人無法理解。但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的慈悲之心足夠深厚,就將產生取之不竭的動力;如果意志足夠堅定,任何世間的困難都不值一提。最終,上天用她的例子告訴世人,一個普通人,同樣可以擁有和實現偉大的夢想!
她四處化緣募集,砥礪苦行,1936 年,終於得以募集到一筆資金,買下一畝一分地。這裡原本是一個煤廠,周圍環境污濁不堪,毗鄰多為妓院、大煙館等穢處。但是際然法師說:“佛教的象徵不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嗎?”於是以蓮宗是淨土宗念佛法門之意,又取之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故稱蓮宗寺。後逐漸擴展,全部工程由際然法師親自設計、購料及監工,歷時13年才陸續完工。中間更是歷盡坎坷。直至1996年米壽之年往生,際然法師仍然以耄耋之驅,躬身寺院復建工作。
1938年,法師在昌文和光道法師的幫助下首建大殿,後又修山門和東西兩廂及後樓念佛堂。全部工程由際然法師親自設計,購料及監工,歷時十三年才陸續完工。
“文革”期間,尼僧被迫還俗,際然法師雖蓄髮但仍居寺內清齋靜修。直到1980年國家落實宗教政策,由政府撥款22萬元按原風格重新修建蓮宗寺。際然法師也在1988年蓮宗寺開光之際,由香港大光法師重又落髮。蓮宗寺還在進一步修建中。
特徵
如今的蓮宗寺是兩進院,有蘇州園林風格,殿堂嚴整。有三門殿是際然法師圓寂後1996年重建的三大開間東西各延半間,建築講究,莊嚴古樸。內設彌勒、韋馱、伽藍菩薩和擎天持杵的兩尊金剛,法相威嚴雄狀。坐北向南的大雄寶殿,宏偉壯觀。“大雄寶殿”匾額為北洋軍政大員江朝宗1942年書寫。殿外抱柱有楹聯曰:“九品蓮台獅吼象鳴登法座,三尊金像龍吟虎嘯出天台”,乃津門名書家
龔望隸書。抱柱是金箔撲底、黑漆描字,風格迥異。大殿內主供三尊佛像,中為釋迦牟尼佛,東、西為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兩側設龕供奉觀音,地藏菩薩。五尊佛菩薩像皆為明朝銅質包金,彌足珍貴。東西兩壁塑有十六羅漢行樂作法玻璃浮雕,栩栩如生。殿後邊有五開間的小二層樓,上層為念佛堂兼藏經閣,堂前對聯曰:“一念真純靈山地,六時諷誦大羅天”。堂內供奉阿彌陀佛,並珍藏百本《大正藏》一部。樓下齋堂楹聯言簡意賅:“三餐常念農夫苦,一飯難忘佛祖恩”。
寺院中央有尊國內罕見的“萬年寶鼎”,點綴院中,增色不少。
文化價值
今天的蓮宗寺,香火不斷。信眾很多,都來紀念觀音菩薩成道的日子。坐落在天津市
和平區保全大街的蓮宗寺,是解放時津城唯一的、具有蘇州園林風格的尼眾十方叢林,它與
河北區的
大悲禪院南北相望,都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中央那尊“萬年寶鼎”,是國內罕見的;“大雄寶殿”的匾額,為北洋軍政大員江朝宗1942年書寫的;大殿外抱柱是金箔鋪底、黑漆描字,楹聯曰:“九品蓮台獅吼象鳴登法座,三尊金像龍吟虎嘯出天台。”乃津門大書法家
龔望隸書,風格迥異;大雄寶殿中供奉的釋伽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以及兩側設龕供奉的
觀世音菩薩和
地藏王菩薩皆為明朝時期銅質包金,是日本投降前準備運走的國寶;樓上念佛堂里珍藏著彌足珍貴的百本日本《大正藏》一部,這些都是蓮宗寺的驕傲。每當人們看到這座飄溢著古香魅力的廟宇時,無不想到創始人——際然大師那高尚的靈魂。際然大師是滿族正白旗人,原籍在瀋陽金家哈拉。祖先是皇太祖
努爾哈赤的第九子,被封為肇王,封地河北省大城。在清朝皇門中,始終是明爭暗鬥,諸王竟立朋黨,彼此視若仇敵。也不知道是哪代先人冒犯了朝廷,因而被削爵奪地,貶為庶民,並永世不許在朝中為官。早在際然大師曾祖父時,家境就已經敗落。
關於建築
始建於民國時期的蓮宗寺,是解放時津城唯一的、具有蘇州園林風格的尼眾十方叢林,與河北區的
大悲禪院南北相望。
蓮宗寺現有占地面積1166.1平方米,寺內建築因年久失修危房較多,又空間布局不合理,已不能滿足香火日盛的正常宗教生活需要。僧房不備,難以留單接眾;經樓不備,則
法寶難存。因此,本寺從建築風貌、空間布局、景觀構成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大修,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整合大修工程的設計由天津大學建築規劃研究院承擔,總建築面積4300多平方米,地下半層,主要布置際然法師紀念堂、集福堂、功德堂、居士齋堂及部分生活用房。地上主體大殿二層,局部三層。北面由一層玉佛殿、藏經閣、二層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組成。南面由一層山門天王殿、二層念佛堂組成。東西廂房的一層至三層分別由
客堂、會客室、法物流通處、佛事接待處、僧人居住的生活區、僧人齋堂等組成。
整體建築全部採用
框架結構。外立面形式為傳統中式仿古建築,外部牆體採用灰磚為主基調,運用屋頂的高低錯落、體量尺寸的均衡及傳統建築符號的點綴,合理組織周圍建築,形成主題突出、進退有序、虛實交換、前後呼應、和諧統一的空間環境。總造價為1500萬元。
大修工程得到了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誠盼廣大信眾、十方大善知識,鼎立護持,同抒樂善好施之情,共發喜舍之心,同修布施度,集萬眾之淨資,成千秋之善業,廣種福田,萌及子孫。使蓮宗寺成為一個弘法利生、祥和社會的寶剎,為普度眾生,淨化心靈的人間淨土。
寺內奇珍
供養在蓮宗寺的三尊
翡翠玉佛,其中兩尊
觀音造像,一尊彌勒佛造像,均採用整塊上等翡翠精心雕琢而成,翡翠質地溫潤,天然的翡色與翠色都極為漂亮,顯得沉靜而高貴。據蓮宗寺住持聖慧法師介紹,這三尊珍貴的翡翠玉佛都是愛新覺羅·溥錚先生捐贈的。
這尊翡翠彌勒佛以人們耳熟能詳的
大肚彌勒佛的形象昭示世人,翡翠顏色純正,清滑晶瑩,雕工細膩,製作精美,堪稱絕美之作。翡翠彌勒佛主體呈淺綠色,高50厘米,寬50厘米,厚25厘米,有很漂亮的紅翡色分布於周身及座基上。彌勒佛右手執杖,彎眉笑眼,長耳垂肩,一臉的笑意掛在嘴角眉梢,大肚挺凸,雕工細膩,滿腹的樂事笑意,正可謂“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蘊涵吉祥、富麗、喜慶的紅翡色在翡翠中尤為難見,在收藏界也早就有“萬翠易得,一翡難求”的說法。
際然法師
1996年際然法師圓寂後,眾弟子在東垮院北邊建起了“際然大師紀念堂”,法師的舍利供奉在堂內舍利塔中。
蓮宗寺現任住持聖慧法師,現年42歲,1987年出家,1989年披剃於香港慈明尼師。l995年在福州尼眾佛學院畢業後任蓮宗寺監院。1995年正月,由天津
大悲院方丈寶菡法師送座升為住持。同年六月,於寶菡法師得受天台宗第四十四祖倓虛法師的法脈傳承,賜法號寂靜。聖慧法師兼任天津市佛教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