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太清觀

蒲江太清觀

太清觀位於蒲江縣鶴山鎮之長秋山巔,海拔達898米。站在山巔,周圍層巒疊嶂,千山萬壑,氣勢雄偉;遠處蒲江、眉山、彭山、新津、邛崍幾縣的田原、河川盡收眼底;遙望西北,連綿的雪山白雪皚皚,運氣好時,還可望見娥眉山金頂。這裡生態絕佳,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是涼風習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蒲江太清觀
  • 地理位置:四川浦江縣
  • 類型:道觀
  • 特點:道教聖地
  • 海拔:898米
簡介,歷史,民間故事,地筍子,成仙洞,佛爺山,張陵與百家井,

簡介

太清觀位於蒲江縣鶴山鎮之長秋山巔,海拔達898米。站在山巔,周圍層巒疊嶂,千山萬壑,氣勢雄偉;遠處蒲江、眉山、彭山、新津、邛崍幾縣的田原、河川盡收眼底;遙望西北,連綿的雪山白雪皚皚,運氣好時,還可望見娥眉山金頂。這裡生態絕佳,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是涼風習習。

歷史

蒲江縣太清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東漢順帝時,張陵創立道教,於汗安元年(公元142年)開立二十四治(道教最早的二十四個傳播基地),太清觀即二十四治之一,稱主薄山治。相傳,“汗主薄王興好道,一日遇白玉蟾載引,於此升仙而去。”主薄山治比娥眉山治(峨眉山)、青城治(青城山)、太華治(華山)、平都治(豐都)要早五十六年。據《太真科》載,二十四治建築宏偉。考察太清觀周圍的古建築遺址,基石、斷磚、碎瓦,範圍寬廣,見證了主薄山治規模的宏大。
在太清觀,唐朝婦女楊正見白日升仙的故事流傳甚廣,被記入唐朝《集仙錄》、北宋《太平廣記》、明朝〈蜀中名勝記〉及1984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白話傳奇》等。該故事講述的是:唐玄宗時,“聰悟仁憫、雅尚清虛”的通義縣(眉山)人楊正見“入蒲江長秋山修煉,墾田艱水。忽見白牛語曰:‘我伏地下有神水,可穿丈余得水。’正見如其言,果有湧泉。”“於汲泉之所,有一小兒,潔白可愛……正見抱而撫憐之。”他日,“正見汲泉,此兒復出,因抱之而歸。漸近家,兒已僵矣,視之,尤如草樹之根,重數斤,女冠(道姑)見而識之,乃茯苓也,令潔甑蒸之”。楊正見吃完茯苓後,在群仙的接引下“白日升天”。至今,太清觀仙女井古蹟猶存。太清觀共有摩崖造像27龕,其中17號龕就講述了楊正見升天的故事。
宋朝時,太清觀是全國著名的勝地之一,受到宋朝三位皇帝的重視。宋微宗賜予真濟廟之額,宋高宗封廟神為昭應侯,宋孝宗加封為昭應永利侯。據〈鶴山先生大全文集〉載,宋魏了翁在太清觀建有一座秋山閣,魏了翁從湖南靖州回鄉後,就居住在秋山閣。太清觀附近有魏了翁洗墨池。據〈眉山縣誌〉載:“太清古觀,……山南,池約半畝……色黝。相傳為宋魏了翁讀書遺蹟。舊有碑,今剝落。”洗墨池至今猶存,並樹立了“宋魏文靖公洗墨池”碑記。 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太清觀樹立錫皮包裹的錫燈竿,高12米,每晚點天燈,開辦了天燈書院。引得眾多詩人登臨題詠,今尚存有詩稿。
1927年,太清觀是中共川西特委和中共蒲江縣委領導的農民協會武裝革命鬥爭根據地。農會武裝占據太清觀有利地形,據守山門,以大石香爐為掩護,一槍一個,擊斃來犯之敵,打得眉山“精選隊”抱頭鼠竄。蒲江、眉山、丹稜農民大會也曾在此召開,數以千計的農民遠道而來,太清觀上空紅旗招展,太清觀內外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黨領導的農民武裝在此發動民眾打土豪。1929年5月,國民黨反動派兵分三路進攻太清觀,農會武裝隊員47人據守太清觀,與敵人激戰數日,傍晚從臥牛寺東邊懸崖下的荊棘從中順利轉移。敵軍在農會武裝轉移後,才畏畏縮縮地竄入太清觀,撲了空後便放火焚燒了這座雄踞長秋山的千年古廟。
太清觀歷經歷史風雲變幻,於上個世紀80年代起逐漸修復,現有三清殿、娘娘殿、太乙殿、凌霄閣、群賢殿、臥牛寺、老君岩等建築。每年農曆六月六為該處最盛大的廟會。

民間故事

地筍子

太清觀四山有很多野菜。地上有,地下也有。地上長的有六蔥花、蕨箕苔、花斑竹、刺龍苞、野菌、鬥雞菇……地下生長的有天冬、安安苕、地蛹子、地筍等,特別是地筍最為人喜愛,鮮嫩潔白,生熟可吃,別有風味。人們說它是“孝子筍”。
從前山下有戶人家姓張,只有兩娘母,母親是瞎子,兒子叫張順,對母親很孝敬,人稱“孝子”。家裡很窮,張順天天上山尋野菜奉養母親,後來,山上的野菜挖光了,張順一天在山上找不到野菜,怕把母親餓著,就坐地上傷心地哭起來,哭得天昏地暗,迷迷糊糊。這是一老太婆對他說:“張孝子,別傷心,我是太清觀的后土娘娘,地上野菜挖完了,地下還有地筍子,快挖回去奉養你母親吧。”張順睜開眼睛不見人,便順手往地下挖,挖下去果然有地筍子,無皮無殼,鮮嫩潔白,跟地上長的竹筍一模一樣。張順一會兒就挖了許多拿回家去,母親餓慌了,生的就拿來吃。鮮、嫩、香、脆非常可口,吃了幾根就飽了,母親非常高興。
從此,張順就天天上山挖地筍子,吃不完就拿到鎮上去換米回家過日子,母子倆非常幸福。
地筍子是山菜中上等野菜,生熟可吃,烹調、涼拌、泡醃均可,作泡菜別有一番風味。過去,是太清觀三菜(PA胡豆、花斑竹、地筍子)中唯一的一道野菜。

成仙洞

太清觀北面有一座陡崖,半山腰有“成仙洞”,是蜀郡主薄王興成仙處。
漢朝時有蜀郡主薄王興,棄官歸隱,到太清觀學道,他勤學苦修,潛心向道十餘年。一日,王興頓覺身輕如燕,眼明心靜,如風吹拂,進入林間,但見一山洞懸於峭壁,藤蔓掩映,洞邊鮮花燦爛,金蟬跳躍。王興驚奇,逕入洞中,洞既窄又小,石山排列,王興舉步,石洞寬敞,傍徨趨前,見一石室,玉堂金馬,瓊花怒放,燭焰輝煌,香菸繚繞。一白髮仙翁正坐其間。王興上前施禮曰:“貧道打擾,望上仙見諒。”仙翁曰:“我乃太白金星,在此等候多時。你虔心向道,功德圓滿,隨吾上天,為玉帝侍臣。辦理文案。”言罷,塵拂一繞,王興緊隨其後,上天去了。後人慕王興修煉成仙,一時間,文人出家修行之風盛行。明朝蒲江主薄齊敏,也到太清觀靜修學道。功成時,王興派仙童前來接引上天。

佛爺山

太清觀四周山峰林立,大大小小,高高矮矮,一峰接一峰,一座連一座,每座山峰都有一個奇妙的傳說。
東北面里許,有座山峰叫“佛爺山”,又叫靈鷲山,又名和尚山。山形奇特,從峰頂至山腳,狀若一尊座佛。盤膝而坐,雙手撫膝,佛袖垂地,袒胸露腹,瀟灑自然,美之極矣。坐佛裙褓中懷抱一座寺廟——淨音寺。襯托得體,自然和諧。淨音寺始建於宋代淳熙十六年(1189年),建築宏偉,香火旺盛,可惜早年已毀壞,蕩然無存。
據傳說,佛爺山是彌勒佛化身,不知在好多好多年前,彌勒佛雲遊天下,見長秋山很有靈氣,山清水秀,風光秀麗,是個修佛、修道的好地方,便席地而坐,流連忘返。後來就變成一座山峰,狀若一尊坐佛,端詳肅穆。與太清觀相匹敵,矗于山頂,成為長秋山上兩大名峰。

張陵與百家井

百家井,這個古老的名字,天華鎮可說是家喻戶曉。井在何處?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百家井座落在長秋山鹽井崖足下(天華鎮六合村),距太清觀兩公里。
據傳說,過去山上的人吃鹽很困難,都要下山去從很遠很遠產鹽區運回來。由於交通不便,人力旱走,足價很高,運回來的鹽,價錢昂貴,民眾買不起,都吃白水煮菜,清淡無味。常言道:“千般美味,鹽是第一位。”“一把鹽,一把力,人不吃鹽,沒力氣。”長期不吃鹽,人體缺一種礦物元素,影響身體健康。
漢代,張陵(天師),來太清觀設治傳道,發現民眾不吃鹽,問何故。眾答:“鹽價昂貴,無錢購買,故不食。”張陵吃驚:“人不吃鹽咋行呢?”就幫助民眾找鹽礦。張陵學問淵博,不但精通文學,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對地質研究尤深,他根據長秋山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進行對地質、水質、土壤、崖層調查勘察,一條溝、一條澗的考查水質;一道崖,一道坎地探測礦藏,跑遍整個長秋山,花費了三七廿十一天時間,終於在太清觀北面的響水潭崖足下找到食鹽礦泉,發動民眾在崖足下掘了一口十幾丈深的鹽井取水熬食鹽。一挑水熬取食鹽三四兩,解決了當地民眾無鹽吃的困難。當時,周圍一百多家在井裡取水熬鹽食用。鹽井故名“百家井”。星移斗轉,百家井歷盡千載滄桑,泥沙淤塞,早已名存實亡,只剩下個歷史遺蹟,一個永久性地名“百家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