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宮原位於丹崖極頂(今蓬萊閣址)。唐貞觀年間建有龍王廟,宋嘉佑六年(1061)建蓬萊閣時移于丹崖山半腰西側、丹崖仙境坊西北,元中統、明洪武和萬曆年間均曾修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蓬萊龍王宮
- 地理位置:山東省蓬萊市
- 占地面積:2117 m
- 原址:丹崖極頂(今蓬萊閣址)
龍王宮原位於丹崖極頂(今蓬萊閣址)。唐貞觀年間建有龍王廟,宋嘉佑六年(1061)建蓬萊閣時移于丹崖山半腰西側、丹崖仙境坊西北,元中統、明洪武和萬曆年間均曾修葺。
蓬萊閣始建於北宋嘉佑六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中國四大名樓。其內部由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等6個單體和附屬建築共同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景區另有戚繼光故里...
蓬萊閣是由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主體建築、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樓閣、亭坊組成的建築體,統稱為蓬萊閣,總占地面積3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960平方 米 。1982年,蓬萊閣作為“蓬萊水城及...
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市境內。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創修於宋嘉佑六年。由彌陀寺、龍王宮、子孫殿、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一個占地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樓亭殿閣...
占地約32800多平方米,由龍王宮、天后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和唯一的佛教建築彌陀寺等六個單位組成,分中、西、東三條軸線,共有樓、亭、殿、閣一百餘間,總建築面積達19000多平方米。建築依山勢構築,高低參差錯落,空間形象...
龍王宮 龍王宮原位於丹崖極頂(今蓬萊閣址),建於唐貞觀年間。宋嘉祐六年(1061年)建蓬萊閣時移於今址,元中統和明洪武、萬曆、崇禎年間均曾修葺。1984年重修。龍王宮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正門、前殿、兩廂、正殿、後殿,三進院落...
萊閣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各地農民組織戲班、秧歌隊到蓬萊閣戲樓、廣場上表演,屆時蓬萊閣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正月初十三、十四,漁民們要過漁燈節,人們紛紛到蓬萊閣的龍王宮送燈、進奉貢品,祈求龍王爺保佑,以...
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閣樓、亭坊組成的建築群,統稱為蓬萊閣。秦始皇訪仙救藥的歷史故事和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給蓬萊閣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而古來即有“仙境”之稱...
八仙過海景區又名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坐落在山東蓬萊區北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長山列島隔海相望,遊覽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景點近40處。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壯觀。春夏之交,常有海市、海滋出現,奇景虛幻縹緲,美不勝...
八仙過海旅遊景區位於蓬萊市海濱路8號,景區三面環海,形如寶葫蘆橫臥在大海之上。主要景觀有幾十處:如八仙坊、仙人橋、仙源樓、八仙壁、望瀛樓、八仙祠、祈福殿、財神殿、會仙閣、頤心亭、龍王宮、媽祖殿、拜仙壇、八仙過海處、...
據《唐書·禮樂志》記載,唐時已制定了祭四海龍王制度。宋元仍沿唐制,以四立日祭四海龍王。宋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二十七日,南宋皇帝宋高宗,搭乘御舟赴岱避難,當他抵達蓬萊後沙洋,覓見泥螺山上的古祭台,遂立即祭告天地、大海,...
蓬萊閣是由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主體建築、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樓閣、亭坊組成的建築體,統稱為蓬萊閣,總占地面積3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960平方米。1982年,蓬萊閣作為“蓬萊水城及...
避風亭是山東省蓬萊區的丹崖山頂上有個蓬萊閣西側的亭子,始建於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當初建這個亭主要是為了觀看海市蜃樓,所以又叫“海市亭”。避風亭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建築物。它坐南朝北,面對蒼茫大海,立於陡峭的懸崖...
八大處“龍王堂”證果寺“青龍潭”長安寺“白皮龍爪松”頤和園“龍王廟”十三陵“九龍池 定陵“地宮多龍”長陵“龍雕牌坊”永陵“龍鳳陛石”神路“龍鳳門”黑龍潭“黑龍王廟 青龍橋鎮“青龍橋”玉泉山“玉龍洞”見心齋“龍口吐泉”大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