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湯包

蒸湯包

湯包是江南地區對餛飩的稱呼,蒸湯包更是江南的名小吃。蒸湯包一般在早餐店裡很容易找到,當地人也把它當正餐吃。蒸湯包種類豐富,除了鮮肉湯包,還有筍乾、梅乾菜、豆腐乾等其他口味。最有名的當屬新昌蒸湯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蒸湯包
  • 外文名:steamed wonton
  • 分類:浙菜
  • 主要食材:麵粉,鮮肉,筍乾,豆腐乾
分類,生產製作,飲食文化,

分類

蒸湯包分肉湯包和素湯包。肉湯包的主要餡料自然是鮮肉,在配以純正的紹興黃酒、醬油和蔥頭等作料攪拌而成。吃純肉餡湯包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素湯包和葷素湯包。聰明的江南人能把所有好吃的元素都融合到湯包里,筍乾、豆腐乾、茭白、梅乾菜等等,都使湯包更加美味。
蒸湯包
蒸湯包

生產製作

讓蒸湯包口感好的關鍵是,餡要足,皮要薄。湯包製作並不難,美味的關鍵是餡料的調配,肉肥瘦的比例,醬油和黃酒的比例,蔥頭的多少,蔬菜的新鮮程度等等,都直接影響蒸湯包的口感。江南人講究食材的新鮮,湯包的原料當然也得是最新鮮的。
蒸湯包
蒸湯包
包好的湯包直接上鍋蒸熟就行,極大地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注意湯包在包好到蒸熟之間的時間越短越好,一來是影響餡料的新鮮程度,二來湯包皮放久了容易風乾,影響口感。蒸好的湯包如果在上面刷一層醬汁和鋪一層雞蛋絲,更是美味。

飲食文化

蒸湯包在新昌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在新昌人們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家家戶戶吃湯包。這特具異彩的風俗,說起來還是明代何鑒(1442-1522)尚書為民辦實事留下的遺風。
相傳明代弘治年間,新昌連年大災,饑民遍野。何鑒尚書正因母喪丁憂在家,為此奏請聖上開倉賑濟。皇上派出欽差到新昌察訪,時間恰巧就在五月五日端午節。
那時,我們新昌和別的地方一樣,在端午節也作興吃粽子,因而至今還流傳著“吃過端午粽,還要凍三凍”的諺語。欽差選在五月初五到新昌,顯然是衝著端午粽而來,想從一隻粽子看災情。這自然沒有瞞過何尚書。按何尚書的想法,端午是民間的重要節日,不能因受災而不過,也不能讓端午粽叫欽差抓著把柄而不開倉賑災。他想了一天一夜,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如今新麥已經收穫,何不來個“麥出不吃米”,以湯包代粽子呢?湯包這種小吃,其味鮮美,不失為節日食品;兼而喝湯,災情自現,可謂兩全其美。第二天,他到縣衙找到知縣。知縣也在為賑災和欽差端午察訪事犯愁。聽何尚書一說,連聲“好好好……”於是,由縣官和何尚書分別派人通知鄉民:“災年過端午,不吃乾來只喝湯,不包粽子吃湯包。”
縣官和尚書公吩咐下來,有誰不依呢?端午那天,果然沒有一家包粽子,家家裹起湯包來了。至於湯包餡子,真是五花八門。買得起肉的自然裹鮮肉湯包。買不起肉的,買點蒲瓜、豆腐乾、蔥頭等,切成細末,用油一炒,芡上山粉,美其名為素湯包。倘若加上一些肉末,就謂葷素湯包。有的一文不名,家有現成菜乾、筍乾,又別出心裁地做出菜乾湯包、筍乾湯包。真是名目繁多,風味別異。何尚書還聯絡鄉賢,開私倉施麥粉以濟災民,一個大災之年的端午節,倒也過得別有一番風情。
卻說欽差大臣果在端午那天到新昌,微服察訪,只見家家戶戶都在喝湯,竟見不到一隻粽子。悄悄來到尚書府,何尚書一家老小也在喝湯。這位欽差立即返回京都,啟奏皇上說:五月端午節,天下都吃粽,唯獨新昌縣,不見粽子影。就連尚書府,一家盡喝湯。皇上一聽,二話不說,就下旨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還額外免了新昌三年錢糧。
此後,新昌百姓為不忘何尚書為民請賑濟辦實事的恩德,端午節吃湯包就一直沿襲下來,以至成為一個獨異的風俗。隨著時代的變遷,蒸湯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端午吃蒸湯包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粽子,便放到過年去包了,也就有了正月初一吃解縛粽的習俗。
相關資料:新編《新昌縣誌》載,何鑒父母亡故,兩次返籍,倡議或奏請築長堤、請度田、減軍需、革冗員、改京運、除徭役、減圖里(舊制有三十二里,議歸併十之一,以減輕百姓賦稅免擔)、請賑濟[弘治十六年(1503)大災,縣內饑民遍地,請開倉賑濟,全活甚眾]、遷倉廒、修通衢等十件實事,縣人立祠(即何鄉德祠,原址在城東外田川墩46號)頌其“十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