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甌(ōu),形如仰鐘,上有蓋,下有茶墊。蓋甌本為宦家供客自斟自啜之器,因有出水快、去渣易之優點,潮人也樂意採用,尤其是遇到客多稍忙的場合,往往用它代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蓋甌
- 外文名:Cover - up
蓋甌的歷史,套用,
蓋甌的歷史
有關蓋甌的較早記載,見於漢代許慎《說文解字·第五上》:“(上有下皿)(音you),小甌也。”同書“第十二下”則載:“甌,小盆也。”宋代高承《事物紀原》作進一步發揮說:此即揚雄《方言》的“甌甂(音bian)”;揚雄、許慎都是漢朝人,他們所記,不是戰國就是秦漢時期器物的規制和用法。所謂夏、商、周“三代飲燕之具”,其實均屬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禮器(即“俎豆”)。高承的話,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最早的飲茶器具,多與食具、酒具、祭具共用。因而大致相似的一種茶具,如“蓋甌”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使用場合、不同的使用方法等情況下,便會隨著出現相應不同的稱謂:時代區別——三代統稱“俎豆”;秦漢稱“(上有下皿)”、“甌甂”。地域區別——蘇杭稱“蓋茶碗”;潮汕稱“蓋甌”。用法區別——禮器稱“俎豆”,泡茶稱“蓋甌”、“蓋茶碗”;用於一人一甌自斟自啜,稱“蓋杯”,用以沖泡茶葉,則稱“蓋甌”、“蓋茶碗”。習慣用語區別——俗話稱“小盆”、“小甌”,載文稱“(上有下皿)”、“甌”。弄清楚了這些稱謂的來龍去脈,我們就不會被各種叫法所惑。
套用
蓋甌用於泡茶,有清一代最為時尚。而且因為它在納茶或去除茶渣時的簡易、便捷,利於保溫、保潔,又兼有茶壺的某些功能,仍然普遍受到泡茶家的歡迎。但在工夫茶具中,對比茶壺而言,蓋甌還是被當作“權宜為之,不視為常規也”的器皿。其地位遠沒有茶壺那么尊貴。
清代的蓋甌,多有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的。入畫的題材豐富多彩,有山水、人物、飛禽走獸、花卉蟲魚等。圖中所示,乃同治“若深珍藏”蓋甌,由甌托、甌身、甌蓋三部分組成,高9厘米,口徑13.8厘米。蓋銘與底銘皆書“若深珍藏”。甌蓋和甌身的裝飾,都用釉下青花繪團花纏枝紋飾,純屬手工畫成,工夫細緻,線條流暢,未見有印戳痕跡。茶甌敞口,深腹,往下漸斂,圈足。蓋面略鼓,圈紐。托子為銅質,菊花形邊沿,敞口,淺腹,足外撇,內空心,僅容茶甌足嵌入,中心邊緣壁立,可防茶水滴漏。綜觀全器,實在不失為眾多植物圖式蓋甌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件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