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星村

蓬星村

蓬星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蓬萊鎮,在鎮政府駐地西南6公里山坡地,。因該地最大村落為福黎溪,故稱福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蓬星村
  • 面積:耕地面積525畝
  • 海拔:270米
  • 總戶數:328戶
歷史沿革,安溪縣蓬萊鎮蓬星村委會概況,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人口、土地面積,歷史人文,領導班子,

歷史沿革

原隸屬鴻福鄉,明清屬修仁鄉崇善里。民國三十五年屬蓬萊鄉登山保。1952年屬第三區登山鄉,1958年成立蓬萊公社屬植洋大隊,1984改為蓬星村委會。1959年析出植洋村時,蓬星歸屬植洋村。1961年8月再從植洋析出為獨立村,稱福洋大隊。1982年,因與祥華鄉福洋村同名,故改為蓬星。村委會設在大壽,轄8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劉、吳、傅姓。

安溪縣蓬萊鎮蓬星村委會概況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蓬星村系泉州市安溪縣蓬萊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安溪縣西南部,距縣城約25公里,東與登山村接壤,西與植洋村交界,北連鴻福村,南鄰福山村。

人口、土地面積

蓬星村村落面積2.84平方公里。蓬星村全村山地2000畝,總人口1338人,3個自然角落,12個村民小組。主要生產種糧、種茶、勞力外出勞務較多。現有村內有三個字姓,即姓劉、吳、傅。劉姓福黎溪角落1、2、3、4、7等五個生產小組,約120戶,500多人口。

歷史人文

由蓬萊劉姓第八世劉繩模公生有七子,即第五劉宣和、第六劉荘正、第敦城是開基,據說,過五層溪看母鴨到福黎溪,母鴨每日生雙蛋,就此安居樂業,子孫昌盛,於1726年兄弟三人協力向姚姓置地築祠,號曰黎溪祖宇,清中晚期出有劉文尉、文炳兄弟同科,現保留牌匾兩塊,旗桿石兩對,祖祠門口庭。
吳姓由福山村吳姓來蓬星村遠壽院定居,至今興傳在家300多人。
傅姓,由本鎮丁山村論尾祖傅積善分來,蓬星村興建傅氏學堂墘祖宇,至今已興傳在家400多人。
福黎溪劉氏的歷史概況
我劉得姓始祖出自河南固始,至唐末劉楚官居光州大都督,其子劉翱、劉翔、劉幽入福建為官,定居建寧崇安麻沙。劉翱第九子劉鑄官任江、浙、淮西路到置大使兼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時泉尚春隨遷居京口,即今江美鎮江,率部撫西夏,護川陝,戰金兵,創順昌大捷,成為南宋與岳飛齊名民族英雄。劉鑄死於軍營,其三子劉隨父側,恐兀朮毀父屍,迎柩南下卜葬安(系長泰里)。劉明之子劉遜徙石獅祥芝,娶石獅楊氏女為妻,後衍傳二十四派,子孫興旺發達,分布泉州各地,拓展漳州、廣東、台灣、南洋,有遷江浙、山東、東北等地,尊奉劉鑄為祥芝開基一世祖,至祥芝六區分一支拓安溪,十一世由安溪分一支拓蓬萊。
蓬萊劉氏開基始祖,劉欽,字素軒定居蓬萊後尊劉欽為蓬萊開基一世祖,至八世劉繩模生七子,分四、五、六、七子遷徙福黎溪時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公元1722年,福黎溪開基始祖宜和、荘止、敦誠兄弟三人,以耕讀傳家,子孫昌盛,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兄弟三人協力向姚姓置地築祠,號曰藜溪祖宇,清、中、晚期出有。兄弟同科,提標守府,祖祠文革被毀,牌匾亦然,今已恢復牌匾兩塊,且還保留旗桿石兩對於祖祠門口庭。

領導班子

柯懷蓮
書記、主任
傅志良
支委
劉海根
支委
劉書田
村委
劉明計
村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