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溪小志》是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顧傳金 。
基本介紹
- 書名:蒲溪小志
- 作者:(清)顧傳金 輯,閔行區區辦公 整理
- ISBN:9787532534524
- 頁數:124
- 定價:14.00元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1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蒲溪小志》(顧傳金輯),書分四卷,成書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秋後,記載了七寶鎮近千年政治、經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概況,文簡而不繁,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取自乾隆年間的府志、縣誌,並增補了諸多民間口碑、見聞等地方資料和歷代詩文。它是後人了解和研究七寶歷史*有價值的地方文獻。
內容簡介
鄉鎮作為城市與農村的中介,在城市化過程中起著特殊作用。因此,城市史研究不應只停留於城市市區的研究,而須進一步拓展到鄉鎮層面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闡明城市化的深度與廣度、輻射力與吸引力。尤其在當今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中,發掘鄉鎮的歷史文化特點,對加速鄉鎮的城市化進程,促進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江南是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這與其歷史上城鄉互動活躍、城鎮林立密切相關,故而弄清該地區鄉鎮的興起發展及其盛衰起伏情勢是極其必要的。
有鑒於此,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江南名鎮志》叢書,希望通過整理出版江南地區著名鄉鎮的地方志,為廣大讀者提供閱讀和研究之便。這套叢書不像一般的古籍點校本,找幾個人標點句讀就了事,而是邀請該鄉鎮土生土長的專家學者利用熟悉家鄉風土人情的優勢,進行標點整理,凡錯必糾,凡訛必注,因而更為可靠,更具有權威性。此外,每種鄉鎮志還附有本鄉本鎮的古今地圖及彩色風景名勝照片,尤使全書顯得圖文並茂,興味盎然。
這套叢書率先推出《蒲溪小志》和《南翔鎮志》、《安亭志》3種。它們都編纂於嘉慶、道光年間。前者實乃七寶鎮志,成書後未見刊行,建國初才據抄本排印,內部發行,這次以該排印本為底本,參以各種抄本出版,系其首次正式出版面世,書後還附有兩種主要抄本的異同對照表。後兩者在嘉慶年間便已付梓,民國時期又經過校勘重印,較為精審,但此次出版仍取嘉慶本為底本,以存真求實,保證可信度。
我國自古就有纂修地方志的優良傳統,早在戰國時代,便出現了最初的修志實踐。經過兩千多年的摸索、探究,至清代臻於全盛,不僅體例完備,內容宏富,而且量多質優,種類齊全,除省、府、州、縣外,鄉鎮也加入修志的行列,創歷代未有之記錄。據統計,我國現存八千多種地方志中,清代纂修的就有五千多種,占70%左右,其中鄉鎮志不在少數。上述三志即清代鄉鎮志大盛時之產物。它們分別記述了七寶、南翔、安亭三鎮的歷史沿革、經濟概況、社會習俗等,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上海人文歷史的重要文獻。
首先,三鎮都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而且明清以來一直是賦稅重出之地,因此,建置多變,區劃複雜,經鎮志編纂者認真考求、多方查證,始得一一釐清其沿革,為後人了解各鎮的淵源流變和來龍去脈提供了方便。
其次,三鎮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但其興衰卻與水利、水運的好壞密切相關。水利修,則商賈集,田事舉;水利不修,則斥鹵沙積,民生蕭索。由此可見,興修水利是農業社會的頭等大事,即使水鄉也不免。鎮志中所保存的大量這方面材料,可為我們研究城鎮與水利的關係以及中國古代四大政之一——河工的運作情況提供第一手資料。
第三,三鎮盛產棉花,棉紡織業發達,所產之土布品種繁多,有扣布、標布、稀布、漿布等,光潔厚實,質量優等,全國聞名。因此,這裡店鋪林立,商業興旺,俗尚奢華,不僅婚喪嫁娶講排場、擺闊氣,而且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也應有盡有、豐富多彩。當然,不良風尚如賭博、鬥蟋蟀、吸鴉片等也攙雜其中,屢見不鮮。凡此種種,鎮志均作詳細記載,可備社會經濟史研究者一閱。 第四,三鎮工商業的繁榮,必然促進文化的發展。明清兩代,七寶、南翔、安亭三地人才輩出,不僅科甲蟬聯不絕,名臣大儒,布滿朝野,而且秀民畸士、良醫巧匠等也代不乏人,因而這裡人文薈萃,常有賢人名流如趙孟FDA9、歸有光等光顧。他們或結社集會,或讀書課徒,或以詩畫會友,鎮志中留下不少關於他們行蹤及事跡的記述,這對後人研究元明清時期江南士大夫的文化心態、生活情趣、行止交遊等均不失為可資採擇的資料。
除上述外,鎮志中收錄的大量詩文還可以補現存一些文獻資料之不足。如《蒲溪小志》中林則徐關於保留蒲匯塘攔潮大壩的批文,即為中華書局出版的《林則徐集》所缺。而《安亭志》中《募修圓元道院疏引》等4篇詩文,則為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嘉定錢大昕全集》所無;《下第歸安亭寄友人》等詩文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震川先生集》所遺。《南翔志》中有關南翔寺的詩文《建山門並橋記》、《南翔寺詩》等也為《全宋文》、《全宋詩》等漏收。上述詩文本已散佚失載,但經鎮志輯錄,恰可拾遺補缺。
地方志包羅萬象,涉及面廣,歷來被視為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繁博豐贍的文化瑰寶。誠然,《江南名鎮志》叢書亦在此列。叢書各志不僅體現了清代修志的水平和成就,而且與具有存史、資治、興利、教化之功能,相信隨著它們的出版,將會對城鄉一體化建設、對方誌學研究的深入、對上海史研究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有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