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蒼溪武當山
- 地理位置:嘉陵江中游的四川蒼溪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
- 著名景點:紅軍渡紀念園,西武當山道教文化園等
地理位置,文化底蘊,主要景點,蒼溪·西武當山,歷史淵源,後期建設,塑像意義,相關動態,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地占嘉陵江三百里,根尋巴國五千年。”地處嘉陵江中游的四川蒼溪自西晉太康年間置縣,迄今已歷1700餘年,但道教在這片土地上的傳播和興盛比置縣歷史尚早100多年,道教文化歷史悠久。
蒼溪武當山位於四川省的蒼溪縣境內,蒼溪城東南3公里處的塔山灣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依山傍水,地勢險絕,山岩陡峭,林木蔥籠。嘉陵江由北而南,景色宜人。是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強渡嘉陵江戰役紀念地,屬於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背後就是武當山。
《蒼溪縣誌》載:“武當山在縣東五里,其形如屏,塞大江之流,上有供城樓,昔傳‘日見千人拱手,夜觀萬盞明燈’”。“武當山形如筆架,塞大江之流,上建武當廟,以鎮水口。”“武當山由避塵南迤西去,以當嘉陵江東下之沖。山勢壁立陡絕,水為倒流,不見出口,與奎閣隔江而峙,蓋縣治之鎖鑰也。
蒼溪西武當山景區地處嘉陵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距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閬中18公里,緊臨劍門雄關、女皇故里、紅色巴中、朱德故里、小平故居、生命家園唐家河等國家級重點旅遊景區,是一個集生態旅遊、休閒旅遊、道教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景區占地5000餘畝,由紅軍渡紅軍文化旅遊區、西武當山道教文化旅遊區和嘉陵江杜里壩水上休閒旅遊區三部分組成,有紅軍渡紀念園、武當山森林公園、中華百家姓氏追蹤園、相思書法碑林園和鄉土樹種博覽園五個主題園區。
文化底蘊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產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它積澱了底蘊豐厚的道教文化和旅遊資源。道教瑰麗的宮觀建築、玄妙的雕塑繪畫、神秘的健身方法、奇妙的道家音樂、香菸繚繞的祈禱福氣氛等,構成了靜態或動態的旅遊景觀,經歷不息地吸引著無數的遊客。
蒼溪道教發端於雲台山雲台觀,其傳播和活動中心隨著歷史的進程而興衰發展。蒼溪置縣後,得益於嘉陵江水運之便,縣城東郊的武當山逐漸成為主要的道教場所。
武當山從嘉陵江邊突兀而起,山勢巍峨挺拔,滔滔東下的江水為之“曲肘”,折而向南,因其形如筆架,古稱筆架山。西晉初年山上即建有道觀“玄武廟”,宋朝時因避諱宋真宗所尊崇的趙玄朗而改為“真武宮”。道教極為興盛的明朝永樂年間,又大興土木,擴建真武宮,並將山名改為“武當山”。之後,又在山腰“二仙坪”的峭壁懸崖間鑿建了老君洞、天師洞、八仙洞、娘娘洞等數十處神仙洞府,武當山遂成為一個規模更加宏大、道教文化氛圍更加濃郁的道教場所,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西部正一道主要活動中心。
縱觀全國,以“武當”命名的道教名山分別位於湖北、山西、河北、江西境內,而在中國廣袤的西部地區,以“武當”命名的道教名山僅有蒼溪武當山。
2005年,蒼溪縣著手復建西武當山真武宮。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全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道學院副院長張繼禹大師親筆為蒼溪武當山題寫了山名——“西武當山”。
蒼溪,人稱“道教之鄉”,也是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悟道、傳道、試法煉丹及升真之聖地。
蒼溪武當山,又名五當山,是蒼溪縣城近郊的風景名勝,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道教活動場所。關於蒼溪武當山的命名,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據《蒼溪縣誌》記載:“武當山在縣東二里……以當嘉陵江。東下之沖……蓋縣治之鎖鑰也。”因此,前人認為此山是道教信奉的太陰水神玄武立於嘉陵江東下之衝口,故將此山取名為“武當山”,如今在山之左麓仍存有太陰洞。
還有一種傳說是,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曾得到真武大帝的幫助,並最終奪取了皇權,因此在他登基後下令全國各地都要供奉真武大帝。因此各地道觀根據與湖北武當山的不同方位,分別以武當命名宮觀所在之山。這樣,就有諸如北武當、南武當、西武當之類的武當山出現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蒼溪武當山因地處西部,故稱“西武當”,而在自豪的當地人口中,它就是“武當山”。
在武當山之巔,絕壁之上,建有真武宮,祀真武大帝。相傳此殿毀於明末兵火,一直到清乾隆年間才得以重建。整個建築為長方形四合院,院東南有戲樓及奎星閣,院北為大殿,殿內塑真武像。在真武像的後面懸掛一面銅鏡,此鏡最初鑄造於明隆慶年間,取名“真武鏡”,也被民間稱為“照妖鏡”。
坊間傳聞,此鏡通靈,因此屢遭梁上君子盜竊,幾經損壞,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經由縣中高匠重造,方成全璧。在真武殿內,多有石刻神仙像,配享真武大帝。自乾隆年間重建後,真武宮一直都是當地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史志上曾經用“日見千人拱手,夜觀萬盞明燈”來形容,足見興盛。
上世紀中葉,真武宮遭到嚴重破壞,部分倖存的文物散落民間。那面承載著傳奇故事的銅鏡,幾經輾轉,現今靜靜地躺在蒼溪縣文物管理所內,用它那國家級文物的厚重身份,向人們映照出屬於歷史、屬於宗教的文化底蘊。
主要景點
1.紅軍渡紀念園
紀念館位於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蒼溪塔山灣主渡口紅軍渡。2001年,紅軍渡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紅軍渡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精品之一。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的建設得到了中宣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委、省政府、廣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在2007年春節前面向社會開放。
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以珍貴的圖片資料和實物為載體,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紅四方面軍創建川陝根據地、強渡嘉陵江、揮師長征的過程,目的是要用紅軍長征勝利的生動歷史和英雄壯舉,在廣大幹部民眾中深入開展長征精神、革命傳統、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宣傳教育。激勵和動員人民民眾為奪取新長征的勝利而奮鬥。
2.鄉土樹種博覽園
蒼溪不僅是全國庭院經濟示範縣,同時也是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總面積達2300平方公里的蒼山溪水,森林覆蓋面積巨大,綠色蒼溪聞名於世,更引動了歷代無數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
唐代詩聖杜甫留下名句“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而“最憶蒼溪縣、送客一亭綠”的南宋詩人陸游,更是在離別蒼溪三十五年之後,他83歲臨將辭世時,還特意寫下‘自笑遠遊身未已,年來頻夢到蒼溪”這樣情真意切的詩章,不能不讓人們感受到蒼溪綠色山水給人的無窮魅力。
為了讓蒼山更青,溪水更綠,讓千秋萬代永遠傳承珍視生態環境的傳統思想理念,景區專門撥地150畝,收集構成蒼溪綠色寶庫的各類鄉土樹種130多種,讓大家賞析。
3.西武當山道教文化園
武當山頂有玄祖廟·宋祥符間因避聖祖趙玄朗諱始改“玄武”為“真武”;消避康熙玄燁諱,也以“元”代“玄”(見趙彥衛《雲麓漫鈔》),故又叫玄武廟、真武廟、元祖廟、武當廟。此廟始建於何時不可考。但明隆慶年間已有此廟,距今至少四百多年歷史。“玄武”乃四象之一。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組成龜蛇相纏之象。玄、龜、武、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鱗甲曰武”。《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李賢註:“玄武,北方之種,龜蛇合體”,為我國古代神話中北方太陰之神。故道教信奉玄武,輒以龜蛇二物之象置於其房。玄武象則披髮、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黑旗。
由此可見,前人以北方太陰水神玄武當嘉陵江東下之沖,以鎮水口,故將此山取名“武當山”。今山之左麓尚有太陰洞,傳說能順民意,晴雨靈驗,皆水神玄武之神威,故百姓立嘉應廟祀之。
4.西武當山森林公園
武當山森林公園是武當山名勝風景區重要組成部分,面積約占其三分之一.它是以武當山林場為載體,以五龍宮景區為重點的新型旅遊項目.是休閒、避暑、度假、療養、觀光探險的理想場所.
5.中華百家姓氏追蹤園
百行孝為先。尊崇先賢,承繼傳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中華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現。為了弘揚中華姓氏文化,讓列祖列宗的勳績昭示,激勵後人奮發有為,景區專門闢地40畝,建成中華百家姓氏追蹤園,以供遊客尋根、溯源、參碣和祭拜。本園主體構架為十字坐標狀。縱軸線由龍鳳大道、山門、祭拜台、華母亭等景觀組成,橫軸線由祭拜台分左右各列五十大姓
蒼溪·西武當山
蒼溪紅軍渡位於四川省的蒼溪縣境內,蒼溪城東南3公里處的塔山灣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依山傍水,地勢險絕,山岩陡峭,林木蔥籠。嘉陵江由北而南,景色宜人。是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強渡嘉陵江戰役紀念地,屬於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歷史淵源
1933年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進。國民黨軍閥田頌堯部糾集53個團的兵力,在長達200公里的江防線上重兵把守,嚴密布防,妄圖憑藉嘉陵天塹,阻我西進,伺機圍攻四方面軍,為粉碎敵人的陰謀,貫徹中央“渡江兩進、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紅軍以塔子山為主渡口強渡嘉陵江,向敵人展開猛烈的攻擊。大軍西進,勢如破竹,國民黨慘澹經營的江防,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紅軍揮師北上,踏上新的征途。
後期建設
為緬懷紅軍將士的英勇業績,紀念紅軍勝利渡江,蒼溪人民將塔子山下的渡口命名為“紅軍渡”。1980年7月,“紅軍渡”被省人民政府確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八一”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六十周年之際,一座雄偉的紅軍渡江塑像聳立在嘉陵江邊,給這片滲透紅軍鮮血的英雄土地增添了新的風采。
塑像意義
塑像系紫銅板冷鍛製成。高9米,長13米,生動再現了紅軍渡江的戰鬥場景。塑像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徐向前元帥揮毫題寫的“紅軍渡”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鑲嵌在黑色大理石上,格外光彩奪目。底座上是三名紅軍戰士和二名赤衛隊員的半身塑像。他們怒目圓睜,雙唇緊閉,機警地注視敵情。仿佛當年波濤洶湧,江風呼嘯,殺聲震天的情景再現。英勇的戰士冒著敵人的炮火,飛波逐浪,勇往直前。整個塑像,如脫弦之箭,似凌空飛鷹,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紅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現在,紅軍渡和附近的武當山、崇霞寶塔等景點一道開發建成了風景區。進入景區,塔樓亭台,掩映在綠蔭之中;挺拔的塔松蒼翠欲滴,葳蕤的萬年青長伴忠魂。紅軍紀念館和碑林展示了紅軍當年的英雄業績。登上紅軍渡,馳目騁懷,但見雲山蒼蒼,江水泱泱,讓人賞心悅目,逸興遄飛。這片融入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景區,正受到眾多旅遊者的青睞。
相關動態
千里嘉陵行 最憶蒼溪綠
在1月22日召開的全省旅遊工作會上,蒼溪縣一舉獲得了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和2009年旅遊工作先進單位雙榮譽稱號。這一成績的取得,再次彰顯了“低碳蒼溪縣,走了還想來”的名片元素,而且這一品牌已在全省鄉村旅遊創建中展示得淋漓盡致——
千里嘉陵行 最憶蒼溪綠
——寫在蒼溪縣榮獲全省鄉村旅遊示範縣、旅遊工作先進單位之際
記者 陳道明
“最憶蒼溪縣,送客一亭綠。”八百年前,南宋大詩人陸游遊歷蒼溪,歌以詠之。
深挖梨鄉文化內涵,唯有尋求新的突破點。蒼溪縣決策者思路清晰。“依託千古梨鄉、中華紅心獼猴桃原產保護地兩大全國特色產業,興辦大旅遊,帶動大產業,拓展大市場,實現大效益,才能打造和延伸以旅遊為核心的最大化、持久化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互動共融。”蒼溪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任華兮深有感觸地說。
數據顯示,2009年,蒼溪縣接待遊客數量突破1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52億元。實踐雄辯地證明:依託良好生態、厚重文化和特色產業,打造鄉村旅遊景區、庭院文化和精品線路,“低碳蒼溪縣,走了還想來”的鄉村旅遊品牌效應凸顯。
一軸二線三環
景區、文化、線路的類比
1月22日,蒼溪獲得全省首批僅有的17個鄉村旅遊示範縣之一,全省64個旅遊工作先進單位之一。
透過這一榮譽,我們循著“千里嘉陵行,最憶蒼溪綠”這一主線,蒼溪縣鄉村旅遊路線圖徐徐拉開——
2009年3月,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縣(鄉鎮、村)創建工作在蒼溪縣率先啟動。該縣抓住以紅軍渡·西武當山景區為龍頭的經典旅遊景區建設,打造以休閒觀光旅遊為主的嘉陵江流域為主軸,生態文化旅遊黃金線和以現代農業觀光園區、鄉村旅遊景區、生態度假旅遊區為輔的“二線三環”鄉村度假旅遊精品線。
是年,紅軍渡·西武當山景區建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中國道教西部正一道中心,武當山森林公園建成了省級森林公園,九龍山啟動了創建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新店子旅遊區正全力打造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元壩鎮將軍村“游東河風光、賞民俗文化”,陵江鎮紅旗橋村“觀嘉陵勝境、攬梨園風光”,禪林鄉青山觀村“游狀元故里、采漢昌遺風”,雲峰鎮獅嶺村“游百里香雪海、品中華雪梨宴”等鄉村旅遊節點應運而生。
去年11月24日,作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蒼溪梨文化博覽園通過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復檢。這標誌著該縣拉開了建設嘉陵第一庭園鄉村旅遊區、三井山區現代農業園區和白橋壩、蕎子壩、蘭池壩等現代農業觀光園區的大幕。目前,全縣建成1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個全國民間藝術之鄉、6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3個省級文化先進鄉鎮、8個省級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園區、17個省級生態村,貫穿全境的梨鄉風情鄉村旅遊線路被評為四川省十佳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資源轉化
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起興
2009年3月18日,已連續舉辦七屆的蒼溪梨花節如約而至,前後共接待遊客90餘萬人次、自駕游車1.2萬餘輛,旅遊收入超過1億元。
“創建鄉村旅遊示範縣,成敗在於如何發展旅遊產業,核心在於培育和構建旅遊產業體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海生闡釋深刻。
圍繞綠色現代農業,蒼溪著力提升“六個一+三配套”戶辦工程生態家園細胞建設,“春賞花、夏乘涼、秋品果、冬觀雪”的生態家園觀光游和“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摘農家果、聊農家事、享農家樂”生態農業觀光游特色鮮明。
鄉村旅遊產業鏈條延伸,蒼溪民俗文化資源的當量釋放如井噴:圍繞特色旅遊商品辦旅遊,川北古玩藝術城建成了全省首批、川東北唯一的四川省AAAA級特色旅遊商品購物集散基地,手工鞋墊、歧坪絲毯、喚馬剪紙等民間工藝產品和獼猴桃飲料果脯等地方工業產品供不應求,蒼溪雪梨、紅心獼猴桃、岳東掛麵等地方農特產品附加值成倍增加。“蒼溪盤歌”、“川北婚俗”等地方民間藝術,“火燒怪獸”、“玉女鑿溪”等梨鄉民間傳說,中國水泥畫、中國版畫等鄉土民間文藝,地方文化品牌效應凸顯。
低碳產業、低碳環境、低碳家園、低碳文化……蒼溪以鄉村旅遊迎來了“走了還想來”的美譽,以“走了還想來”豐富了低碳經濟的內涵。
地圖信息
地址:蒼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