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

蒺藜子別稱蒺藜,對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等症有治療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蒺藜子
  • 別名: 蒺藜 七厘子 白蒺藜 刺蒺藜
  • 來源:《肘後方》
  • 功效:延年益壽
蒺藜子簡介,方劑主治,功能與主治,用處,

蒺藜子簡介

別名: 蒺藜 七厘子 白蒺藜 刺蒺藜
處方來源: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一○○。
白蒺藜眼科用藥

方劑主治

卒中五屍,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旁攻兩脅,或(石累)塊踴起,或攣引腰脊。耳聾。苦溫補腎,辛溫瀉肺氣而散肝風,益精明目。
方劑功效:延年益壽。
製備方法:蜜為丸,如胡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2丸,1日3次。

功能與主治

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
用於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用處

1、腰脊痛。用蒺藜子搗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通身浮腫。有杜蒺藜每日煎湯洗。
3、大便風秘。用蒺藜子(炒)一兩、豬牙皂莢(去皮、酥炙)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鹽茶湯送下。
4、月經不通。有杜蒺藜、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5、難產(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貝母各四兩,共研為末,米湯沖服三錢。過一會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藥。
6、蛔蟲病。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陰乾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多年失明。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陰乾搗成散,生前了一匙,飯後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牙齒動搖。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錢,加水淡漿水半碗,鹽少許,溫時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燒灰貼牙,亦能固齒。
9、鼻塞多年,不聞香臭。用蒺藜兩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臥。滿口含飯。隨好以藥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噴出一、兩個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10、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共研為末。加醋調勻。夜塗臉上,清晨洗去。
11、白癜風。用白蒺藜子六兩,生搗為末。每服二錢,熱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後斷根。服至半月時,白處見紅點,即預示有效。
12、疔腫。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搗爛,以醋調勻封瘡上。拔根即愈
圖片
蒺藜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