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縹侯氏

蒲縹塘子溝的侯氏家族,是南遷而來的平遙後裔。侯氏家族目前在塘子溝已達300多戶,加上移居其他村寨的侯姓人家,目前總人數已達1000多人,其厚厚的一本《侯氏家譜》,明明白白地記錄著他們家族南遷的原因。明洪武年間,其一世祖侯愷,初在南京為官,後被封為武德將軍,隨藍玉、沐英西征雲南定居金齒(今保山),後遷居蒲縹塘子溝及騰衝縣的娘娘廟一帶,長期以耕種務農為業,他們的後人除極少部分還偶爾從事一點小販式的小本經營之外,當年平遙人那種吞吐華夏的商業行為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縹侯氏
  • 出處:《侯氏家譜》
  • 人數:已達1000多人
  • 戶數:300多戶
史料記載,由商而農,歷史貢獻,

史料記載

據有關史料記載,平遙人由於家鄉土地貧瘠而“走西口”,形成了一種“以商為本”的商業人格,對從政、為農的意識較為淡薄。但歷史的“魔棒”偏偏將其祖先推向了政壇,並將後裔也拉向了務農為生的田野,這種命運的轉換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細細一想,從人生“運作”的本意看,當年的“走西口”實屬無奈,生存保證在一個舒適平穩的環境裡,這或許是每一個人的最佳選擇。

由商而農

當生意意識極濃的平遙侯氏家族隨其祖先侯愷南遷到蒲縹以後,發現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四季如春,靠務農耕作已經完全可以使自己的家族衣食不愁、平安無憂,因此,當年前輩人那種為養家餬口而淚灑“西口”的艱難奔波已經沒有必要。但平遙人畢竟是平遙人,祖先獻身於商業的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世代相傳,雖然由商而農的生存方式改變了,但與命運抗爭的祖傳遺風沒有變。向我們介紹侯氏家族歷史演變的侯氏第十九代孫、退休教師侯老師對說,他的爺爺與其他的侯氏後裔也曾做過商人,諸如趕著馬幫馱土特產到外地去做點小生意,但大部分侯氏家族已不將其當作一種主業,而是貼補家庭生活的一種輔助性的“小商”行為。

歷史貢獻

侯氏家族定居塘子溝以後,與其他遷居蒲縹的漢族移民一起,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蒲縹,使當時偏僻閉塞、靠近“夷方”的邊沿驛站,逐步發展成一個農業極為發達的高山盆地。儘管從商的意識淡化了,但平遙人的精明能幹的“血脈”仍然流淌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耕作里,直到解放初期,侯氏沒出過幾家商業大戶,但卻出過幾家在當地頗有影響的靠耕作為生的“農業地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