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地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為劑。具有健脾燥濕,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脾經受濕,下血痢。
基本介紹
- 出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 組成:蒼朮二兩,地榆一兩
- 功用:健脾燥濕,涼血止血
- 主治:脾經受濕,下血痢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蒼朮二兩(60g),地榆一兩(30g)。
用法
上銼,每服一兩(30g),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溫服。
功用
健脾燥濕,涼血止血
主治
脾經受濕,下血痢。
方義
蒼朮燥濕強脾,昇陽而開郁;地榆清熱涼血,酸收能斷下,為治血痢腸風之平劑
加減化裁
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如小便不利,加茯苓一二錢。腹痛漸已,瀉下微少,宜訶子散止也。
附方
蒼朮地榆湯
組成:炒蒼朮三兩(90g),炒地榆一兩(30g)。
功用:燥濕涼血,健脾止瀉。
主治:脾經受濕,血分有熱,泄瀉稀水,或痢疾下血,或腸風便血,血色紫暗。
出處:《成方切用》方
重要文獻摘要
1、《醫林纂要》:蒼朮燥濕開郁,地榆酸寒色紫,以專區下焦大腸血分之熱,瀉肝斂氣,用其酸以收,以斷下也。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蒼朮燥濕強脾,昇陽而開郁;地榆清熱涼血,酸收能斷下,為治血痢腸風之平劑。
3、《醫方論》:一燥濕,一涼血,亦治下利之正法。然止此二味,尚未足以扶正和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